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完家庭、工作或学习后,你可能会被问到两三个有关你或你的个人背景的一般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包括在下面列出的话题中。
这部分有时也会出现与第三部分类似的、趋于抽象性的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about fashion?”或者“What can be done to improve public transport”等。但绝大部分问题都是考生相当熟悉的话题,考生应尽可能充分地回答考官的问题——即提供有效的额外信息,这样可以让考官对考生的口语能力有一个好印象。例如,考官问到你这个问题: Have you got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看下面两种答案: a) No. b) No. I’m the only child in my family. But I have three cousins that I grew up with, so I never felt lonely. 很明显,b)答案更好,因为它包含了一些额外的信息。 再比如下面这个问题: What do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 a) I like watching TV. b) I love to watch TV in my free time and … I like celebrity talk shows most, ‘cos you can always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m. 答案b)显然要比a)更完整、更充分,也能更好地展示出考生的语言水平。 当然,考生在试图将答案拓展时也应注意自己给出的附加信息必须与本来的问题有关联,而不能牵强附会。就逻辑而言,下面这四个方法都是比较不错的补充额外信息的思路。 考官的问题:Do you want to learn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other than English? a) 连接到其它信息:I’m planning to study French and go to France someday. b) 给出原因:I’m planning to study French because I feel it will be useful when looking for a job. c) 提供细节信息:I’m planning to study French which is such a beautiful language. d) 表达转折:I’m planning to study French though I’m having enough trouble with my English already. 可见,这四条思路都可以帮助考生补充更多相关信息,而考生也应该在日常练习中有意识地去运用这样的策略,直到补充附加信息成为一种习惯。
Part 2 在这一部分,考官会给考生一张话题卡、草稿纸和一支笔。考生有1分钟的准备时间去迅速筛选信息,根据话题卡上的具体问题,记下几个想要表述的重点,然后作答。接着考官会根据考生所陈述的话题,再问一两个直接相关的问题。这部分话题仍然是考生所熟悉的的:有描述人物的,如05年上半年考到的“一个你最熟悉的小孩”,“一个最喜欢的电影明星”等;也有描述事物和经历的,如比较新的题目——你想买的贵重物品,或传统老题——广告,野生动物等等。
这里有一个值得考生注意的问题,即话题中的细节问题一般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描述到解释的原则。考生在作陈述时首先要引出主题,以确保陈述达到规定的时间并基本符合提问要求,另外,答案应尽量覆盖所有问题,同时又有所侧重,做到有头有尾,详略得当。考生可以将这些要点写在草稿纸上,如:
接下来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要点做1-2分钟的发言,量化的讲,实际上就是作一个200字左右的口头作文。例如:
考生说完后,考官会根据所说内容提一两个追加问题(follow-up questions),如在所举例题中,考官可能会问: a) Do your classmates like Mr. Chen, too? b) How much time did you spend on sports classes every week in high school? 这些问题是一个很自然的收尾,考生不需要展开回答,简要作答即可,然后开始进入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的话题范围如表4所示,可以大致分为四类,每一类的具体话题众多,而且不断的有新的话题涌现,考生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话题都准备一遍来,因为同一类题目中要求用到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资源可能是相通的,考生可以把握住它们的共性,以不变应万变。以人物题为例,不管是电影明星、邻居或者是家庭成员,虽然每个具体的个人不同,但在描述他们的时候都要用到描述、评价和解释的语言能力,也都要用到描述人的特征(身高、长相、年龄等)和性格特点的词汇和句子,因此考生只要具备这些基本的语言资源,精心准备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考试的时候只要头脑冷静,反应敏捷,即使遇到没有准备过的题目也照样可以纵横捭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