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一】
大留学生爱在上海工作
走在复旦、中医药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里,碰上一个金发碧眼或者黑面皓齿的外国留学生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穿长T恤、肥裤子,染黄头发的韩国、日本留学生也比比皆是。 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人数已经占到了本科生的20%,很多外国留学生都和中国学生交上了朋友。上海的大学已经日益国际化,各种肤色的学生在校园里交流、学习,各种文化在校园里交融、碰撞,而现在除了来到中国读书,更多的留学生是把留在上海工作作为自己的“首选”。
留学生金志洙在上海学中国文学,他说“以前不知道上海这么大,比想象的还大。”现在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接触了很多在沪工作学习的韩国朋友,他们的现状给了他很大信心,所以他也决定留在上海继续工作:“我可以选择在上海的韩国公司工作或者再去学中医。”
而来自斯里兰卡,在上海某大学学习生物医学的哲森今年毕业,他与飞利浦上海公司签订了工作协议,而且他还希望赶快找个中国姑娘,在上海成家。
近几年,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每年上千的毕业留学生中,有不少人选择留沪工作。在今年毕业的50名上海大学外国留学生中,有近10人选择留在上海工作。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徐宝妹指出,上海有6000多家外资企业,留学生,特别是来自韩国、日本的留学生,留在上海工作的愿望很强烈。
【镜头二】
小留学生迷上中国民乐
“上海是个美丽的城市,我非常喜欢她,我也喜欢在这里读书。”11岁的克拉拉·邓肯是澳大利亚人,现在正在上海长宁国际学校就读,克拉拉告诉记者,因为爸爸来到中国工作,在上海从事建筑行业,所以她就跟随父亲来到中国、来到上海,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涯。
克拉拉说,刚到上海时,她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干净的城市。尽管语言不通,但能感受到人们的友好之情。她所在的班级就像一个小联合国,里面的同学和她一样都是来自世界各地,虽然自己班里没有中国学生,但校园里面可以看见很多友好的中国同学,他们每天都会向自己和其他外国留学生打招呼。
当记者问起,在上海读书是否会让她觉得困难,是否会觉得比那些在澳大利亚读书的学生稍逊一筹时,她自信地回答“当然不会”。因为上海长宁国际学校为他们留学生开设了很多课程,如数学、英语、自然、历史等,很丰富也很充实。留学一年来她能感受到中西方教学方式的差异,但她已适应并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中国老师都很棒,他们能用不同的方法启发我们,学习氛围也很好。”
而她过去的业余爱好唱歌、跳舞,在上海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父亲帮她请了几个中国音乐老师经常为她开“小灶”,她现在就很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克拉拉还告诉记者,他们这些外国小留学生与校内的学生交流没多大问题,因为大家都说英语;因此对她来说就是要学会与校外的人的交流,学说汉语就成了她现在努力的方向。“我现在买东西时会用中文说‘多少钱’了,而且也能听懂收银员说的价格。”克拉拉自豪地告诉记者。
来沪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以上两个镜头只是我们在采访中采撷的两个小花絮,上海以其国际大都市的优势地位,在外国留学生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据统计,1999年上海接收外国留学生5581名,仅次于北京;到2003年底,达到13698人,成为继北京之后我国第二个接收来华留学生超过万人的地区。
目前,上海已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4所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学生类型包括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语言生、专科接本科生和汉语短期班等各种层次。外国留学生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领域扩展到理、工、医、文、史、哲、美等各个专业。上海在外国留学生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在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不断增加的同时,来沪就读的小留学生也呈上升趋势。
2002年上海市教委在调研了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对外国留学生的打工政策后,起草了《上海市外国留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方法》,力图从政策层面上为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上海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