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高涨的出国大潮,催生了时下新的“留守男士”一族——他们将妻儿安排在国外生活,自己在国内打拼,从而获得“已婚男人,未婚待遇”的自由。“留守男士”的时髦称谓也由引人同情的“内在美”( 即“内人”在美国)发展为褒贬不一的“MBA”(married but avilable)(已婚,但是自由)。
“强势男人”盛产“MBA”
当出国成为一种时尚,当“自由”成为伸手可及的诱惑,还有什么能挡得住“MBA”在 “强势男人”中的流行速度?这些男人或者有钱,或者有门路,将老婆孩子安排出国,而自己留在国内发展,一面保持家庭“顶梁柱”的角色,一面过着单身贵族的潇洒生活。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有实力成为“MBA”的“强势男人”中,富商、高官、中青年学者是最常见的三种人。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李先生三年前自费出资将高中刚毕业的女儿送到英国留学,随后不到两个月,妻子因为不放心宝贝女儿独自在异国他乡生活,就跟了过去,成为“陪读妈妈”。现在女儿已经在攻读硕士学位,自立不成问题,但妻子已经习惯了在国外的日子,没有回国的意思。李先生说,他的一帮“老板”朋友大多将孩子送到国外自费留学,有的甚至还在读小学就送出去了,“老板太太”们大多作为“陪读妈妈”跟着出去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讲台上,近两年有着越来越多“海归派”的身影。这些青年才俊大多是从国外高校聘请回来的学者,妻室均在国外,是属于回家过圣诞节而少在国内过春节的一族。
自由的多种定义
“Marriedbut available”,一位教GRE英语的教师这样概括他的留守婚姻,“MBA”则成为这类人的时髦称谓。他们执意在中国打天下,而妻子和孩子则希望生活在国外;他们仍然是家庭经济收入的顶梁柱。他们身处不同阶层,因此他们对“自由”的看法和使用办法各自迥异。
赵先生现年33岁,是大学教授。1995年结婚,1998年妻子赴美攻读硕士学位。他说:“我们这群人在婚姻上已经修炼到MBA的程度了。已婚,但是拥有自由,所以心态开放,随时准备接受变化,但是行为又有约束,所以并不乱来。”赵先生在一家私立的英语培训学校任教,一同授课的多为留学归来或准备出国的男同事。他们的休闲时间多用于看书、学习,闲极无聊的时候,一帮男人也会凑在办公室里跳舞,但是并不在外面拈花惹草。赵先生说,“当初之所以义无返顾地劝老婆出去,是因为我认为人应该做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的事。我对婚姻有这样一个明确的观念:两个人应该走在一起,而不是守在一起。”
李先生现年36岁,1992年赴美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妻子随后陪读过去。1997年李君毅然放弃绿卡回国发展,妻子和儿子则留在美国。他说:“我不愿出国是很有理由的。男人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种生活,而女人更容易随自己的心绪适应一种表面优越的生活。男人很固执,即使到了国外也很难真正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我的事业在中国。与之相比,放弃事业到美国与妻儿团圆就变得等而次之了。我和妻子是靠道义来相互约束的,所以说如果将来我们之间有什么变化的话,谁也没必要为那张纸受约束。”
靠边说话:有多少自由可以自在
即便是最有才、有权、有钱的男人,也有孤独的时候。老婆孩子都出国了,婚姻还要不要恪守忠诚?
“强势男人”选择多,诱惑也就格外多,顾虑也比一般人多。除了道德之外,还要考虑责任、道义、名誉等很多东西,自由并不自在。自由怎么用?因人而异,因夫妻关系而异。但情与理的判断纠缠不清,婚姻在,约束就在。“出轨”、“情人”这些字眼听起来让多数人难免有点别扭,这种“已婚男人享受未婚待遇”的现象也许真值得社会学家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