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出国看一看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增长学识,丰富阅历,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有助于我们站在世界的高度审视中国、预见未来。正因为此,对于我而言,在本科毕业后放弃出国比选择出国需要付出更大的勇气,承受更大的压力。然而面对选择,我希望自己除了勇气,还能拥有更多的智慧。
注:本文所讨论的出国,是指本科毕业后到国外研究生院深造的情况,所学专业也仅限于经济学,请读者阅读时注意。此外,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和寝室所有的姐妹一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被亲友们公认为是最理所应当走上出国道路的孩子。考进北大后,有一位高中老师说得更干脆:“你各方面条件这么好,你不出国,还有谁出国?”短短的话语却一针见血,把出国的理由说得如此简单而透彻。是的,对于胸怀大志、不甘平庸的我们而言,大学毕业后,选择出国也许是一条顺理成章、无需思考的出路。如果出国是衡量我们是否继续上进的必备标准,是追求卓越的必然选择,是完善自我、实现价值的必经之路,那么,我没有理由不在毕业后选择出国。问题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本科毕业立即出国,是否真的能够让我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是否真的就像大家所想的那样,是一种最佳选择?
一、由梦想到现实:出国不再遥远
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去“红太阳”,乐此不疲地在五百多人的大教室里寄托下一个人生目标,我差一点点就要被这种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气氛所感染,加入这一支“寄托大军”的队伍……
对于“出国”,我其实一直是心存向往的。从小到大生长着的城市,一度曾是全远东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从外滩气势恢宏的万国建筑群,到法租界幽暗斑驳的花园洋房区,从外国人比中国人还多的“新天地”,到英语几乎成为第一工作语言的陆家嘴金贸区,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都散发着一种或古旧、或新潮的挥之不去的“洋”味。
在这样一种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从内心深处,多多少少会有些“崇洋”,我也不能例外。“好好读书,争取将来有机会出国”,这句话曾经是所有的鼓励中我最乐于听到的。我也不止一次地想象过自己走在富有异国情调的小镇上,沐浴着午后慵懒的阳光,在街边艺人的琴声中细品咖啡,欣赏过往女子的情景。
进入大学后,出国这个“元素”一下子从梦想中跳了出来,走入了现实的“集合”。它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只要努力就很有可能实现的目标。那段日子里,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去“红太阳”(某英语培训机构),乐此不疲地在五百多人的大教室里寄托下一个人生目标,我差一点点就要被这种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气氛所感染,加入这一支“寄托大军”的队伍,为日后的一纸offer走上一条难以回头的不归路。
不过,在那样做之前,我一如往常地问了问自己“为什么”。没想到这一问,竟然逼着我直面未来,一直追问到了毕业后的选择。
二、不出国,所以不考G:一个别样的声音
大多数人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上了“红太阳”的培训班,于是考GRE便顺势成了大二大三时的一种流行。流行的力量不可小觑……
前人的经验告诉我,托福是小菜一碟,但考G的代价很大。除了金钱,时间和精力是更重要的因素。如果说托福对提高英语听力和写作尚有一些作用,那么绝对不要指望通过考G来提高英语水平,因为考G的唯一用途是用来申请出国。
对于GRE考试的艰难,我想应该不会像传说中那么骇人听闻。既然大家都能考出不低的分数,只要我下决心、花力气去做,结果也不会比谁差。但是,我通常不喜欢做没有把握的事,更不允许自己做没有意义的事。当大家都在把考G留作未来的备择选项时,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决定选择或放弃。于是,是否打算出国成了我考不考GRE、继而上不上“红太阳”的唯一决定因素,被第一个提上选择日程。
或许考G根本不值得这样劳神苦思,因为在我认识的同学中,只有极少数是“不考G派”成员。大多数人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上了“红太阳”的培训班,于是考GRE便顺势成了大二大三时的一种流行。流行的力量不可小觑,它不仅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非正式”的压力,更会影响到个人原本就摇摆不定的心理取向。而且,当人一旦进入某种“活动状态”,惯性的作用很容易使我们心甘情愿地守着那条路一走到底,懒得去做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于是,许多同学在上了“红太阳”之后毅然明确了毕业后的目标,“G都考了,不出国干嘛”,由此坚定了出国的打算。当然,也有为了考验毅力、磨练意志而考GRE的。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值得敬佩,但做法本身是否可取,恐怕就未必了。
面对周围声势浩大、势不可挡的“红太阳”文化的冲击,面临来自优秀群体的无形压力,冷静过后,我觉得自己在决定是否考G的问题上应当反其道而行之,由目的的可行性推论手段的必要性,而不是相反。
经过一番思考,我做出了本科毕业不出国的决定,“不出国,所以不考G”成为我从大二开始就坚定了的明确口号,人群中一个不同的声音。至今我仍然庆幸自己没有在大学期间对前途最感茫然、对未来最无所适从的时候参加“红太阳”培训班,否则,我很有可能走上一条并非由自己思考而决定的道路。
三、我为什么想要出国
出国的理由实在是太多了。可是,出国之后呢?又是为了什么?就这样追根刨底地问下去,经历了痛苦的思考后,结论终于慢慢浮出水面……
出国的理由实在是太多了。大到为国为民、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真谛,小到周游列国,满足自己追求变化、经历新生活的好奇。追求出国的动因,可以很理想,也可以很现实;可以很崇高,也可以很简单。随着当代社会对个人价值观的认同越来越宽容、越多元,停留在孰是孰非、孰高孰低的争论上,我想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和大多数同龄女孩一样,我也喜欢变化,渴望探寻新奇的事物,我也向往外面的世界和更大的天空。但是,当问及自己为什么要出国的时候,这些都没能成为主导我思维的理由。在我看来,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满足自己追寻快乐、寻求变化的小小心思而选择出国,我就愧为一个北大的学生。
既然如此,那我出国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出国看一看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增长学识,丰富阅历,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有助于我们站在世界的高度审视中国、预见未来。对外开放带来的对国际化人才的渴求,大大提高了“出国”在人们心中的预期收益。出国,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提升,是另一个层次上的自我完善。
那么,出国之后呢?我得到这些,又是为了什么?经历了痛苦的思考,就这样追根刨底地问下去,结论终于慢慢浮出水面。我希望出国深造得到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到中国来发挥更大的效用;我希望出国的经历能有助于自己成为“中西合璧”的精英人才,在效力社会的同时更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许这个想法多少带有些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它确实是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是一个我愿意为之努力终身而无怨无悔的梦想。
结论虽然仍旧模糊,但也已经日渐清晰。我如果选择出国,就不只是为了体验别样的人生,不只是为了享受“异国情调”,而是为了塑造一个更完美的自我,为日后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四、将来时态的虚拟语气:出国后情景设想
如果出国后,等待我的将是这样一种纯理论、数理化的学习和研究,我觉得很难说服自己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我的本科专业是经济类的。从自己的专业特点来看,如果申请国外研究生院的深造机会,基本上只有申请经济学专业的五年直博项目才有可能拿到奖学金。在国外,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近年来在研究方法上日益向精确化、数理化倾斜。博士毕业,就目前能想到的出路来看,无非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虽然不敢说学到了多少东西,但自己在理论研究上有多大分量还是不难掂量出来的。我并不认为纯理论研究是我的兴趣和特长所在,也不认为凭着线条、模型和公式的研究方法,就能使经济学真正发挥“经世济民”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我绝对没有否定纯学术和理论研究的意思,也不想引发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争论。我只是坚信经济学应当是学以致用的学问,仍然应当归于社会科学而非自然科学的范畴。我很赞同凯恩斯的那句名言:“It is better to be vaguely right than precisely wrong.”(“大致的对总比精确的错来得强。”)我更倾向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追求“大致的对”上。
如果出国后,等待我的将是这样一种纯理论、数理化的学习和研究,我觉得很难说服自己走上这样一条道路。即使它代表了当前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大趋势和前沿动向,我也不愿意为了服从主流而违背自己独立思考后得出的判断,放弃自己的坚持。也许我的判断未必正确,也许我更适合学习管理或是应用经济学,但我确实很难强迫自己沿着并不认同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番简单的专业取向分析尽管粗略,尽管还仅限于“将来时态的虚拟语气”,但它使我很惊讶地发现,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奋力追求着的“本科毕业立即出国”的选择,其实并不适合我。为了对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出国梦有个负责任的交代,我意识到自己必须更加全面、客观、冷静地审视这个问题。
五、出国的代价
对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来说,走出国门,一定是为了让自己能在将来站得更稳,否则,为了"走出去"而付出的代价就是不值得的。
当我们追随一种时尚时,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但当我们面临选择时,不仅需要给出理由,还必须全面地衡量利弊得失。出国不是时尚,不是流行,而是一种必须付出代价的、有得有失的选择。
本科毕业后立即出国,我首先必须在时间上付出巨大的代价。五年的硕博连读,注定了我必须把大段的整块时间花在并不甚感兴趣的理论研究上。并非自己守不住黄卷青灯,耐不住书斋寂寞,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