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就业市场继续倾向于不平衡――化学工作者和教师有工作机会,网页设计者和网络工作者没有。
简短的问候后,一位教授不无威胁地要求新生们:“看看你们的右边,再看看你们的左边“,微笑着又说到:“你们三个中的两个以后将在劳动局再次碰面。”那时他真是“惊恐万分”,化学工作者Olaf Schmitz说。现在,12年之后,他可以嘲笑那位教授的缺乏预见性了:“那人的业务不错,但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他一窍不通。”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找工作要比低学历者容易不是什么新鲜的现象。2000年德国的平均失业率为9.6%,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失业率只有4%,不到它的一半。
当人文和社会科学,当然还有法律、建筑设计和社会教育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多年来一直在设法克服失业问题的时候,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却为他们明显好转的就业前景而高兴。尽管个别专业和行业差别明显,但就业市场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变化趋势是明确的,慕尼黑劳工局的高校组如是说。
失业博士出现了
“硕士学位=工作”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二战后重建的那些年里上大学还是要缴费的,但完成学业就意味着肯定能有工作。当时有个别年龄段的大学生比率是如此之低,以致于工业界和国家机关对每一个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都饥不择食。
这个现象尤其是通过60年代和70年代德国高校的大规模扩建而发生了改变。突然之间“失业博士”这个流行用语神出鬼末地出现在媒体上。
成千上万已毕业和中途辍学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作为出租车司机在木制垫子上磨伤了屁股。而谁自愿决定攻读师范学位,很可能将来要去看精神科医生了。
新生数量下降
在90年代出现了另一个转折:个别专业抱怨严重缺乏新生。开始是自然科学,然后是工程科学,最后是信息学专业。让人们吃惊的是,师范学位的专业由于一直少人问津被预测为工作前景最好的了。
“我们知道,很多电子企业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对工程师的需求比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要高得多”,电子技术和电子工业中央协会的负责人Franz-Josef Wissing说。2000年有大约7800名学电子技术的大学生毕业,德国企业为青年工程师提供的工作位置却达到1.3万个――后继无人,而这种现象将在今后若干年中变得更严重。
德国化学协会主席团成员Wolfgang Gawrisch也发现了“自然科学工作者的新机会”,这是由于“德国的工业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有利于革新的变化”。乐于接受新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热潮使化学工业领域的就业前景引人注意,Gawrisch说。
化学专业新生的数量在经历了1995年的最低谷后重新出现回升,但很长时间内无法再次达到90年代初期的水平,因此化学博士在化学工业中得到工作位置的机会极大的好转了。
一份德国化学协会2001年秋季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化学行业的劳动力市场是非常有吸收能力的,就业形势将继续向有利于毕业生的方向好转,因为低出生率年出生的年轻人将在今后几年才完成他们的大学学业。
回归正常状态
相反,波恩职业介绍中心的Manfred Bausch对形势的评价并不象个别行业的代表那样乐观。“经济增长持续乏力现在也已影响到了专业和管理人才的就业市场”,Bausch断言到并指出,高校毕业生不得不受到某些领域“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的打击。
对此的标志是,2001年在40种经挑选的德国报刊杂志中刊登的招聘广告比前年减少了24.2%,这是著名的猎头公司Adecco和EMC媒体通讯社共同所作的一份调查的结果。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工作数量减少了。“2000年产生的对高学历劳动力需求过热的趋势因此再次回到了正常的水平”,Bausch说。此外这不仅仅是德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趋势。
电信行业也出现了招聘广告和空余工作位置急剧减少的现象,2001年的水平比上年下降了63个百分点。
对于德国信息学协会(GI)主席Heirich C.Mayr来说,这个发展趋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除了是对经济普遍衰退的反应以外,在电信、网页设计和网络管理领域的解雇浪潮更主要的是清除过剩的生产能力,而它是由于前两年网络经济的过热造成的。”Mayr 说。
不能停止绿卡政策
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影响一直以来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信息学毕业生的高需求。问题是,“公众总是混淆了IT和Informatik的概念”,Mayr驳斥了劳动力市场上这种错误观念。
“IT专业人才”这个概念包括从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网页设计师到网络管理者这样一个大范畴:“受过高校教育的信息学毕业生并不包括在其中。”他是这么认为的。像从前一样,德国高校每年只能向劳动力市场输送580个信息学毕业生,而市场的需求是四位数,因此德国并不能“自力更生”地满足对IT人才的需求。“所以关于限制绿卡政策的讨论是没有必要的。”
尽管如此,这位主席仍希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产生的积极影响,即学生不再因经济界的招徕而轻易地提前辍学。Mayr说:“他们如今认识到,扎扎实实地完成学业能保障他们将来不会丢掉饭碗。”
Emily译自《南德意志》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