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03年中国国际教育展览会”10月18至10月26日分别在北京、上海举行。
此次活动得到了诸多国家的响应,来自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大专院校和教育机构争相在会上亮相。展会上,有近1000位留学专家现场为学生答疑解惑。 此外,展会期间,在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还同时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洽谈会、国家教育论坛等,显示了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完整链条,形成展览与会议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局面,为国外参展院校和国内有关教育部门提供了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国家展团整体作战凸显“国家魅力”
过去,中国学生在选择留学国家时,较多关注欧美的一些国家,如今,这样的格局已逐渐打破,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动到中国争取生源。
此次展览,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法国高等教育协作总局、西班牙教育部、英国文化委员会和加拿大教育中心等均组织了庞大的国家展团,凸显“国家魅力”,宣传整体实力。据介绍,由政府机构或政府教育机构组团参展的学校占到了整个参展学校的近90%,这些学校都是预先经过筛选邀请来的,确保了各院校的正规性。
有关专家表示,对欧美及其他国家来讲,本国的教育市场已趋于饱和,无法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对此,加拿大教育中心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各国的教育资源竞争更加激烈,以‘国家展团’的形式打拼市场,可以凸显我们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欧美国家打“集体战”,中国的周边国家也不甘示弱。本次展会上就出现了一匹“黑马”——马来西亚国家展团。据介绍,马来西亚展团在以往的国际教育展中露面不多,但随着留学项目的逐渐增多,他们作为“留学中转国”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次来华,他们是精心准备,多种多样的院校和专业选择以及身着民族服装的参展代表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但记者发现,相比较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展台,一些周边国家的展台还是显得冷清不少。记者询问了几位在韩国一些院校的展台前领资料的学生,他们相当多的人在国内学习的是韩语专业,想到韩国继续深造,学习其他专业。看来,周边国家要想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到本国就读,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听说过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比尔基大学吗?此次与它前来参展的还有土耳其高等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另外几家院校。该校展台虽没太多的人驻足,但记者在与该校负责人Safiye女士的攀谈中,感受到她十足的信心。记者也感受到,当“选择性出国”成为留学主流时,更多国外“冷门”大学来中国招生也许会为留学市场注入新的热点。
学生和家长理性参会 留学群体趋向多元化
以往类似的展会上,许多学生和家长总是东奔西跑领资料,有的甚至根本无暇顾及面前的是什么展位,先“抢”了资料再说。但在今年的会场上,最没有目的的、到处忙着拿资料的人,记者可以说当之无愧。
在展会上,记者随机作了个小调查,分别采访了单独前来的10位家长和10位学生。记者选了两个问题:“在选择留学国家时,你已经有了目标吗,具体是哪些国家?”“你选择留学国家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其中,10位家长中只有两位尚未决定孩子留学的国家;10位学生中仅有一位还没决定去哪里留学,只是先过来看看。在已经有目标的家长中,提到英国、美国、加拿大达7人次,还有2人选择德国,1人选择了澳大利亚,目标十分明确;学生的选择则相对多样,经常是一个人有几个目标,除了英、美、加外,还有学生提到了德国、法国、荷兰、丹麦、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在家长中,若按选择比例来算,选择留学国家的考虑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安全问题,其次是教育质量,第三是费用。学生中,排在首位的是教育质量,第二是费用,第三的选择则非常广泛,包括就业前景、安全、签证办理难易、学习环境等。
在采访中,许多家长都提到,孩子去什么国家留学,他们不会包办代替,最后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记者也发现,学生向学校咨询的问题也相当专业了,比如如何写申请、如何获得奖学金、怎样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等。
据介绍,国内留学群体已日趋多元化,准备留学的人中,不仅有初高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还包括各类在职人员,尤以白领人士为主。他们不仅关注留学的热点国家和课程,更关注学校课程的实用性和未来在职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在人群中,记者也看到了不太和谐的景象——一些参展方聘请的中方翻译忙得不亦乐乎,而外方“主角”被冷落一旁。“气死我了,为什么考试我行,让我用英语‘巧舌如簧、花言巧语’这么难?”一位男生的冷幽默道出众多学生的心声。
培训机构披挂上阵 分食留学市场蛋糕
根据ETS的最新统计,在中国,近几年每年有近6万名学生参加GRE考试;约有十多万人参加托福考试。作为留学的必备条件,托福、GRE、GMAT、雅思等英语考试逐年火暴。
在英语热的大背景下,各类语言培训机构大展身手,分食留学市场这块诱人的“蛋糕”。在此次展会上,一些英语培训机构纷纷亮相,摆开“擂台”。各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分发厚厚的资料,笑容可掬地解答学生的问题。
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裂变,一方面迎合了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的混乱状态和恶性竞争的出现。
在为培训市场的迅速发展欣喜之余,如何更好地规范和培育这一新兴市场已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业内人士表示,建立一个可操作的标准化的市场规范机制是当务之急。有关专家希望,相关政策法规能进一步完善,并建议成立一个培训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让他们在正确的“游戏规则”下开展有序竞争。(刘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