近来,在浙江为留学到有关部门来咨询的人多了起来。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魏却提醒“准留学生”:“最好的高校未必最适合你。”
据浙江日报报道,业内人士对“准留学生”提出8项建议:
1.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留学
“出国留洋是很多中国学生的梦想,但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留学。需要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良好的语言能力,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出国留学是个系统工程,有关前途事业,需要慎重考虑。如果在没有考虑好出国的8个问题之前,还不如不出去。”
2.客观评价自己的道德品行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应该放在第一位。不管怎么样,总是做人第一,学习第二。在外留学需要增强与人相处的能力,有良好道德水准的人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欢迎。家长对自己子女的道德品行、道德规范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证。这不一定单从家长一方面来看,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当然没问题。但实际上,通过同学、朋友、老师那边获取的信息更为客观,也更有针对性。
3.内向的学生不适合出国
“现在出去留学的学生大多在20多岁,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温室里长大的一代没有受过多少挫折。”业内人士说,一般来说积极、乐观、外向的人更能适应在外的环境,在外的环境中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完成学业。个性过于内向的学生要慎重考虑出国。
4.没有学习兴趣到哪都不成
到国外留学,不是说比国内轻松了。有的学生在国内读书成绩不好,想到国外去学,出点钱,混个文凭回来。其实,到国外读书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如果在国内的时候,数学不好,或者语文不好就考不上大学,但在国外就会有多种选择,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可以从自己喜欢的学科上补回来,他们可能不用考数学、语文或者淡化数学语文。回避掉自己不喜欢的课程,而专攻自己的爱好、特长,也许潜能就发挥出来了。但是,如果学生一点学习兴趣也没有,那到哪里读书都一样。
5.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是必备条件
父母不在的时候,你能打理一切生活琐事吗?出国留学时选择住家或住校,这都需要学生自己料理衣食住行,自我照顾。在国外,住家通常把留学生看成家庭中成员,开饭前要帮房东摆好餐桌,帮着给花园浇水,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遵守房东的家规,让自己的留学生活更安全和快乐。有的小留学生没有正确把握自己在“第二个家”里的位置而与住家相处不好,现在的很多家长太宠孩子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大,很多学生的自理能力很差。建议出国决定前的一段时间最好有意识地锻炼一下。
6.最好的高校未必最适合你
在学校的选择上,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随大流。对学校要有全面的了解,要选择正规的学校。自己成绩怎么样就要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学校。
7.外语没过关根本不适合出国
你的外语已足够应付出国了吗?业内人士认为,出国是需要语言的,现在的学生外语是最大的拦路虎。比如,学英语的,“托福”成绩至少要有600分,“雅思”成绩至少考6分。如果没有语言工具,那就根本不适合出国留学!业内人士特别强调指出,那种认为出国去学语言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到国外听力、对话的水平是会提高,但是一些学术性的语言就没那么简单了。外语学习完全可以在国内完成,而且更具有针对性。
8.学来的东西要能用
学以致用,这是中国古训,出国学习最后还是要回到就业问题上。如果打算在当地就业的,就要了解当地的就业情况,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你喜欢做什么,然后再进行选择。如果回国就业的,那就应该学学外国的强项,哪些方面国内比较弱,而国外比较强的,那就很好。像金融、保险、国际会计、酒店管理、设计、传媒等专业都是今后就业的热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