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新年钟声临近的时候,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向海外留学人员公开发出了一封《致留学人员慰问信》。信中写道:“学校正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学校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您的理解、支持以及所作的贡献。我们殷切地期待着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谒诚欢迎您学成回校工作、讲学和访问。”
这封洋溢着新年气息的慰问信,不仅向广大留学人员乃至社会各界全面介绍了中南大学2003年的峥嵘历程和未来展望,还和许多迈入2004年的中国高校一样,深情召唤留学人员回国投身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在高校开创自己的事业。
以学成报国实现人生价值
有关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02年底,我国共有58万人出国留学,他们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留学专业几乎涵盖了全部现有的学科门类。对于这样一笔宝贵财富和人才资源,我国政府多次表示,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海外学子学成回国直接投身于国家现代化建设,或者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
“鼓励回国”是国家留学政策的核心。出国学习是一种成长路径,学成报国才是留学人员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为吸引和鼓励留学人员学成回国,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春晖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并专门成立了“留学回国工作办公室”,营造留学人员“软着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1978年至2002年年底出国留学的58万人中,15万人已学成回国;目前仍在国外的43万留学人员中,有27万人还在高校学习。也就是说,在出国留学人员学成者中,已经有将近一半的人员选择了回到国内工作。
这些留学人员回国后,将自己所学的先进科学技术、最新知识和先进管理经验带回了国内,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留学回国人员在教学、科研等重要岗位占有很大比例,如在中科院院士中占81%、工程院院士中占54%、45岁以上的博士生导师中占58%、高校校级领导中占51%、科研院所(室)级领导和课题组组长中占94%,大大增强了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能力。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60多家,留学人员在国内创办的企业达50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回国创业的“第一块馒头”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原国家教委利用国家引进国外人才专项经费,于1987年设立了“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这个基金于2000年正式更名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该计划主要定位在对留学回国、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教师“雪中送炭”,解决他们向高层次发展的起步问题,让他们立足国内,站稳脚跟,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该计划实施十五年来,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专家学者和高等学校的一致好评,被誉为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第一块馒头”。许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从这里起步,一步一步攀向新的高峰。
截至2002年,该计划共资助2022人次,资助经费总额达1.29亿元,目前,有90%以上的受资助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70%以上的受资助者担负起高校学科带头人的重任。该计划的启动实施,有力地支持和稳定了一批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在高校任教,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推动了高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在受资助青年教师中,有4人走上了部级领导岗位,13人当选为两院院士,29人担任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和“863”专家,39人担任校级领导,738人成为院、系和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负责人。另外,还有488人次在受计划资助后的近几年内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和“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更高层次的人才计划。
中国特色高校人才建设之路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根据十六大的精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加强对教育工作的战略研究和宏观思考,谋划发展,规划未来,研究制订《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强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力推进高校高层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五年两项重点工作之一。
近几年来,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性人才争夺,满足国家对高层次科教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支持高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启动实施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吸引、延揽海内外优秀学者到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和带领学科追踪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高校青年教师奖”在立国内自身培养新一代的年轻学科带头人方面成效也非常明显。教育部将进一步推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实施,加大优秀人才计划项目目标的集成整合,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汇聚学科队伍,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计划”为龙头,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三个层次的优秀人才支持和培养体系,形成“学术大师+团队”的学科队伍汇聚和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子。
在这个过程中,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在高校形成一大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一批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一定数量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同时,希望高等学校抓住当前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机制和制度上进行创新,更加重视建设人尽其才和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学成回国和参加高等学校建设。
创设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2003年12月19日,分别被命名为“神芯一号”和“神芯二号”的两款芯片----3G多媒体手机SoC核心芯片以及设计平台和高速高位数模转换器DACIP核,由同济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所长林争辉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研制完成。这两个项目中分别有6项核心技术和4项核心技术,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首次实现的。林争辉及其团队是同济大学整体引进的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团队,在学校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短短一年就取得优异成绩。
同济大学遵循事业留人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位海外留学归国学者制定富有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创设促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成功环境,在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一流现代大学的进程中,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正在同济大学为其搭建的大舞台上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在各自学术领域开创新辉煌。
近3年里,同济大学共引进61位留学回国人员,学校的11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都是海外留学归国或有留学经历人员,有10位留学归国人员担任学院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等职务。留学回国人员对国际学术前沿把握较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比较密切。依托留学归国学者,同济大学发展了许多新兴学科,创办了汽车学院、传播与艺术学院、软件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亚太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单位。
针对留学人员的实际情况,同济大学推出柔性人事政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灵活多样的聘用形式,包括“候鸟式”:每年有一段固定时间来校工作;“插花式”:只要有空就到学校进行短期讲学或开设讲座;“项目式”:以承担研究项目的形式为学校工作;“导师式”:受聘为学校的博士生导师,具体指导学生。该项政策既使留学人员与国外学术前沿保持紧密接触,不脱离原有的学术土壤,又圆了他们回报国家、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的心愿。
同济大学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一切便利。学校安排教师、科研人员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访问、进修等活动,优先考虑留学回国人员;积极支持留学回国人员联系和筹备的国际学术会议和专家访问,如2002年7月在同济大学召开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从德国回来不久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担任筹委会主任。学校尽其所能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工作便利,包括建立工作室和实验室、配置助手、列专项科研启动费、帮助购买仪器设备和资料等。近3年中,学校为十多位留学回国人员建立专门的工作室和实验室,拨出科研启动资金近1000万元。
广大留学人员温暖的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5年内,教育部将大规模组织资助优秀留学人才回国服务或为国服务。要坚决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按照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要求,开创我国出国留学和留学回国工作新局面。
要认真落实现有的各项政策措施,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改善吸引留学人员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既可以单独应聘,举家回迁;也可以采取“候鸟式”、“哑铃型”等方式短期回国服务;也可集体应聘,轮流在岗;或者以项目为抓手,“成建制”地组成团队应聘。要重点吸收和引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金融、法律、国际贸易和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要创造吸引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也要为优秀留学人员提供出入境和居留便利,进一步落实“来去自由”的政策。要落实好方便留学人员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的各项措施。特别是要认真细致地解决好留学人员子女回国后的就学问题,切实解决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创业的后顾之忧。
要进一步搭建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的舞台。教育系统承担着培养人才、知识创新的历史重任,尤其需要广大留学人员发挥独特优势,加快新学科建设步伐,开展双语教学,推进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提高设立在高等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平,建设好大学科技园,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影响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新技术学科建设,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金融、法律、国际贸易和管理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需要广大留学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继续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