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英国,如何避免误区?怎样实现留学效益最大化?如何有效学习?怎样找到国际感觉?规划留学和职涯之路,有什么模型可以参照?3月15日,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举办了“留学英国与职业发展”专题讲座。之前,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演讲嘉宾张鸿先生。
作为老留学生、教师和人力资源专家,张鸿先生认真回答了记者的一系列问题。
张鸿小档案
英国工商管理博士(DBA)、哲学硕士(MPhil)、工商管理硕士(MBA)及中国工学学士(BEng);在国内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现任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Univer-sityofAbertayDundee)SSI中心主任、邓迪商学院高级讲师、北京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特聘国际顾问等职。
在英国承担研究生指导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中英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同时,在国内外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专题讲座和职业经理人培训。
留学效益:可以最大化
“英国不是移民国家,所以很多留学生快毕业时就很浮躁,一边忙着写论文,一边考虑何去何从,忙着找工作。”交流一开始,张鸿先生就勾勒出很多中国留英学生的状态。
张鸿说:“其实,毕业的事应该从出国前就开始考虑。有的人有钱,想着只要能出国读书就行,临到毕业时才考虑值不值。实际上,很多国外开设的课程国内也有,那为什么要出国留学?为什么要选择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而这种考虑是同投入与收益紧紧相连的。”
投入,时间和精力考虑了吗?
先看投入。张鸿感叹道:“时下,大多数人出国都更关注资金。的确,资金是必须考虑的。比如学费方面,读MBA、医学或有实验室的课程费用一般偏高,这不是教育市场化所致,而是供需矛盾带来的结果。但是,很多人没有更深入地考虑留学投入更重要的是时间和精力。钱可以再赚,但人的一生这一阶段就那么几年。时间和精力是无法金钱化的,所以,留学前要考虑清楚,自己这方面的投入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大学第四年,她才意识到……
张鸿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来自长沙的女生,留学英国前父母考虑她比较内向文静,就帮她定了读会计。临毕业时,她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怎么办?我问她,是将来做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还是现在想办法调整,再学习?如果是后者,只有读硕士来调整专业。”选错了专业,钱的投入是一方面,大学4年,投入了多少精力和时间啊。这个代价可不小啊。
收益,争取国际化了吗?
对于时下很多人择校看重大学排名,张鸿表示:“我一直对学生们说要‘Fromfametofor-
tune(从务虚到务实)’。文凭是什么?确实是求职的敲门砖。但是,如今企业更看重的是综合能力,你实习3个月后,或是年终发奖金时还有谁会看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现在的形势是全球化,不仅资金、物流是全球化,人才更是全球化。所以,留学生不仅要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学习国外的文化,这样,将来在职场上才能更好地适应,更有竞争力。而国际化的感觉是要体验和经历的。”
同时,要提高独立性。从背上行囊、踏上飞机的那一刻,就开始独立了。英国大学里没有班主任,学习和生活都要学生自己安排。这种独立性对将来在职场工作非常有好处。
风险评估:投入能否完成期望值?
张鸿说:“留学的风险包括学业、安全、医疗、签证、就业等方面。单说留学英国,从学业看,中国学生大都很努力,只要努力,成功率是很高的。安全方面,英国是法制社会,安全系数很高,尤其是一些大学在较小的城市,更安静、更安全。在英国,申请半年以上留学签证的留学生享受免费医疗保险。英国的留学签证率也比较高。”
至于一些“海归”变“海待”,张鸿认为:“这里有个人、企业双方的因素。现在好多企业招人要有工作经验的,不给‘海归’机会。一些‘海归’感叹自己没有工作经验。其实,不必担心也不必抱怨,年轻人不妨先从基础岗位做起,做两年就积累两年的经验,将来做Manager,你有了基层经验,知道基层人员所思所想,就能更好地管理好团队。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给你一个团队,能拿得起来吗?另外,对于将要出国留学的人,在专业选择上,不妨跟别人学的不一样,这样也可以避免当‘海待’。”
你能绕开选择误区吗?
长期在英国教书,经常接触中国学生,张鸿认为目前很多中国学生有两个误区:看重排名和听从他人的想法。
选择学校:何必紧盯排名?
张鸿说:“其实,欧美学生根本不介意学校排名。就像人个子高矮,如果跳水,身高稍矮一点好;如果打篮球,个子高一些好。不能一概而论谁好谁不好。如果要给大学排名,其评估指数是很多的,比如,老师和学生的比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多少,导师是注重科研和发表论文还是更多地带学生……在英国,大学之间学分可以互换,因此,本科甚至硕士阶段课程之间的水平差异并不很大。所以,排名只能做选择学校的一个参考因素,而不能是主导因素。”
那么,选择学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张鸿建议:可以考虑排名,同时还要考虑所选专业是否是其强项,师生的比率如何,学校给学生提供的服务怎样以及地理位置、生活费、安全性及国际学生的数量等多方面因素。
选择专业:聆听内心的声音
在前不久的教育展上,有一位学生问张鸿读什么专业好,张鸿没有回答。“我们互不了解,怎么能将自己的的前途交给别人决定呢?父母、同学和朋友的建议可以听,但最终要用自己的脑子和心来决定,Listen to your heart!否则就会出现家长给定了专业,读了好几年最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的麻烦。”张鸿感叹道。
在英国,如何有效学习?
有的学生从早学到晚,未见得收获很大;有的学生又学又玩,收获颇丰。差距怎么这么大呢?看看张鸿怎么说———
努力学习与聪明学习。经常同学生接触,张鸿和很多英国老师都发现一种现象,刚到英国的中国学生,常常把教材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一页不落。为此,张鸿建议:学习要努力,但更要聪明地学。老师给出的书目,如何选择?数据化图书馆如何运用?方法不同,效果和效率肯定不同。他介绍说:“在英国,老师非常反感学生问答案,他们更喜欢同学生谈论思路,看学生用什么知识支持自己的观点。学生最好不要知道了答案就OK,不求甚解,更不能有投机心理,因为将来职场上没有人给你答案。”
独立学习与团队学习。“很多英国大学老师有共识:欧美学生喜欢share(分享),而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告诉别人自己的方法。其实,好方法说出来大家会相互促进提高,是双赢的。仔细想想,人家这次告诉你了好方法,你却不说,下一次人家还会再告诉你吗?再说,你怎么就确定你的想法就是最好的?现在企业招人也非常注重团队精神。所以,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也要乐于分享,善于团队学习。”
平衡生活与学习,找国际感觉。留学英国,你去过莎翁故居吗?看了白金汉宫吗?
“我们提倡节俭,但不提倡为了省钱把身体搭进去。有的留学生为了省钱,也为了抓紧时间学习,就少吃一顿饭,时间长了身体会受伤害。这不可取。”
张鸿认为,“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要经历国外的文化。课堂外,校园就是社会,应该多同国际学生交流。不能一天到晚就是读书,不妨多玩、多游历,看看名胜古迹,感受一下英国独特的酒吧文化和乡间文化等等。平衡好生活和学习,会有更丰厚的收获。”
规划留学、职涯路,不妨5步走
如何规划留学及毕业后的职涯之路,根据自己求学和工作经历,张鸿提出5个步骤:
1.思考。自问:我现在在哪里?处于什么状态?身体状况怎样?学习能力如何?家庭财务状况如何?工作状况如何?
2.再思考。自问:目标明确否?目标现实否?行动方案是什么?行动方案可行吗?比如,如果想出国读MBA,雅思成绩过低就不行;有了出国计划,具体什么时候走,这些问题都要考虑清楚。
3.自信。曾经有一位学生,雅思考了7分,还担心地咨询张鸿:“我能去英国吗?我的英语能行吗?”为此,张鸿强调:“信心可以改变生活。一定要建立信心,这样才有助于克服困难。
4.实施。有了好的想法,就要行动。我们见到过这样的人,想改变现状,要留学,但是想了几年也没行动。留学也好,工作也好,有了想法,考虑之后就要行动,否则终归是空。
5.总结提高。即使当初选择错了,也没关系,可以及时总结,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对于以上五部曲,张鸿客气地说:“以上五部曲也是一个模型,我本人受益于此。对于不同的人,情况会有不同。比如,有的人是急性子,想好后不用再思考,直接就做。总体来说,思考、自信、实施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临别,张鸿说:“这些不是绝对的,和大家分享些经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