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新“海归”们自发成立的“海归俱乐部”不久前在京城露面,其宗旨是为刚刚回国的“海归”提供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帮助。这个新海归俱乐部的成立其实隐含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客观现实把握的无奈,对本土环境不能尽快融入的苦恼等。
海归俱乐部:为新“海归”们建一个家
所谓新“海归”,其实并不仅指这两年新回来的“海归”,主要的含义是他们不同于国家公派或拿奖学金留学、学成后回国的“海归”。他们以自费出国留学为主,有的出去时年龄还很小,不管是拿到学士还是硕士文凭,或者是在国外上的语言培训学校,一般都没有工作经历。这样他们在回国求职过程中,基本上感受不到被“青睐”,相反,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屈就”的岗位,工作起来并不开心。2005年10月,一个周末的下午,在北京月坛附近的一个酒吧内,几十名年龄约23~30岁左右的年轻“海归”们聚集到了一起,在庆祝海归俱乐部成立的同时,筹办着他们回国后的第一个年度酒会。
据介绍,这个自发的俱乐部半年前就开始筹备活动,当时的情况是刚刚回国的“海归”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也有部分“海归”从外地到北京,在北京少有亲戚和朋友,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上的不适应和社交上的郁郁寡欢。当初,产生成立俱乐部的想法时还是基于受挫,用一些新“海归”们的说法是,“我们当时成立海归俱乐部是针对欧美同学会,这个半官方的组织只吸纳优秀的‘海归’,办事效率极低,更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所以,我们要成立自己的俱乐部。最初我们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一部分‘海归’,也通过5460网和chinaren校友网找到一部分海归,在2005年8月,正式开始海归俱乐部的活动。”对于这个新组织的发展,海归俱乐部负责人王国伟表示:我们通过做活动,同时在相关的网络上刊登我们活动的信息和俱乐部的介绍,让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了解海归俱乐部,俱乐部的会员迅速增加。
但是,毕竟一次活动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几个人,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我们又正式开通了俱乐部的BBS,通过活动和大家的口碑相传,截至目前已有1300名会员。随着会员的不断加入,为了满足会员越来越多的多样化需求,一个更大、更全面,基于web2.0的海归俱乐部平台已经蓄势待发了。从BBS开通前后的对比,会员的增加大约是10倍,相信这次网站的开通,我们的会员很快会达到BBS的100倍。
据了解,俱乐部现有的会员的年龄结构为:25~28岁的占到80%,28~40岁的占到20%;就业情况是60%在外资企业,10%左右的在政府机构,其余多在合资企业或者自己创业,在民营企业的很少。所从事的行业以金融、法律、能源等为主。
新“海归”不再戴有“精英”光环
曾几何时,在国人的印象中,一向是把“海归”与“精英”这两个概念相提并论的,“精英”不一定都是海归,而“海归”则一定是精英。以中国人的善良和纯朴,社会对精英们自然厚爱有加,重要的岗位、优厚的待遇,这些都让“海归”精英们感动不已,他们也不负众望,在各自的领域谱写出了一篇篇报效祖国的佳话。
新“海归”们的郁闷在于,当他们花完了家里为其投入的几十万人民币,以几年中每天比在国内少睡一半时间的代价,终于怀揣一纸“洋文凭”回来时,似乎社会对他们的付出和辛苦并不完全认同,他们遭遇到了以往“海归”精英们很少遇到的“回家的烦恼”。
现在中关村一家IT企业工作的严小姐告诉记者:“我是高中出国读书的小留学生,在国外时我身边有很多同龄的留学生,说起来,像我这样能坚持到毕业的根本不多,即使学完,也需要靠很强的自制力的。所以,毕业后我的感受就是:总算可以回家了!回来后,我妈妈曾问我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当时想,刚回来先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吧。就说,刚开始一月能挣3000~4000就凑合吧。没想到,妈妈听了吓一跳:你知道现在国内的就业行情吗?!有单位能接收你就不错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才知道现在国内我们处在什么位置。我现在的老板也是个‘海归’,正因为这样,我才有了这份工作。”同样,一位从英国留学回来没找到工作,无奈之下去做保险销售的“海归”对自己的状况很不满意,当问起他目前的感想时,他说:“只能说目前我的状态是‘良’,至于以后该如何发展,也是下一步再说的事情。”
实际上,新“海归”们遇到的这种情况,与20年前的台湾地区颇为相似。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台湾经济尚不发达,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凭优异成绩取得各种奖学金出洋深造的,这些“海归”后来多成为台湾社会的中坚。到80代,台湾一跃成为富裕地区,大批人开始选择自费留学,以期“镀金”。从那时起,台湾的“海归”就不那么“吃香”了。上世纪90年代初,“海归”们大都是因为学习优秀留学出国,毕业后又在所在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西方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理解,素质比较好,回国后面对的是国内人力资源的需求和高薪以待的岗位。但是现在,许多国家吸引留学生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入学条件宽松,文凭含金量降低,造成“海归”良莠不齐。不少小“海归”缺少真才实学,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给“海归”的价值大打折扣。海归俱乐部的负责人也承认,新“海归”们整体在专业知识上不是很强,这是用人单位对其不“感冒”的最主要的原因。
部分“海归”的含金量缩水了,“精英”的光环自然不在。有人说:缩水的东西再想谋个好价钱,就不大符合市场规律了。
部分“海归”不能迅速融入社会
新“海归”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回国后不能迅速地融入社会,那就是“本土不服”。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一群人在讨论作一个新闻发布会的方案,按照组织者的要求,在无赞助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简易方式运做,即通过新闻媒体炒作来起到新闻发布会的效果。如果赞助到位,就可以声势浩大的组织活动,吸引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场的国内“土鳖”策划很快能做出配合反映,而一位海归策划公司负责人无论怎样解释还是不明白为何这样运作,可见“本土不服”的差距了。
本土不服更多地表现是,由于出国前的身份为学生,甚至是中学生或是小学生,本来对社会的理解就只停留在书本上,缺少对本土文化的切身体验,出国后接受了不少国外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当回来后与国内情况不符时,很难适应,常常不知该如何是好。在网上,一位海归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经一个朋友介绍,顺利地工作了。可进公司后不顺利就接踵而来了,现在更是水深火热,处于无奈之中。
一位学工程学的“海归”曾在《21世纪》杂志的网上调查中留言,他认为“海归”不能融入本土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心态不端正,觉得自己是“海归”就了不起,嘴上也许不承认,但是行动上却飞扬跋扈,对别人随意评头品足,看什么都不顺眼,一切都要按自己的来,明明只是个工程师却俨然老板模样到处指手画脚。还有实践能力不强,只会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处理理想化的模型,而不会处理很多简单的实际问题。
另外,一些留学生由于无法完全融入海外社会,从而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回国后又不能回到从前的状态融入中国的社会,也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社交范围狭隘,难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更有甚者,还有的“海归”能力有限,又不善于与人沟通,在企业末位淘汰的机制下出局。
对于造成新“海归”掉价、本土不服的原因,新“海归”自己也说:主要在于很多人都没经验,盲目地选择了出国;另外有一些是因为选择专业比较盲目。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的MBA、现任新浪网理财频道的高巍说:我认为新“海归”有三个特点:
1.现在“海归”回国的数量越来多,但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诸多的新“海归”甚至有“开始深入寻常百姓身边”的趋势。从正面影响来看,为职场的国际化带来了普及的力量。
2.优势不多,资历差距拉大,主要表现为年龄段的不同。
3.定位。市场经济了,为雇主赚到钱是唯一标准。“海归”应放下身价,融入周围。用实干证明自己。有的海归回来放不下架子,找不到好工作,只好自己去创业,但硬着头皮创业往往会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