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子·并非多余的话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一切,人们面前一无所有”。用狄更斯的名句来为现下的留学市场做个概括,是比较贴切的。
2003年,我们的留学市场中出现了诸如“留学垃圾”、“黑中介”、“海归缩水”等等负面现象;但与此同时,20多年来学成归国的15.3万留学人员中的大部分,仍然担当着精英的角色,为社会创造着巨大财富。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自1996年至今,该创新中心吸引的以留学人员、博士为代表的高科技创业人才560余人,已承担各级各类科技计划14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1100余项,创产值34亿元,利税6.1亿元。
有些人喜欢走极端,早些年海归派风光无限,于是全民“寄托”(GRE、TOEFL);前段时间“洋野鸡大学”被频繁曝光,于是很多人又高呼“留学即地狱”。这种非此即彼的肤浅思维,在近日记者对成都留学市场做的一次深度调查采访中,遭到了多位业内精英、留学专家的一致批评。而教育机构的一些“务实派”,更喊出了“理性留学、良性留学”的响亮口号。
两种遭遇
“王欧亚奋斗两年才获得的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在我眼中,却是一个隐蔽的人生陷阱!”12月中旬,某教育集团副总裁接受记者采访,在开始论述“理性留学”时,先即兴举了个例子,第一句话就把人听得“莫名惊诧”。
这位副总裁解释说,这是基于对她背景了解后的判断。26岁的北京女孩王欧亚毕业于西南交大的外语专业,供职于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专门处理地区石油贸易。而她接到的是英国一所无名大学的半奖学金录取通知,将去读一个关于非洲问题的硕士课程。
“这完全不符合她本人的经历和条件。”于是石岷慎重对她建议,放弃这份通知书,通过雅思,重新寻找一个最适合她的留学去向。
王欧亚应该出去读什么呢?她应该去读MBA。王欧亚能够去什么样的学校读MBA呢?她可以去英国中流以上的学校。为什么不?她毕业于重点大学,就职于优秀的公司,研究着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石油……王欧亚拥有国外MBA院校相当看重的系列背景和资历。在雅思的努力下,王欧亚去了最适合她的学校。石岷说:“这正是我们长期致力的目标,让每个人都做到自己的最好。留学不是攀比,留学是自己跟自己比。”
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如这位副总裁上面提及的态度,是一种理性。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来,看看最近成都留学市场中发生的一次恶性事件。
近日,王妮佳等7名大学生将四川留学服务中心告上法庭。他们认为,该中心在办理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留学过程中存在欺诈和违约行为。
原告辩护律师李天霖称,2002年7月26日,当时就读大一的7名原告看到四川华光文化教育交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的《中国大学生2002年赴德国留学招生简章》后,与“华光”签订了一份《委托协议书》,合同约定:原告委托“华光”办理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留学事宜。合同签订后,原告按期、足额向“华光”交纳了费用。但是,经过相应学习后,这7名大学生未能进入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除其中2名通过其他渠道进入德国学习外,其余的一些同学不得不回到原来的大学留级参加学习。由于在2002年8月19日,原告与“华光”及四川留学服务中心签订了一份《申明书》,将《委托协议书》项下的权利义务全部转移给四川留学服务中心,该中心就成了本案的被告。
此案尚在审理中,不论结果如何,对成都留学市场来说,肯定是又一次“负面宣传”。近日,某中介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愤怒地说道:“留学市场现在的水,都是被这些不负责任的中介给搅混了!”
上面提到的那位副总裁对当前破坏市场秩序的留学中介也十分憎恶,不过他仍然看好未来市场的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管齐下,黑中介黑不了多久。”
理性选择留学渠道,理性选择留学公司,这是又一种理性。
三道算术题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在记者采访中接触到的10多名正在办理留学事宜的学生中,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你为什么出国?你回来打算做什么?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父母喊我出国;我想出去看看;出去后再回来找工作总比现在找工作好;同学们都在张罗出国,为什么我不出去?去国外能把英语学好!留学回来可以多挣点钱……用资深留学专家徐一平的话说,他们简直就是“留学拜物教”和“留学摸象主义”。
100多年前,中国留学事业的先驱容闳带着30名幼童赴美求学的时候,他的心里装着的是下一代崛起的希望;1875-1878年间的洋务派留学生们,心里装着的是对西方技术的渴求;1909年起的“庚子赔款”留学生们,心里装着的是民族自强的抱负;上世纪80年代的新留学潮中,更多的人向往着东西方文明的完美结合;再后,以1999年《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出现为标志的“新新留学潮”中,人们恐怕很难再有如前所说的那种“宏大叙事”。那么,新时代,我们究竟为什么留学?
“留学就是一场理性的长期投资。”如果联想到2002年中国自费留学人数占留学总人数的94%,或许你会觉得这个说法很实在。
既然是投资,就肯定有成功,也有失败,而且都可以用并不复杂的算术来解题。在记者为期近两周的调查采访中,获得了如下三个第一手的典型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算算。
刘勇,男,27岁,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MBA硕士,2002年回国,留学费用共计30万元,归国后先进了一家民营企业,翌年跳槽到“空中客车”中国分公司,年薪12万。这是个成功投资的案例,即使以后一段时间他的薪水不涨,在3年内就可收回投资。
这个例子并非怂恿人人都去国外读MBA,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质,几年的留学不可能完全改变人的先天资质。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名言“他开始看到的是砖头,离开时已变成了大理石”,对留学并不适用。
林娜可谓深受自知之益。25岁的她,学习能力普通,但爱好交际,沟通能力强,于是她在留学公司的指导下获得了澳大利亚斯文伯尔尼大学的录取通知,主修酒店管理专业,本硕连读6年,共花费50万元。2003年学成归来,现在一家啤酒专营公司做管理,月薪6000元。但这只是起点,即使她原地踏步,也只要7年就可收回投资。14%左右的回报率对目前10%以下的平均产业利润率来说,显然并不低。
但是,就像总有房产商会犯错盖出烂尾楼一样,在留学上也总会有人犯错修成“留学废人”。28岁的钱先生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他1999年赴英国留学,专业很热,会计金融。先读1年预科,不料成日在外花天酒地,过不了语言关,光预科就读了两年。读到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又因多门成绩红灯而被退学。由于他在国外又买车,又交朋友,家里准备的50万留学金在他退学时已花得差不多了。回国后,除了青春虚掷的叹息,更糟糕的是他完全失去了自信,甚至患上了自闭症。28岁,一事无成的他,顿成“留学废人”。
行文至此,也许我们可以对“留学新纲领:理性决定命运”的标题做个比较完整的诠释了,那就是:理性认识自己,做好人生规划;理性选择留学渠道、留学服务;将留学当成一种理性的长期投资而不是消费。如是,留学者将很可能邂逅自己的美好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