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公营部门的许多医生不满低收入和工作条件差而准备到国外行医。这股出国潮令医疗行业感到担忧。医生行会呼吁人们走上街头示威。
德国公立医院的工资是欧洲最低的,排在西班牙、丹麦、瑞典和意大利之后。柏林市医生行会发言人戈尔科斯基解释说,2002年发起医院治疗融资改革之后,公立医院的受薪人的待遇更差。
德国的医院学习澳大利亚的模式,实行医疗费一揽子付款方式,而不再按人头按天计算。这样可以让医院收费更高,以弥补开支。大学医院的开支负担较重,于是尽量减少员工的支出。戈尔科斯基承认,“如果你看不到出路,当你失望的时候,便会寻求其他东西。”在柏林注册的3.9%的医生目前在国外行医,即共有633人,其中大多数选择前往英国和澳大利亚。其他人前往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和瑞典,这些国家的收入也不高,但是工作时间只有德国的一半。
目前这种现象趋于加重。许多医生、研究员和教授趁着培训和研究之际前往国外,以前一般一、两年后返回德国。但是三、四年以来他们更多地在国外定居。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知识分子流失,国家无法充分得益于良好的教育体制,因为往往是最有创造性的人员到国外创业。
但是,德国某些地区、特别是乡村地区缺乏医生。许多乡村诊所找不到人接班,柏林周边的勃兰登堡地区就是一例。年轻人不想到乡村工作。
德国疾病保险金库联盟强调,接班人的问题在某些专科特别突出。柏林的放射科医生和儿科医生的批准数量在2000到2004年间分别从30降至14人,从35降至26人。出现这个现象与人口老化有关,并不是德国医疗部门独特的问题。
在德国居民不多的乡村地区,仍有一些空缺的医生诊所可由操德语的外国医生接班,波兰以及东欧其他国家的医生对此比较感兴趣。柏林的情况有些不同,这里医生多位置少。8%的医生选择转而从事医药工业、医生行会或者医疗记者的职业。
戈尔科斯基注意到,柏林医学院毕业生有二分之一要到外地找工作。因此,能够在柏林找到工作的人非常高兴,不惜接受一份条件差的工作,比如接受额外加班而不付工资。
要求支付加班费正是德国医生日前举行全国性示威活动提出的口号之一。共有1500到2000人参加了柏林的示威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