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对去年全国消费投诉情况的汇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曾经在消费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老三件”、服装鞋帽等已经基本退出投诉热点的地位,而像留学中介、教育培训等发展型服务的投诉增幅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消协接到留学类投诉就超过了200件,其他像上海、大连等出国留学热点地区的地方消协接到的投诉也相当多,上海市消协达到50件,大连市消协为123件,沈阳市消协60件。
据中消协投诉部的有关人士介绍,由于目前城市人对留学深造一类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多,但相应的法律法规又不健全,一些机构容易钻空子利用人们对这一领域不太熟悉的弱点开展非法服务甚至是欺骗性服务,他们去年接连发布了几项消费警示都是与留学深造有关的。
目前一些机构利用网络广告这种“隔山打牛”的方式,把虚假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从事非法留学中介。一些机构甚至直接把账户在网上公布,骗取学生及家长高额学费和中介服务费。而实际上,他们向学生所介绍的多是一些资质较差、签证难以通过、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校,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去年就曾出现过非法中介推荐的新西兰的一所语言学校和电脑学校相继倒闭的事件。但由于学生与中介机构很难谋面,即使真的发现上当受骗后,也很难索赔。在这些机构中,有的是注册地在国外的商业机构,有的是国内的非法中介机构,有的是在国外的留学生或当地华人组织的松散机构,个别的还是个人注册的网站。
这种网络广告不仅让受骗的消费者索赔无门,而且还能躲避行政部门的监管。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发布有关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广告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申请发布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广告时,应提交申请书、《营业执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核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证明、经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备案盖章的中介服务机构与境外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签订的关于中国公民自费出国留学的合作协议(中文译本)、广告样件、确认该广告真实性及合法性的其他证明文件等。
此外,消协有关人士还提醒出国留学者注意“虚假承诺”和“陷阱合同”。虚假承诺主要是指,一些中介往往承诺多少时间就能帮你办成出国留学,或是说境外所谓的学校能够有什么样的条件,但往往实际上并达不到这些条件。比如某中介公司在签订合同时答应会在当地提供接机服务并安排学生住宿,但学生到达国外后根本就没人管,对学生和家长造成很大伤害。而“陷阱合同”中的隐患就更大了,目前中介机构往往都是采用单边的格式合同,也就是权利和义务的严重失衡:只给消费者规定了种种的义务,而对中介自己应当承担什么样责任就只是轻描淡写了。
对此,消协提醒打算出国留学的消费者,一定要在弄清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接洽。目前具有合法资质的留学中介机构都是由国家教育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联合评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的资质认证书也可以从教育部的网站上查到。在选择留学学校时,可以通过中国留学网和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进行查询,也可以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和外国驻华使馆进行咨询。一定要在弄清这些国外学校的资质认定文件后再决定是否签订留学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则要看好合同条款,对于经营者所提供的合同条款要认真进行审查,不清楚的地方要问清楚。特别是对合同文本以外的承诺,要请中介公司落实到书面上,避免口头承诺。
如果消费者在发现留学中介存在违法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向消协等部门反映,这样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可以通过消协的消费警示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张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