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作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象明灯一样指引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也在中关村的创新实践中得到了最有力的验证。近年来,大批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异军突起,形成了一派创新创业的热潮,使中关村作为全国人才高地的形象日益突出。今天的中关村,已不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中关村已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品牌,成为北京的名片、中国的骄傲。
一、留学人员创业群体与中关村的创业文化一脉相承
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子一条街,中关村一直是创业先驱者的战场和舞台。大批科技人员冲破旧体制,走出教学楼,下海到中关村。以柳传志、王选等民营企业家为领军人物的创业者们,一时被誉为知识英雄。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大批怀揣创业梦想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不断向中关村聚集,中关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海外留学人员的群体回归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显著特征。创造知识、使用知识始终是中关村创业的主流模式,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群体的出现正是中关村精神的演绎。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留学人员出国前都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出国后又在著名的导师和学府的培养下90%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他们既有国外科技前沿的实践经验,又有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的深刻理解;既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又有与国外专家和公司业务的广泛联系。这些特有的素质使得留学人员创业群体成为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和市场等生产要素在中关村与国际间流动的主要推动力,成为促进中关村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市场经济的规律永远是资源不断向优势环境配置。如果人才资源不间断地向一个经济区域内聚集,说明这一区域内各种资源能够有效流动、整合和转化,并形成了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今天,中关村已经扬名世界,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将中关村评价为21世纪八个文化圣地之一,称中关村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摇篮,致力于培养中国的比尔盖茨,将带领中国进入信息时代。中关村成为海归们的首选之地,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中关村的创业发展环境;海外学子的回归加盟,更增添了中关村的创新创业风采,相得益彰,一脉相承。
二、中关村具备了吸引留学人员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对于留学人员来说,下决心回国发展甚至比当初迈出国门更困难。尽管国内经济建设的成就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他们提供了良好条件,但举家移民、定居海外多年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选择的难度。虽然他们有回国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但多年的海外生活使他们疏离了国内的生活轨迹。离开祖国五年、八年、十几年以后,生活环境、社会制度、甚至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都让他们踌躇难决。他们对国内创业环境的期望值会很高,他们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很低。中关村之所以成为众多留学人员归国的选择,正是中关村的方方面面在某种程度上相对减轻了他们的疑虑,使他们感受到了在国外熟悉的似曾相识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首先,中关村的科教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力,为留学人员提供了成就事业的舞台。中关村是全国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有北大、清华、中科院为代表的国内最高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经过多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了较强的实力。到2002年底,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0多家,当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400多亿元。园区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占北京市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02年达到17%。自1999年以来,中关村三年大变样,名声远扬国内外,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知识经济在中关村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中关村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群体,全国最大的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辐射源,在高新技术领域成为领跑中国的前沿阵地。在这里,海归们可以使用他们的语言,可以找到他们的同类,这都为学贯中西的留学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和创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其次,中关村为留学人员创建了一个具有较高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发展环境。中关村内所有企业,不分所有制形式,不分内资外资,一律平等地享受相同的优惠政策和政府服务。特别是 《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的颁布,向世界明示了中关村对科学与法制的充分尊重,对知识与人才的崇高敬意,标志着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在全国首次确立了“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这一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基本法治原则,同时首次推出了有限合伙形式、竞业限制条款和追究政府不作为等多项创新举措。留学人员创业所得可以全部换汇带走,这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是唯一例外。公平竞争、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环境,为吸引和留住留学人员提供了基本条件。
此外,很多留学人员都有在中关村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他们从这里走向世界,他们也向这里寻求发展。中关村对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亲和力,他们在这里可以讲各地的方言去生活,也可以讲各国的语言去工作,中关村都欣然地接纳他们、欢迎他们。中关村长期以来“鼓励创业、容忍失败”的精神、“科学民主、兼容并包”的理念都与硅谷文化相类似,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减小了落差,缩短了距离。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留学人员的战略措施
几年来,中关村管委会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实施“中关村英才战略” ,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并提高效率,从创业伊始到发展壮大,从关心留学人员的实际需求到运用政策手段切实解决问题,使留学人员真正感到宾至如归。
1、建立了鼓励留学人员创业的 “绿色通道”体系。在社会整体环境还有待改善的情况下,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专为留学人员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制定了包括创办企业、税收减免、外汇管理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由专门机构、指定人员为留学人员服务。中关村则推出了留学人员企业“快办单”制度,限时限刻解决问题,使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完成注册成立的时间从两个月缩短到6.5个工作日。这一强化措施的实行进而推广到园区所有企业,促进了政府效率,改革了办事程序。
2、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出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服务体系方案》,服务体系分三个层次,由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总部和各园服务中心,负责接待、咨询、协调、投诉受理,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提供全方位和全程服务;由设在硅谷、马里兰、东京、阿姆斯特丹、多伦多的5个海外联络处负责海外宣传和联络,安排海外留学人员回国考察和接洽;由市、区两级政府38个部门集中进驻服务中心办公,为留学人员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3、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孵化体系。营造局部优势环境,集中解决共性问题,孵化器作为留学人员创业初期的第一站,是行之有效的模式。中关村现有各类中小企业孵化器47家,其中专为接待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的孵化器就有8家,有效孵化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孵化器主要通过减免房租、引入风险资金、提供法律、财务等专业化服务方式,为留学人员减轻远道归来的陌生,化解专家办企业的事务性烦恼。
4、建立了与大专院校资源共享的体系。中关村管委会与北大、清华、北航、北京科大、北京理工等园区著名高等学府,联合共建了5所留学人员创业园,由留学人员企业把大学的校园文化和中关村的创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植根于名校的知识与智慧,运作于园区的国际化市场,留学人员既能在创业园内自主地实施科技研发,也能登上母校的讲台做客座教授,还能请校内师生加盟他们的研究项目。中关村与大学共建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大学提供了教育科研的有生力量,也使中关村平添生机,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实现了政府、学校和留学人员三位一体,同赢互利。
5、建立了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的项目融资、项目推介体系。园区建设者们倾注热情关心留学人员企业成长阶段的各种问题,并尽全力协助解决。园区定期、不定期地为留学人员组织大型项目推介活动,对某些重点项目还举行专场推介会,为他们寻找合作伙伴,建立融资渠道;中关村成立了技术产权交易所,建立了企业产权交易渠道;支持留学人员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增强留学人员企业开拓市场的实力。
6、建立了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体系。资金主要用于对入驻孵化器的留学人员企业提供房租补贴;对新近创立的企业提供资金资助;对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贴息和补贴担保费;支持留学人员孵化器和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留学人员在园区活动。至2003年6月创业专项资金资助的留学人员企业已达240户,资助金额2091万元,另有52家留学人员创业企业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获得贷款金额已达3565 万元。
强力推进以上六大体系,三年来初战告捷,到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的留学人员数量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自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总部累计接待来访留学人员16510人次,其中10人以上的访问团组就有59个,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0人来访、有2户留学人员企业注册成立。目前,园区共有留学人员创业企业1785户,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15%,与1999年的251户相比增长了6倍;园区共有留学人员4900人(不包括在中关村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的留学人员),与1999年的1052人相比,增长了3.6倍。留学人员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累计已经达到19亿元,并引入了数百亿元的项目研发合作资金,吸引和凝聚了4万多高科技研发人才。以上数据表明,中关村的海归派已渐成气候,组建以留学人员创业为标志的中关村跨洋研发新军已初步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