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留学专家解读“留学垃圾”现象
“留学垃圾”的三大印记
近日,国内媒体报道:成都一家庭花费70万巨资将15岁的儿子送到德国留学,结果儿子成了“留学垃圾”。儿子在德国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和一帮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吃喝玩乐。为了防止儿子在德国进一步“堕落”,今年7月初,家长不得不将儿子接回成都。
这是一个经典的留学反面教材。近日,资深留学专家、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驻华代表机构新闻发言人石岷先生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称,这个案例暴露出少年留学的三大问题:目的不明晰,带有逃难情结的盲目留学;心智不成熟,小留学生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学习方式不适应,在出国之前没有掌握西式教育的学术技能。
石岷称,假如小小年纪的留学生身上有这三大印记,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他距离“留学垃圾”也就不远了。
谁在制造“留学垃圾”?
“留学垃圾”事件频频发生。“留法学生遭劫,嫌疑犯是中国学生”、“中国女留学生出入按摩院”、“中国留学生涉嫌福冈灭门血案”……
这些新闻触目惊心,家长们思绪难平:孩子还要不要留学?
石岷对此认为,诸多媒体报道了一个现象,却很少触及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他说,从去年开始,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就对“留学垃圾”的报道非常关注,曾组织教育专家深入调查,结果发现,所谓“留学垃圾”大多发生在小留学生身上。这些学生年龄大多幼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他们被不负责任的黑中介推出国门,绝大多数人基础薄弱,在出国之前连语言关都没有过,在语言文化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很容易感到前途渺茫,自暴自弃,最终沦为‘留学垃圾’。”
预科阻击留学垃圾
因此,石岷总结说,“留学垃圾”的成因凸现了一个需求:中国学生在出国留学之前,应该经历一个桥梁课程,比如留学预科。
“预科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阻击‘留学垃圾’的产生。”石岷说,孩子在国内读预科,年纪稍长再出国,不但有更强的自理、自制能力,而且可以在国内先过语言关。
石岷认为,理性看待出国留学,应该把留学当作一项带有前瞻性眼光的教育投资。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送孩子出国时,依然带有浓厚的“逃难情结”:逃避国内的应试教育。
他建议:出国留学应“以终为始”,拿到录取通知书、取得签证并不意味着已经成功,未来的学习生活也许比国内更为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