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气工作者将长时间与机械和信息技术人员为伍,他要充当他们之间的通信员。比如数码相机:机械专家设计出框架,让光学物理发挥作用,那么电气专家将让这些光通过传感器产生电子信号,以便被IT高手随意进行数据程序处理。所以电气技术人员也可以在机械及信息领域工作,也就是所谓的专业无极限的通才。因此在大学学习的初期就划分专业方向是毫无意义的,无论在大学和FH都应该先尽可能的打好扎实广博的专业基础,以便日后在工作中继续深造。
请君牢记,既不要整日端坐于电脑前,也不可只知挥舞焊枪:企业需要的是可以直接与顾客交流并可解决问题的实干家,而不是要一个孤独的思想家。曾几何时,单单研究技术装置是多少ET学者们的经典样板,今日则不然,很多人在经营管理岗位上乐不思蜀。相应地,仅仅知道分析电磁场是远远不够的:团队精神,管理能力和营销知识一个都不能少,当然还有那个自称自己是外语的英语――电气行业的特点就是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巨大市场间买来卖去,英语自然是不在话下的了。当然基本的社会及人文知识也是要的,比如你在巴基斯坦建个电站,你总要可以预计民工的祈祷有多频繁吧?
学习
在基础学习阶段教授们总是人为地让理论电子这样的科目成为学习障碍,如果将其顺利搞定,你就知道闪电时电压是如何因此而分布,或者完全了解电子的状态。然而面临高居不下的当课率,通常大家都需要2到3次机会去摆平它们。同样数学和物理也不是省油的灯,高中那点底早就不够用了。好多科目需要死记硬背:测量技术,材料学,电路等等。在FH的实验期间学生们才开始组装真正的电路,当然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在家组装收音机。为适应工业企业对边缘学科的需求,高校们纷纷开设关于企业管理及法学基础课程――企业里有怎样的法制改革?怎样保护专利?有些高校甚至还加设了社会管理课程,也许是因为电气工程师是人类进步的推动者的缘故。
专业学习阶段就必须作出在哪个应用分支继续奋斗的抉择了,如果要制造可以自动焊接的机器人,就一定要学自动控制,同样,学微电子是为了微处理芯片,通讯技术对应于移动网络,而风力发电机就是能源电气专家们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