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近来,“甘德怀考博”事件在中国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对博士生招考制度的讨论。中国是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人才,那么,国外的博士招生谁说了算?博导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博士学位好不好拿?请看记者从美国和法国发回的报道。
美国:一位教授能带多少博士生
在中国,多带博士生可以提高教授的声誉和收入,所以一些教授采取了多多益善的策略。有的教授甚至带几十名研究生,到学生毕业时连人都还没认清楚。相比之下,美国的教授似乎“清闲”了许多,他们带研究生的数量很少。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做助理教授的王天丽女士介绍,在她做博士生时,所在的实验室非常有名,报考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但是,3位教授总共只有6名博士生,其他的都是博士后访问学者。她的教授曾告诉她,自己也喜欢带博士生,但是,每位教授的经费固定,可以带的博士生数量有限。一位教授只能带两名博士生。
怎么选拔博士生
在美国,申请博士生需要有三大件:自述、推荐信和笔试成绩。笔试成绩,一般专业需要“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成绩,其他的包括“法学院入学考试”(LAST)、“商学院入学考试”(GMAT)或者“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成绩;外国学生还要有托福(TOEFL)成绩。另外,绝大部分学校还要求有面试成绩。对于外国学生,考官们不惜花国际长途费进行见不着面的电话面试。
世界上有两种博士生选拔和培养制度,在美国,最流行的是“集体负责制”。招谁不招谁,由招生委员会按照事先定好的游戏规则,共同讨论,集体决定。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王天丽女士介绍说,她所在的妇产科每年会组成一个20人左右的招生委员会,委员会的主席由教授们推举或由系主任委任。
各位考生要在1天内,接受5到7名招生委员会委员的轮番面试,然后每位教授会给学生打分。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GRE考试成绩占40%,剩下的20%是招生委员会主席或者系里资深教授判断该考生是否具有研究潜力。
系里的普通教授也可以向委员会推荐某位学生,但必须要陈述理由。最后,根据这些结果,招生委员会进行集体投票。被录取的学生第一年先去3到4个实验室轮转,接触不同的研究项目。第一年结束后,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系里为每个学生确定博士生导师。
另一种选拔方式是“单一负责制”。这种方式有点像师傅带徒弟。某位教授找到课题和经费后,就根据个人的判断,物色博士生人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机械系就采用这种做法。该系的中国学生周一致告诉记者,这种挑选的过程中“老板”(导师)的主观因素显得重一些。
从形式上看,“集体负责制”似乎比“单一负责制”更客观、更公正,但通过记者的调查发现,这两种方式在美国都运行良好。原来,制度才是保证招生公平的决定因素。
教授的权力有多大
无论是第一种形式下的教授举荐,还是第二种形式下的教授拍板,甚至还包括个别情况下某某教授破格录取某某学生,看起来博导们可以“为所欲为”,权力很大,其实有两只无形的手在约束着他们。
一只手是信用制度。中国的大学老师一旦成了教授,就是熬出头了,教授终身制让他们从此高枕无忧。在美国,能当上终身教授的是凤毛麟角,特别是私立大学的教授都是聘用制,谁都没有铁饭碗。如果哪位考生因录取过程不公正而提出申诉,并且言之有据,学校一定会组成专家小组进行调查评估和仲裁。如果考生认为学校包庇老师,甚至还可以诉诸法律。为了给一名考生开后门而搞幕后交易,最后断送了自己的学术生命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教授们对自己的名誉总是看得很重。
在美国的中国学者方舟子表示,除了个人名誉外,学校的名誉也至关重要。美国的大学都有董事会。校长由董事会任命,向董事会负责。如果发生招生丑闻,校长必须认真调查、处理;校长失职,董事会会罢免他;董事会失职,私立大学的股东或者公立大学所在州的公民会罢免董事(美国公立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州政府的拨款,产权属于本州的公民,所以董事会由公民投票产生)。因此,上到学校管理层,下到博导本身,谁都不敢拿个人和学校的名誉开玩笑。所以,他们的推荐和破格都是基于对候选人才能的判断,而不敢搞见不得人的交易。而且,美国大学对教授违反校规的处罚很严厉。要是破例录取的学生有什么幕后交易,这个教授的学术生命就完了。
另一只手是市场机制。中国的博士生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不关博导们的事,这样,招来的博士生是不是最出色的似乎无关紧要。可在美国,教授自己找课题、拉资金,然后请博士生来做。教授们手里的钱有限,如果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能花钱生产出高质量的论文来,实验室恐怕过两年就得关门,博导也就别当了。所以,招生时博导们自然要睁大火眼金睛,找真正有本事的学生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法国:申请读博不用考试
在法国申请读博并不难。没有入学考试,也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只要具有大学本科文凭,便可以进入博士预科的学习。博士预科学制为一到两年,外国学生将视其法语考试成绩决定学习时间。博士预科毕业后即可攻读博士,撰写博士论文。
法国文科博士生的研究经费并不由导师提供。除了奖学金外,经费经常需要自己解决。法国的博士生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公司奖学金。理工科的博士生有机会获得公司奖学金,文科博士生往往只能得到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由教育部拨款,各校自主颁发,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叫“研究补贴”,每月1000欧元。该奖学金可以基本保证博士生在不用打工的情况下完成学业,是所有奖学金中最难得到的。第二类奖学金,博士生每月可获得1300欧元,但需要一年教课 60小时。第三类奖学金,博士生每月获得1700欧元,但博士生每年需要教课120小时,并完成近200小时的辅导任务。
奖学金的发放期限为3年。博士生如果3年内完不成学业,以后的费用将自理。获得以上奖学金的博士生毕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法国的文科博士生必须自己解决研究经费。比如到中学教课,或是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其他兼职。
博士生与导师见面的机会不多
同人们想象的不同,法国的博士生和导师交往并不多。在法国的教育传统中,师生往往尽量避免工作之外的私人交往,以保证教学的客观公正。据巴黎加尚高等师范学院的博士生安娜·洛尔称,她的导师在她面前始终保持着一种“师尊”形象,倒是对其他上大课的学生更加随和。当然,安娜·洛尔也时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同导师联络,随时请教问题。
6年前来到巴黎的黄蓓曾是复旦大学的研究生,目前在巴黎四大攻读法国文学博士。据她介绍,法国的博士生与导师的联系确实不密切。在博士预科学习期间,学生还上一些课,同老师经常见面。进入正式攻读博士阶段,学生则无需上课,专心撰写论文,师生的交流仅限于一年几次的博士论文指导。
博士生要见导师,一般需要提前预约,导师主动召见学生的机会很少。安娜·洛尔称,她平均五六个月才同导师正式会面一次,每次谈话的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会面的目的是由导师对论文撰写进行阶段性的辅导。因此,安娜·洛尔每次要求见导师时,都是由于她的论文取得了一定进展,需要导师的评点,或指出其中的问题。黄蓓也表示,博士学业是个研究工作,对学生本人的主动性和独立研究能力要求很高。导师的作用不是上课,而是对研究方向和质量进行指导与把关。另一方面,由于博士生对自己的研究主题往往了解更深,也不用在细节上过多地同导师商议。
博士生既有论文的压力,也有就业的压力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法国的博士学业充满着艰辛与挑战。博士生不仅要应付繁重的学术研究,一些法国学生还要承受就业前景暗淡的心理压力。
博士生的课程很少,博士预科只有三门课:必修的《方法论学》和两门选修课。博士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个人研究,前期主要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后期主要是写论文。博士论文的撰写对法国学生不易,对于外国学生则难上加难。黄蓓研究的是20世纪初的法国诗人克洛岱尔和谢阁兰的两本诗集。由于这二人均曾游历东方,黄蓓不仅需要了解他们的西学背景,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文艺与哲学思潮,还要研究相关的东方文化,比如道教、佛教等。由于克洛岱尔对日本的诗歌与绘画兴趣甚浓,她也得研究一些日本的文化。为了尽可能全面把握两本诗集的内容,黄蓓几年来一直坚持在大学里旁听诗学、哲学和艺术史等方面的课程,还经常去卢浮宫看画。由于论文的撰写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除了需要研究作者的手稿外,她还得了解两位作家当年研阅的书籍与现在有何不同,以及当时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处于什么水平。
博士论文的撰写时间一般规定为3年。然而,3年完成博士论文的实为少数,文科博士生则更不可能。大部分的博士生需要4到7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博士学业。
除了来自论文的压力外,一些博士生还承受着就业的压力,尤其是那些将在法国本地找工作的法国学生。安娜·洛尔说,法国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许多博士生在熬更守夜地学习时,却不知道现在付出的努力将来能否得到回报。为此,不少博士生半途而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