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代“海归”官员群体在新世纪进入高层,但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图片从上到下依序为: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中国“海归”从政百年历史
随着新一代“海归”群体的身影在政坛日渐清晰,在中国近现代政坛曾经叱咤风云的老留学生群体正在进入历史。沿着时间的长河回溯,百年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海归” 从政甚至一度是“海归”治国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留学生是1847年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的容闳。学成回国多年后,他和晚清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共同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留学生———“留美幼童”的美国之行。
第一批留美幼童尚在异国,清王朝在1877年又派出第二批海军留学生近百人分赴欧洲各国学习。这批学子中的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黄建勋等人在回国后成为北洋海军将领,在1894—1895年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大门一经打开,就再也无法关上。从此,一代代留学生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成为古老帝国的新鲜血液,改变着中国的历史命运。
进入20世纪后,走向历史终结的清王朝将“变革图强”的方向又转向了一水之隔的日本。
在政府的鼓励下,官费、公费、自费留日走向高潮,10年中,第三批留学群体“留日”学生总数达到空前庞大的5万人,并从此开创了留学生的另一个派别:“日俄”派。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回国后,以激进浪漫的姿态开始了革命生涯。
从1909年开始,第四批留学生“庚款留美生”重新回到了“留美幼童”学习过的地方,这批留学生中的许多人成为中国的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和学术栋梁。
20世纪初至20年代的第五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群体和第六批留苏学生群体,直接领导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在全国取得胜利的支柱力量。
1973年,十年“文革”进入尾声,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中国开始向西方国家派出第一批留学生,杨洁篪和龙永图是这批幸运者中的优秀分子,20多年后他们分别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和外经贸部副部长。
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大幕,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位上世纪20年代留学法国和苏联的留学生说:“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中国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开放的时期,而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潮由此兴起。新“海归”官员渐担重任
3月31日,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高调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就央行政策侃侃而谈的时候,刚从外交部副部长位置卸任的周文重正在进行出国前的最后准备。
3天后,他以中国驻美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华盛顿火车站。
经济学家周小川和外交官周文重,多年前都曾留学海外,周小川修学美国,周文重则在英国巴斯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进修数年。今天,他们一个主政央行,一个主持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政治位置举足轻重。
教育部部长周济的经历与周小川相似。
1980年,他获得了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牗布法罗牘机械工程系学习的机会,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由教授、校长至武汉市市长,随后迅速进入政坛高层。他的副手、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则留学于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学院。
科技部是“海归”派的重镇。部长徐冠华有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做两年访问学者的经历,副部长马颂德1986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计算器视觉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另一名副部长程津培1987年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外交部数位高官均属“海归”派,前后几任副部长张业遂、周文重、王光亚就读于英国巴斯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等院校。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曾在1984至1987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院外科做博士后研究,副部长蒋作君留学美国布法罗大学。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曾就读美国密执安大学土木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曾获得美国西蒙斯学院理学硕士学位。新“海归”群体心系祖国
从党的十六大到今年3月全国“两会”,中国政坛新老交替顺利完成。上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及东欧的“海归”群体逐渐退隐,改革开放后负笈欧美的新一代“海归”群体悄然登场。
在一些政治观察人士眼里,随着政府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海归官员的状态将逐步得到改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归”官员有望形成梯队效应。
“这一代海外留学潮以其来势之猛,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对中国的影响将是空前的,再过十年、二十年,历史会证明这一点。”
“海归”官员也将给中国的政治生态带来积极变化。有政治学者认为,“海归”群体成批在国家机关担任司局级干部,而且今后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海归派”将会更多,中国的政治生态也将朝着更加开放、宽容和透明的方向演进。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认为,留学人员和体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改变。
“海归”们既需带来规则的意识,又要学会努力适应体制。
而对于“海归”的历史作用,他认为应该放在过程中看待。他说,这些人毕竟是知识分子,看问题相对理想化一些,如和中国的现实情况结合得不好,就容易出问题。他们所去的国家可能比较发达,但如果把他们学到的东西不顾中国国情搬过来,反倒会出问题。新“海归”一代规模最大
在中国最早、最大的留学人员组织“欧美同学会”的网站上,周小川、周济、徐冠华等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留学生被称作“第十代”留学生群体。欧美同学会秘书长于隶群介绍,这一海外留学群体的规模今天已达100万人,远超前面几代留学生人数的总和。
这一代“海归”渐入政坛高位的同时,新中国建国初期留学苏联及东欧的老一代留学生群体,包括江泽民、李鹏、李岚清、邹家华、钱其琛等,在主导中国政坛十多年后先后退隐。
留学欧美的新一代“海归”
群体和老一代留学生群体相比,留学背景迥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