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的学位分类可以和DB的火车票种类有的一比,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让对此不了解的人选择起来,就像在赌博,又像在纷纷杂杂的火车站买票,感觉一不小心就会买错票,搭错车. 在亚琛(Aachen)的中国学生有多少人,没有一个具体的可信统计数字,但至少超过了1000人.其中读master的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每年来的人加起来(不包括来自清华和北科大的交换生)大概不会超过30人.从2005年开始,master program开始全面收费,每个学期大概是600到700欧元,比起英国来说还是便宜的,所以估计仍然会吸引到不少人.
我在RWTH Aachen (以下简称RWTH)的Master Program读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2003年9月入学.之所以选择读Master而不是读Diplom主要是因为觉得这样毕业的时间比较短,当然前提是国内本科已经毕业了.事实上,这里还有用德语授课的master, 学生听课和diplom的学生一起. 但英语授课的master则是教授单独用英语上课的(以下再提及的master都仅指英语授课的master). RWTH的Master课程主要覆盖了机械,汽车,电子,软件,冶金,生物等工程领域.各个专业的开设时间早晚不一,像机械或电力等专业开始的很早,一般在1998年左右.很多德国的大学都是在那个时候纷纷开始建立International Master Program的.而其他的一些专业可能开始的时间大概3到4年 前.但总得来说,master在德国的教育体系里是一个比较新的东西,虽然听说很多学校应该出台了废止Diplom学制的时间表(可能是在2010年),在那以后都会实行master/bachelor的学制和国际接轨.因此,master的教学仍然是在一个改革和摸索的阶段,这一点,从我所在的专业课程设置的改变与微调可以体现出来(后面会详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国的大学在利用International Master Program作实验,为全面引进master做准备. 另一方面,德国所在的欧盟有所谓的Erasmus教育体系.就是加入这个体系的学校互相承认学分,并派交换生到各自的学校学习,因此这也提出了必须设置英文授课的要求.我在上课的时候就会碰到来自法国,希腊,西班牙等国的交换学生.
每个master学生都要通过一个德语的初级考试,否则最终拿不到学位,有点类似国内没有英语四级就不能拿到学位一样的规定.当然在此之前会有免费并必须参加的德语培训班.对于这个规定,我倒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在德国的学习生活需要基本的德语知识;另一方面,德国也希望她的毕业生有一定的德语知识,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无形的也是文化的传播.据我所知,其他学校的master也会有类似的东西,但不一定是免费的,也不一定有规定的考试.然而,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都是用英语.因此用到德语的机会很少,平时生活中,也主要是十分基本的交流.所以,来德国读master有可能最后是德语没学好,英文没进步(因为常用的词非常局限,说错了也不会有人来纠正).可是,在德国学德语的过程,能感觉到在一个纯外语的环境下,学习该外语的优势.那就是所见即所得.你生活中都必须要用到的东西,你每天去超市买菜,就会对蔬菜水果等等名词耳闻目睹, 久而久之就记下了,而很多东西的英文叫法却不熟悉.还有很多作文,就是要你写下你在德国的生活,对于刚来的外国人来说,当然会言之有物.在德语班的培训,也能够感觉到这边的语言培训与国内学德语的不同.因为老师一上来就用德语讲课,既使学生是零基础.这样你被强迫到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中,不得不丢掉对母语或者其他外语的依赖,全力以赴的使自己能够尽快的熟悉这门语言.所以,有这么好的语言环境,其实只要肯努力,还是能学的很好的.
RWTH和她的教学与考试—快枪手,猫和老鼠的故事
RWTH在中国由于她的几个杰出校友(路甬祥,韦钰等等)而声名显赫,也成为许多来德国的中国学生的第一选择,还有很多人是从德国其他的城市慕名转学而来.但我来到这里后,最大的感受是她与工业界的结合之紧密.很多Institute的教授都是在相关专业有数十年的工业界的背景,许多人都已经做到了像奔驰,宝马,西门子这样公司的技术总监或重要负责人的位子后,又申请来到亚琛工大做教授.这一点,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这里的教授的职位比起国内一个职称的意味来说,更多的是荣誉的标志和对相关领域的成就的认可.因此教授在Institute有最高的学术方面的权利,既使是校长,也没有无权去干涉某研究所的教授行使自己的职权.一旦成为教授,他一般可以一直在他所在的研究所工作至退休.一个研究所只有一个教授,因此他可以在那里工作二三十年.这一点,我觉得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的机制十分容易造成教授不思进取,而更优秀的人才不能得到引进.
由于RWTH的存在,亚琛也吸引了许多大公司在此设立分公司或者研究所.像西门子,飞利浦,爱立信,微软都在此有研究所.给我上移动通信的一个教授的研究所整个就设在爱立信在这边的一个大楼里,而100米远就是微软的研究所.虽然该所跟爱立信没有任何从属关系,但想必一定有相关的合作.这不正是与工业界联系紧密的最好写照么?
由于教授在工业界的背景,他与相关领域的公司通常保持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他可以领导手下的博士生与公司合作,从事相关的项目课题研究;另一方面,他可以请在公司工作的员工参与教学.由第一线的员工来介绍当前的技术原理与应用,恐怕是对于state-of-the-art最好的诠释了.
Master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分为lecture和exercise.一般lecture由教授讲,exercise由手下的博士生讲.各占一个半小时.所用的教材主要是教授使用的幻灯片.复习与考试也主要以此为主.客观的来讲,这里的教授讲课水平一般,很难期待能从他的课里获得很多的知识或细节.但一般可以从课中了解到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等等.很多细节知识点都需要自己去找参考资料来获得.
提到RWTH,不能不谈谈这里的考试.如果把学校比作一座工厂,她的毕业生就是这个工厂的产品.那么RWTH确实是严把质量检查关,来确保她的产品的合格率.而这主要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的.这里的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教授有权决定考试采取哪种方式.笔试主要通过非常大的题量来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与国内非常不同的是对于熟练度的考查.很难想象在国内,还会有很多会做但没有时间做完的情况.但在这里确是每门考试的风格,即使只是想及格,也需要非常快的速度来完成.否则,及格都成问题.这种风格至少是RWTH笔试的普遍情况.我和其他的同学刚来的时候,对此感到颇有不适.我所在的program笔试一般是90分钟.主要由4至5道大题组成.每道大题又由很多小题组成.一般及格是要完成50%.但即使这样,90分钟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绰绰有余,而是紧紧张张的度过的.所以我们戏称这里的考试在培养”快枪手”.而另一方面,考试的知识点有可能是所有讲过或没有讲过但仍然出现在讲义上的.在一门课上完后,往往会没有任何重点的感觉,而教授对于考试的说明经常会是例行的”对于基本知识点的考查”.这样,考试的难度就变得陡然增加了.说完笔试,再谈谈口试.在来德国以前,我从没有接触过口试.这边却很频繁的使用口试这种形式.通常一次口试持续15至30分钟不等.根据教授的风格,口试风格也不尽相同.基本上,他可能问任何跟课程相关的问题,即使是上课或者讲义中从没有出现的问题.所以,可以说复习与考试有些像猫和老鼠.经常会复习了很多重点,可是在口试中却没有一个被问到,好像教授的问题和你复习的重点总是如同捉迷藏.因为口试的灵活性,复习起来更要面面俱到,所以准备起来比笔试需要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口试一次是一个人或一组人同时进行,故每个人可能碰到的题很可能不一样,所以偶然性会增加.即可能会碰到完全没有准备到位或者准备不充分的,那么就可能考的不理想甚至会挂掉;但也可能正好考到你准备到位的因而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