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把茶叶放进灌满凉水的军用壶,在沙漠上随便扒个坑儿,把壶放进去,几分钟后,喝口滚烫的开水泡茶不成问题。”苏丹,人称“世界火炉”,没有浪得虚名。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气候差异大,虽然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可热起来真要命。从地理位置上看,苏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全境受太阳直射,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国家之一;从天文学角度讲,一年中太阳两次经过苏丹上空:一次是太阳从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时要经过苏丹上空;另一次是太阳从南回归线返回北回归线。因此,生活在苏丹的人说,一年里他们要过两个夏天。
为了应付炎热的天气,人们想出各种办法。
苏丹南部的黑格里地区和穆格来德盆地,是一望无际的原始热带雨林和杂草丛生的沼泽地。盆地内的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生活在那里的游牧部族贝都因人就地取材,用杂草和着泥涂在建好的茅草房上,牧民们说,这种房子没有窗户,四面不透风,热浪很难进来,把稻草铺在地上,洒上水,人躺在上面很凉快。有的人连窝棚都搭不起,只能在河塘边、水井旁或丛林中的大树底下乘凉。此外,住在农村的人大多习惯在自家院里挖一条壕沟式的S形地窖,里面摆上稻草做的床垫,放些餐具,一天到晚在里面呆着。
生活在喀土穆等大城市里有钱的苏丹人多居住在像样的、有电扇、安装着自制的(循环)水空调或电空调的楼房里。房间的每扇窗户玻璃外面都涂有一种特制的材料,关上窗户外面看不见屋里的情形,这种材料可以防紫外线、抵御强光照射;而打开窗户时,玻璃窗能当穿衣镜用。
在天气炎热的地方工作很辛苦。有条件的工人头上顶着蘸了水的湿毛巾、戴着防紫外线的面罩干活。刚刚戴上面罩的滋味儿就像钻进了闷罐子,令人窒息,不断流下的汗水瞬间就蒸发了。面罩下端还常常把脖子上的皮磨破,一流汗,皮肤生疼。工人的工作服一穿上就被汗水浸透了,工作中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结满了汗碱,脱下来放在地上硬邦邦的都能立起来。在港口工作的人情况更糟,海水被火辣辣的日头蒸出热气,水泥地就像火炉上的钢板,鸡蛋放上去一会儿就能烤熟。人的脚踩在上面,不敢久站,否则准会烫伤脚心,必须不停地走动。
我的苏丹朋友介绍说:“苏丹南部的3月到5月是第一个夏天,10月到11月是第二个夏天;北部3月到6月是第一个夏天,9月到11月是第二个夏天。在首都喀土穆,七八月是雨季,4月到10月多沙暴。喀土穆地处沙漠地区,红土路面多,每年要刮30次左右的沙暴,当地人称为‘哈布卜风’。刮沙暴的时候,天地混沌,一片红褐色,热浪滚滚,尘土弥漫,人们很难看清3米外的景物。狂风夹带着沙石腾空而起,有时可达两千米高,在这样的天气里航班停飞、火车停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