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第一大考”,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弦,有人将它比作“鲤鱼跳龙门”,也有人将它比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高考和托福、雅思、“大学英语四、六级”等水平考试确实不一样,高考是选拔考试,是选拔赛:是比赛就会有胜负,是选拔就会有当选和淘汰……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不再是青年人成才唯一的道路了。高考后,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选择多多:若孩子功课确实不错,能够考进心仪已久的大学,那么,先在国内完成本科教育,毕业后,再出国读研,“性价比”最高;高考没能发挥出自己水平的,成绩在二批本科线、专科线上下的考生,是复读一年,来年再战?还是出国留学,将自费留学当作一笔教育投资,给自己一个重新起跑的机会,进一所西方名牌大学?到底何去何从?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此时此刻,作父母的,一定要根据孩子的长远发展与自己的经济能力全面考虑,冷静抉择,不攀比,忌“追风”。
十几年前,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只要有学上,不管大学是否知名,专业是否对口。如今,可大不一样了。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走向平民化,教育质量下滑,就业压力后移。人们开始对大学挑挑捡捡了,大学入读率逐年下降,不少大学处境尴尬;伴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中国家庭与他们的子弟开始在世界范围寻找优质教育资源,将求学目标锁定在世界一流大学。
那么,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呢?走进我国的一类重点大学校门,人们就会看到悬挂着很多大红条幅,表达着大学校长们争创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誓言与决心。平心而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世界一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更不是金钱能够堆成的,靠的是人们一代一代的不懈努力。最近,看到上海交通大学以各大学研究成果为主要标准做的全球500强大学的排名:清华大学排在201―250位,北大排在301―350位之间,澳大利亚的ANU排在第49位,墨尔本大学为92位……澳大利亚39所大学竟有13所入围!譬如大家熟知的麦考瑞大学、塔斯玛尼亚大学、纽卡索等著名大学。乍一看,挺惊讶,细思量,排的还有一定的道理。
放眼世界知名大学,其教学理念、教授方法、硬件设施等方面比国内大学先进得多,这个毋庸讳言,不用多说;且看学制方面:在国内,一般大学本科4年完成,硕士3年;而国外一般本科3年,硕士1年半,甚至1年就可以读下来,比国内的同龄人早好几年拿下硕士学位。这两年,国人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不再局限于清华、北大等少数几所大学。富裕起来的国民终于开始在国际范围选择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出国留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自费留学已经成为青年人迅速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据教育部统计,仅2004年,就有11万多人出国留学,其中,10万4千多人是自费留学。
若将出国留学之路比作当代青年迅速成才的“高速公路”,那么,高中毕业之际就是驶入“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入口(main entrance)。高考后,把握时机,审时度势,根据考生本人意愿与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审慎地确定留学目的国,选大学,定专业,是非常重要的。
客观地看待我国的高中教育与高考,撇开其种种弊端不谈,我们的基础教育就其知识结构来说还是相当完整,可圈可点的。十二年寒窗,尤其是在数理化等学科方面,都有相当的深度,这在客观上为出国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下了较为坚实的知识基础。从年龄上看,十七、八岁了,世界观初步形成,待人接物,日渐成熟。此时,家庭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出国读名校就是一个富有远见的选择。
近几年来,自费留学渐趋理性。越来越多的的优秀学生将留学作为人生的历练,高考后没几天,高瞻远瞩者就已经飘洋过海,抵达留学目的国。这些孩子往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方面认真参加高考,另一方面积极准备留学。每年的七、八月都是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的热季。多年的留学咨询实践,上千份案例,经过悉心研究,我们总结出一些中学生出国留学的规律。比如:“初三、高一留学正当时”、“赴澳读高中重在选校,本、专科生读研关键在选专业”等。通过研究后高考时代的留学规律,以下四种类型的高考落榜生更适合于出国留学----
一、志向高远,基础扎实,一贯优秀,目标锁定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名校,却因身体不佳或心理素质差而发挥失常者。
这些考生仅因一分或几分之差,惨遭“滑铁卢”,与心仪已久的大学失之交臂,实在可惜。此时,若调整思路,另觅出路,认真准备申请材料,大可实现就读世界一流名校的夙愿。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凭着自己优秀的高中成绩与较高的高考分数,申请到世界名校,不就变坏事为好事了?近年来,不少国际知名大学开始正确评价我国的高中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我们的高考成绩。因此,独辟蹊径,,直接申请国际著名大学,譬如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麦考瑞大学等世界200强大学的Offer,完全有可能申请到的。
二、有复读打算者
打算复读本身就表明此类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并且意识到了一所好大学对自己一生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否复读,须慎之又慎。首先,不要轻易放弃已有的上大学的机会,不切实际地追求高目标往往适得其反;其次,复读一年,部分同学高考成绩会有所提高,但不尽然:来年的生源高峰(尤其是高分复读生的增加),再加上新教材,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复读对于部分有潜力的学生可能是对的,但是必须慎重。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建议可以换一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你可以将目光转向海外知名大学。
与国内大学不同,西方知名大学实行真正的“宽进严出”。进入国外大学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雅思”就是必须跨越的“门槛”。近几年,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教育部门或教育机构将大学预科开办到了国内,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复读生喜出望外,毫不犹豫选择了在国内就读国际预科。就读预科对于高考专、本科分数线上的学生应该是一个新的机遇。就读国内预科,提前对国外的学习方式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水平,考出较好的雅思成绩;还可以提前学习一些大学基础课程;学会国外读书的一些基本技能,如课堂演讲,小组讨论,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等,大大减小将来进入大一时读书的难度;由于国内预科比直接到国外读预科要节省上十万元人民币的费用,因此,正逐渐成为“平民化”留学的重要途径。选读一个优质国内大学预科是一个很实在的选择。
三、数学、英文强的偏科生,音、体、美等特长生
大家知道,高考看的是总分,高考状元就是总分最高的考生。高考似乎很公平,数字说话,分分计较。各科成绩均衡的学生最合算,“偏科”者则倒霉,譬如那些数学等理科极好,文科相对差一些的“瘸腿”学生。“房漏偏遇连阴雨”,此类考生参加高考,或因作文题目没审好就匆忙下笔,离题万里;或不对阅卷老师的心思,十几分一下子就丢了,从“一本”跌到“二本”甚至更悲惨,与自己心仪已久的大学渐行渐远。可是,这些“偏科生”在西方大学教授的眼里,简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千里马”。越是一流名校,越是看重学生的专业素质、特长、潜质与非凡的英语运用能力。
由于教育制度、理念的不同,西方教育更注重创新,张扬人的个性。因此,一些各科都不错的“乖乖孩儿”,出国后,表现平平;而那些数学很强,英文不错,不被看好的“偏科生”,往往表现不俗。他们有个性,有专长,有创造性思维,一旦进入了西方名牌大学,读上自己喜爱的专业,往往如鱼得水,5、6年不见,竟然当上了首席科学家,令人震惊不已。
音、体、美特长生若不能如愿进入国内理想的艺术、体育院校,大可凭借自己的特长申请国际知名大学,如:美术特长生可以考虑赴法国学美术;音乐、舞蹈特长生去俄罗斯;澳洲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对有音乐才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