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一名软件工程师,附加条件是“有留学背景者优先”。原以为很难吊起“海归”的胃口,结果竟然引来3名喝过洋墨水的“海归”硕士竞相面试。同为“海归”的该企业老板唏嘘不已:“在国外学习两年,最少也要二十几万元,以这种工资水平,不吃不喝也得10年才能收回投资。”该老总说,他们公司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土”硕士,月薪最低也有6000元。看来,在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面前,“海归”自降身价也属无奈之举。 北京一家媒体以“留学两年花费人民币20万(大多在领有奖学金情况下),换来月薪人民币2500元”为题报道了这件事,道出了中国大陆许多“海归”派身价大跌的窘境。谁能想得到啊,花了重金去深造,踌躇满志地回来想大显身手时,却发现“河山”已变。 “职海”里一群搁浅的鱼 高投入不能换回高产出,是一些“海归”们比较郁闷的事,有的还甚至找不到工作。据了解,去年仅上海一地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已达7000人。对此,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外企原本是“海归”最理想的落脚地,但是,近几年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不少外企都加快了人才本土化的进程。同时,国内高校培养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等高级人才越来越多,本土人才在技术与国际化视野上并不逊色于海归派。 《法律与生活》记者在对“海归”派广泛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海归”进行了深入采访。 2003年10月30日,经朋友的介绍,记者见到了David(英文名)。 David是一个典型的南方男孩,皮肤白白的,身体很瘦弱,文质彬彬。David现在暂居北京,属于“北漂”一族。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抽着一颗烟,样子微显疲惫,眼睛中有几条血丝。 他1997年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为了圆出国梦,2001年毕业后,通过GRE考试,拿到了奖学金,然后就到了澳大利亚读硕士学位。 在澳大利亚读书期间,他很勤奋。平时除了学习,他也结识了一些国外的朋友,见识了一些新鲜的事情,视野开阔了。“出过国和没出国还是不一样,总的说来,这两年多过得很充实,出国还是值得的。”David说。 度过了两年多美好时光后,转眼毕业了。“为了留在澳大利亚,有的同学只好暂时在酒吧里打杂。还有一位同学更‘惨’,毕业后在学校食堂找了份勤杂工的活儿,成天在食堂里忙忙碌碌地扫地、擦桌子、洗碗。一次,一位同学一脸愁容地告诉我:‘我一天工作20个小时,每小时工资只有5美元,都累得不成人样了。唉,找不到工作,你说我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