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加速中国融入国际文明的脚步
就像在宣纸上写下一行计算机程序,留学生——这个真正意义上“睁眼看世界”的群体,终于使古老中国与现代文明交汇在了一处。
16日在此间举行的“新时期留学使命与发展机遇”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留学运动波澜壮阔、蔚为壮观。留学生给中国带来了更加理性与开放的心态,成为推动中国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文明的脚步。
“在中国留学史上,有一个人是不应被忽略的。他就是第一个受过完整美国高等教育并取得学位的中国人——容闳。”从事中国留学史研究十余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志强介绍说,容闳学成归国后,于1872年带领120个幼童赴美求学。这是我国第一批留学生。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翻阅中国现代文明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留学回国人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
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的23名功臣中,有21名是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中国科学院629名院士中,留学人员占81%;中国工程院423名院士中,留学人员占54%。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863”科技攻关计划、人事部等7部委组织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入选的人才一半是归国留学人员。
曾经留学海外的名师大家更是成为中国众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中国气象科学奠基人;胡明复,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赵元任,中国现代“汉语言学之父”……穿越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隧道,人们发现,1978年是中国留学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年,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部署,以拉近我国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年均输出两万多名留学生。改革开放25年间,出国留学人员已超过58万人,其中15万人已经学成归国。
随着祖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大批莘莘学子纷纷回国创业。从“把互联网带到中国”的亚信公司到无线通讯领域的领军企业UT斯达康,从为波音机组提供远程技术培训到向全球软件巨头发起挑战的“和欣”计算机操作系统,每一个成功的“海归”企业几乎都选择了科技报国之路。由留学生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款嵌入式32位微处理器“方舟”芯片和成功打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星光”系列影像芯片,被誉为改变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格局最耀眼的双“芯”。
除带回众多尖端技术外,留学生还把“现代经济元素”——企业的管理模式带回祖国。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处长王立平对此颇有感触,他一口气罗列出一大串留学生企业的特点:留学生企业创办时股权划分非常清晰。他们懂得如何利用国际资本,而不是单纯依靠银行贷款或企业自身积累。留学生企业无论大小,从来不搞大而全、小而全,业务非常专注,他们知道自己是产业链上的一员,只有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共赢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留学生企业诚信守法的观念根深蒂固。
由两个“海归”创办的百度在线是“海归”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普通个案。据创始人之一徐勇介绍,百度对软件工程师实行弹性工作制的目标管理方式,什么时候上下班公司不做硬性规定,但非常重视软件开发的成果。徐勇还向记者补充道,“公司的早餐一直延续到上午十点。”事实上,留学生企业重实效、人性化管理的“新鲜事”在中关村不胜枚举。
正是这些看似细节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中国科协对外应用技术交流促进会主任张建生向记者指出,留学生使中西两种文明在思维方式上发生强烈碰撞。他的说法与季羡林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季羡林认为,中国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法,而西方是演绎法。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与融合将激荡出更加灿烂的文明。
25年来我国有58万人留学海外 15万人学成归国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已超过58万人,其中15万人学成归国,在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管理等领域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是记者16日从正在此间举行的“新时期留学人员使命与发展机遇”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我国始终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政策。其中,“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自1990年设立以来,资助金额已达3.4亿元;“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自1993年启动至今,资助金额达1.7亿元;“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1998年启动以来,共有410位曾留学海外的学者受聘为特聘、讲座教授,占特聘、讲座教授总数的9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留学回国人员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加。在全国创办的60多个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留学人员创办企业5000多家,年产值逾100亿元。在留学生“扎堆”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生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六分之一,半数以上的归国留学人员拥有个人科技成果,其中44%的成果获得了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