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央政府对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教育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农村,部分学校由当地农民而不是政府进行管理。如此一来,教育拨款的使用就有可能发生问题,出现少发甚至拖欠教师工资等情况。
我来自英国,那里的教育质量位居世界前列。我相信,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教育。在过去50年中,中国教育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其目标旨在将教育水平提高到令人满意的水平。50年前,中国人口的80%为文盲或者半文盲,而在1997年,文盲的人数已经降至总人口的12%。截至1998年,中国的人口聚居地有73%都建有小学;而文盲人数如今也降到了总人口的6%,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其他拥有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尽管成效斐然,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6%的文盲人数仍然很多,因此中国在教育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住在深圳,得以结识来自中国各个地方的人。当我问那些20多岁的中国朋友对中国教育持怎样的看法时,他们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合格的教师资源太匮乏。事实上,中国政府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10年前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该措施自1995年实行后,在1997年便初见成效,93%的小学教师、85%的初中教师以及60%的高中教师都经过培训并通过了考核。
此外,我的朋友们还普遍反映,班级的人数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今,中国学校的班级,学生人数通常在20人~40人,甚至还有每班60人的情况。孩子们在小班里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老师也更容易对学生进行管理以确保大家都能跟上学习进度。小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班级的规模还要取决于学校老师以及教学设施的数量。
中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还在于中央政府对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教育缺乏有效的管理。比如在农村,主要问题之一是部分学校由当地农民而不是政府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方法也许不是很糟糕,但是如此一来,教育拨款的使用就有可能发生问题,比如拖欠甚至少发教师工资。由于拨款用途不透明,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学校危房改建等就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在中国,“高考上大学”这个概念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据报道,湖南的几个辍学学生在犯罪被捕后说,他们之所以退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校成绩较差,认为继续读书也进不了大学,所以上学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而由上大学带来的竞争也使中国的学生时刻背负着高考重担。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学生是全世界最辛苦的学生。
他们通常在早上8:30上学,下午4:30甚至更晚才能离开学校,这意味着他们每年有1276个小时的时间都是呆在学校里学习。而课外补习班则占据了他们大量的课余时间。我的一个朋友曾告诉我,他的周末就是在带孩子去参加数学、英语和科学兴趣班中度过的。家长们之所以让孩子在课外还要不断地学习,无非是为了让孩子在同龄人中能够先走一步。而在这种影响之下,孩子们的眼睛也只能停留在考试的排名榜上了。
这种学习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止于此,过重的学习负担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由于被剥夺了休闲和娱乐的时间和权利,孩子们会变成学习的机器,对书本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就算孩子们通过这样无休止的学习能够取得很好的分数,得到很好的排名,进入很好的大学,这对他们来说难道真是一件好事吗?
至于中国的大学,近些年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一些新的大学的成立,大学的数量有所增加。而这就使升学压力有所降低,大学教育也相应得以普及,大学生人数显著提高。1998年,中国的大学生人数为108万,而这个数字在今年已增至420万。而这些大学为了吸引生源,不断地对自身各方面办学条件进行改善,从而使大学的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但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学收费的增加。仅以武汉某大学为例,这所大学一年的学费为5850元,住宿费800到1200元不等,学杂费为1360元,这还不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费。以中国普通家庭收入而言,这笔费用绝非小数,甚至可能占到家庭总收入的一半。而据我所知,很多大学的收费还在不断增加,增加幅度甚至达到30%。这样的收费水平不仅与中国目前的收入水平不相符,也令人质疑其性价比。
从乐观的角度看,过去50年,中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绩的确令人惊叹。但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中国政府还需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根治这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