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40年的托福两年后就要改头换面:新托福什么样,如何备考?ETS有关主管接受了本报专访。
美国教育测试中心总是花样不断,对考了40年的托福也要动“手术”。到2005年秋,托福考试将采取新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的英语水平。新考试将会是什么样子?将对测试者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记者7月3日就此电话采访了教育测试中心英语考试新产品部主任菲利普-埃弗森先生。
新考试有什么不同
《国际先驱导报》:新考试与现在的考试有多大不同?
菲利普-埃弗森:新考试与现在的考试有一些不同,但并不是特别不同。与现在的考试相比,新考试不仅单独考察测试者的听、说、读、写水平,还考察他们综合运用这些技能的能力。
《国际先驱导报》:新考试如何体现这些要求?在考试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菲利普-埃弗森:你知道,现在的考试分为听力、阅读、语法和写作4部分,新考试仍是4个部分,但由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组成。取消语法部分,是由于语法实际上无处不在,其他的哪个部分都离不开语法。增加口语是为了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口语部分将有6个问题,有一般性的问题,也有与课堂教学或者阅读相关的问题,测试者听完问题后有一段时间做准备,然后用口语回答问题。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听懂,还要能够谈论所听到的内容。
《国际先驱导报》:其他三个部分有无变化?
菲利普-埃弗森:其他三个部分的内容也都与现在不一样。比如听力部分的内容与现在不同,时间更长,而且与真实情景更加接近;阅读部分的每个段落比现在更长;写作部分现在只有一个题目,而且是一般性的话题。新考试在此基础上将增加一个新的部分,考生先听一段教学或者讲座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写一篇文章。
不是更难,而是更多机会
《国际先驱导报》:如此说来新考试会比现在的考试更难?
菲利普-埃弗森:这就看你怎么看待了。我个人认为,考的内容更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更难。比如说,在现在的考试中你只有一次写作的机会,但在新考试中,如果你一个题目写糟了,你还有一次机会写得好一些。再比如阅读部分,虽然每个段落更长,但每一篇文章的段落会从原来的4个减少到3个。整个考试总的用时也与现在差不多,大概多10分钟。
《国际先驱导报》:考试评分方法有变化吗?
菲利普-埃弗森:新的考试评分方法更简单,每个部分为25分,满分为100分。
着重考察“运用英语”能力
《国际先驱导报》:设计新考试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的考试形式存在严重问题?
菲利普-埃弗森:现在的考试已经历经40多年了,这是我们第一次重新设计这种考试。现在的考试考察的是考生听、说、读、写等单方面的技巧,考察的是他们“了解英语”的程度,新考试将会提供有关考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情况,因此更加全面。
我们知道,外国学生可能没有多少机会使用口语,因此他们在进入美国的大专院校后需要提高口语。但现在的考试不能提供关于他们这方面的情况。比如中国学生的托福成绩很好,但他们可能口语并不好,而美国学校对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一无所知,无法准确估计,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如果他们的水平与问题能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学校就可以有机会将来为他们提供帮助。
《国际先驱导报》:这是否意味着有一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有可能仅仅因为英语口语不熟练而被所申请的学校拒绝?
菲利普-埃弗森:不会的,因为我们知道外国学生使用口语的机会很少,考试是为了使学校将来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而且新考试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反馈,学生的成绩单上将会有关于他们各项水平的分析,指出他们的强项在哪里,弱点在哪里,而不像现在的考试那样只有一个分数。在我看来,了解的情况越多越是好事情。
英语广播和电影有助备考
《国际先驱导报》:既然新考试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到现在才开始设计而没有早采取行动?
菲利普-埃弗森: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考试只能采取机考的形式,不像现在可以机考,也可以笔考,我们到现在才具备了支持考试改革的技术。实际上,我们为设计新考试已经筹备了很长时间,从90年代就开始着手研究。
《国际先驱导报》:现在是否已经万事俱备了?
菲利普-埃弗森:还没有,我们现在还在倒数第二步。我们仍要进行一次摸底考试,估计在今年12月或明年1月邀请全球各地3000名考生参加,收集有关数据,以便进行必要的调整。到明年7月份,我们将在网站上提供新考试的样题,然后在2005年秋季正式开始采用新形式。我们将会让考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与适应新的考试。
《国际先驱导报》:就是说新考试对在2005年秋季以前参考的考生没有影响?
菲利普-埃弗森:没有影响,他们仍应按照现在的考试形式准备。
《国际先驱导报》:如果有考生准备在2005年秋季参加新的考试,他们现在该如何着手准备?
菲利普-埃弗森:那些在2005年秋季参加考试的人——其实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应该更加重视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在与母语为英语的人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少的情况下,应该注意多收听情景更真实的英语广播,或者看英语电影,以提高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了解英语”。(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谭新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