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支持国内引进高新技术、农业、生命科学以及新材料等学科的合作项目。与此同时,国家近期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条理草案》,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是国务院学位办综合处有关负责人在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透露的。
目前,随着出国留学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进行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这一模式的发展是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一些学生以相对低廉的费用,以合作办学的渠道,不出国门接受到了海外优质教育,实现“不出国的留学”。据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方茂田教授介绍,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同,国外的大学往往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过政府批准,但没有经过专业机构认证的大学;另一类是经过政府批准又获得专业机构认证的大学。世界不少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只承认第二类大学的学历学位。不过,以美国为例,在1万多所大学中,只有2000多所大学是经过认证的。
据悉,目前国内开展合作办学的机构已经超过700家,但合作办学当中低层次、重复等问题仍然很普遍。国家目前已经对不少合作办学项目做了评估。其中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组织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效果等方面。从评估的情况看出,在学科上,一些学科涉及如高新技术、农业、生命科学以及新材料等项目还比较少,开展合作办学的条件也不成熟。不过,现在看来,在合作办学中间,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加强合作办学中中方学校的参与程度,有的办学项目中方只是提供低层次的服务,没有真正把国外的优秀资源“引进”来。
另外,谈到如何办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符泽田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首先要从招生上把好关。因为,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层次和声誉。其次,在师资上,一定要保证优秀的教师在一线教学。外教的比例也很重要。第三,完善的课程体系也是成败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何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教学内容,确定课程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最后,学生毕业以后的去向更能全面、权威地反映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郝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