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谈一个已经做出了的抉择的得失对错是一个不很实际的话题,所以当第一次看到《移民加国是最大的错误还是最正确的决定》这个题目时并未留意,直到有一天偶然读下来,忽然有种想说几句的冲动。
当然,对过去的经历加以总结经验是必要的,然而当你要对某个有关人生的话题做以结论时,还是慎重一些为好,原因很简单—还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善解人意,还是思维方式的中庸,我能接受并理解文章中两位朋友的心态,尤其是那位非常茫然的朋友,正如他所说的,心乱,所以笔也乱,表达出来的心态自然就非常消极。其实他大可不必自认为是Loser,这只会让自己更加沮丧;更不用理会别人的眼光,因为绝大多数的新移民都必然要经过一个彷徨茫然的低潮期,这似乎无关心理素质的好坏。在这一时期有人选择自我总结反省,也有人会选择与朋友交流看法,我个人认为后一种做法是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文中这位朋友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好像就是找工作的问题,这对于每一位加拿大华人移民尤其是近几年登陆的新移民来说,绝对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北美专业工作难找,打几年Labor工,挣每小时不到十刀的小钱当权宜之计并无可厚非,当然,麻木不仁到不想有所长进这种情况另当别论。但从我周围的朋友来看,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在打工的同时有所计划,决定方向后或半工半读或全职读书,拿到加拿大的证书或文凭后,工作和生活状况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改善,而真正麻木到决计Labor一辈子的人并不多见。此外,在加拿大找到一份专业工作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仍然随时会有被Laid off的可能,大部分华人对此都是有心理准备的。其实国内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让中国人逐渐改变了过去找工作要找“铁饭碗”的观念,Contract工已经成为主要的人事管理形式,如果说Laid off相当于国内的“下岗”的话,时刻准备着“再就业”也是加拿大华人移民们面对就业问题时的主流心态。
同时我个人并不认为有点阿Q精神是如何地不妥。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典型性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先生塑造这个典型形象以揭露中国人的劣根性,并表达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其实如果把这种精神胜利法降低一定的高度,放之于日常生活,就像这位朋友说的,也就成了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终究,它还是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的。常知足并不等于放弃主观能动性,相反,当人们无法改变一些客观事实时,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所有积极性以尽人事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如果说阿Q精神有何可取之处的话,其前提是它只是一种人对自我心态的策略性的调剂方式。
所以文中这位朋友首先需要一些时间来让自己的心态尽量平和下来,然后再重新思考一些人生方向的问题,进而做出计划。找工两个月不得而心情沮丧可以理解,但若就此下结论,则为时尚早。
我个人认为对移民加国无怨无悔的那位朋友心态比较平稳积极,这一方面跟他比较顺利的实际境遇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新移民登陆后在主观上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整体思路也非常重要,比如他考虑到有个固定的住处会有利于新生活的展开,买房买车等决定也比较果断,最后寄语新移民的肺腑之言也非常中肯,对我本人也很有启发。
生活中需要不断地面对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即使是在移民登陆后还会面临着另外一种抉择—回流或者坚守。事实上,不管是新移民还是老移民,生活中完全与国内划清界限并不现实,国内的情形还是会时时吸引着我们的视线,牵动着我们心。有的人在加拿大的移民生活并不如意就会萌生回流重寻旧日辉煌的想法,当然也有人在生活顺利的同时可能又要面对国内Offer的诱惑。我有个朋友来加五年,今年秋季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硕士学位,毕业后不久就如愿地得到一家大型西人公司的聘用,正式上班没有几天就又拿到很久以前由导师推荐的另一家待遇同样优厚的西人公司的Offer。真是福不双至,正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原来国内的朋友打来电话,邀请他回国创业,并给出了年薪税后30万并配车的条件,家里的亲人们都希望他能接受国内的机会,但辛苦读书几年下来得到的加拿大的Offer又怎舍得轻易放弃,权衡利弊,他还是决定留在这里,继续走完这条他当初义无反顾所选择的移民之路。
像我们这种还算年轻的新移民,毕业后不久就移民加拿大,在国内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人际关系网相对比较简单,并没有形成坚实的事业基础,少了这层留恋,似乎也少了些“回头看”的理由。我们真正的人生是从加拿大开始的并将继续下去,不去过于纠缠当初决定的对与错,轻装上阵,生活也跟着轻松了许多。
生活的道路还很漫长(即使你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新移民),还远没有到对人生做以盖棺定论的时候。失败挫折再所难免,但有一点我们心中十分清楚,那就是无论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前方的路上一定会有荆棘,也一定会有鲜花,这花需要我们用心去浇灌,千万不要在埋怨和悔恨中错过了看花的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