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们六个人中对英国投入最大的人,而且目前是“准英国飞跃者”,面对电脑,我写出申请过程中的成败,写下心中的呐喊,“英国,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开始:我根本就看上了美国
虽然决定了要趁着年轻出去看看,但是回顾我的申请道路,坦白说,用稀里糊涂来形容一开始的状态并不过分。因为时间上有些仓促,也因为我在国家、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并没有做到充分的谨慎。
开始的时候,由于了解到的信息不多,所以我对于国家,学校,专业都没有好好的考虑过。或者说,我都考虑了,但都考虑得不细。借用我同居密友(考研者)的话说,“我就这样,仿佛做布朗运动的花粉,被外界的无数随机力量撞击”,只是我被撞到了申请出国这条路上。自己的想法虽有,但是最终的选择确实很不确定的。
去美国!我像大部分的GTER(考GRE和TOEFL出国的人,戏称为“寄托者”)一样,抱着飞跃的梦想。飞到那样一个开放向上的社会,有灯红酒绿,也有万卷诗书。但是签证的形势如此不容乐观,特别是911以后,我也开始对美国这个第一选择担心起来。而且看到上届师兄师姐的出国形势,我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实力。我们上届除了一些牛人,拿到美国什么OFFER(全额奖学金录取)的了。我,虽然有还不错的G、T成绩,专业课成绩,但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就是一颗不起眼的小土豆,美国佬怎么就那么容易选择我做水果沙拉呢?虽然不是牛人,虽然不自信拿到美国牛校的OFFER,但是如果全心准备申请,拿到一个一般的OFFER还大有希望。但是我可能太高估自己了,因为我的竞争者不仅仅是我身边的同学,不仅是全国各高校的精英,是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我,一个没有研究背景,没有学术论文的小本科生拿什么和别人竞争?更何况,事实上我的申请准备并不别人充分。
二、思想解放:去英国的冲动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可能会执著的扑向美国这一点亮光,哪怕最后的结果会有些惨烈。但是人回避风险的本性多少让我对于申请和签证的不确定性有了担忧。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另一个闪光点出现了。
就在我暑期实习的时候,有幸结识了一个爱尔兰人,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美国某牛校的博士后了。听君数语,给了我不小的冲击。他问我申请时为什么不考虑英国,我列举了美国的种种优越,也说到了去英国的费用钱——至少20万RMB,对家里而言一笔巨大的开支。他问我如果美国签证有问题出不去怎么办,正中我心头之患,其实在此之前,我一直都跟自己说“大胆的申请美国吧,你一向运气不错,签证不会有问题的”。可他向我列举了不少他本人见过的条件很好却没有签过的例子,对此,充满了惋惜和无奈,于是,他转而建议我考虑申请英国的学校,并介绍说英国有许多很好很好的学校。说实在的,当时英国我知道的,并且看得上的学校只有牛津和剑桥(别说我是井底之蛙,也别说我太狂妄,当时就是这么土)。
那个博士向我介绍了他的母校LSE(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简称),又说晓之以该学府的卓著,你选择了它,以后可以找到好工作,还可以作为一个跳板继续申请美国的博士。总之,出去之后的机会很多,不要在美国一棵树上吊死。而且更重要的是英国硕士只需要一年,而OX(牛津大学的简写),CAM(剑桥大学的简写),LSE等牛校,会带给人HUGE VALUES(巨大的价值)。他的意见的确有道理。现在想来总觉得有点儿鼓动中国人为英国GDP做贡献的嫌疑。但是,还是很感谢他,否则我不会注意到LSE,也不会考虑英国。
接下来,我开始通过网络了解英国的学校信息。本系前两届的师兄师姐中虽然有去英国留学的,但是人数极少,也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很遗憾,没能够得到什么直接的信息(正是这样才使我急于与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如果能对后来的人有所帮助,我将无比高兴。)对于我的专业,经济学,如果能去伦敦经济学院继续学习当然很好。因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专业排名上,它肯定不在牛、剑之下。LSE的经济学系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学系,历史上曾经有七位诺贝尔经济学家出于此。只是,不知道如果学校申请成功了能不能申请到奖学金。
三、英国:算计你
考虑申请几个英国的学校,但是算计得还不够。
虽然我可以勉强算得上是纯粹的飞跃者(就是一心要出去,不推研,不找工作的毕业生),但是从一开始,我就不是一个纯粹的UKer(BBS上对于申请英国(United Kingdom)的人的简称)。所以我没有像那些早已规划好赴英伦读研的同学那样目的明确的申请。其实这些人是很聪明的。各个国家的申请情况不尽相同,因此申请的投入和产出就各有特色,就像经济学中各厂商有不同的生产函数一样。设想,申请英国,从短期会大大节省申请成本:
首先,英国的学校比美国的数量少,而且考虑到自费,大家(可能这里我是以我周围的同学的情况考虑的,不能代表中国这个总体)通常都会把目光锁定在排名前20的学校,而美国一般考虑前50或前100的学校,这样筛选学校的成本减小了。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在决定申请一所学校的时候,通常要在同样的地理范围或者排名高度上“校比三家”,而了解每个学校少不了直接浏览学校的主页,查询专业的信息,邮件(必要时打电话)问询秘书相关情况,一个学校至少耗时半天。其实一个深谋远虑的申请者在此之前就应该对学校的信息有所了解,而不应该像我这样临时磨刀霍霍。其次单单从申请过程本身来说,英国的绝大多数学校不需要交申请费,一般只要求两封推荐信,一份成绩单。而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学校要求三封推荐信两份成绩单。推荐信是要花心思花时间请老师帮忙的,成绩单也是向学校教务交了银子排了长队一份一份的“买”来的(至少北大的情况如此)。假设英国和美国申请数目相同的学校,申请的越多,英国的成本优势就越明显。
再从收益上看,英国的命中率高。一是录取率高,据我本人和周围同学的经验,英国TOP10的学校对于中国的最好的那部分学校的学生是非常欢迎的,他们的大部分都会给Admission(录取)。以我个人为例,我申请了四个英国的学校,经济学专业和综合排名都在前十,全部都给了我录取,不过因为申请的授课式硕士项目,没有奖学金。我个人认为英国的高录取率(主要和美国学校比)不能把原因归结为英国的学校水平不高。英国的高等教育素来以严谨和重研究著称,许多大学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只是美英两国的国史国策国力国势是申请者选择学校的大背景,世界英才更愿意去招贤纳良、奖金丰厚、学术活跃、蒸蒸日上的美国,所以美国的申请更为激烈。而小小英伦自然先天上没有汤姆大叔的襟怀,也缺乏美利坚的妩媚,申请者要少得多。但是英国近年来以高等教育为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招收留学生,还定下目标在未来的某年,吸纳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留学生(具体时间数据记不清楚了)。所以面对中国这个巨大的教育市场,它穷其能力挤入唯恐不及,面对占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的优秀本科生申请,它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A大学不要我,不还有B吗?二是签证通过率高。这是和英国的教育产业政策和移民政策直接相关的。对于我,就是这一点初始的诱惑促成了最后的“学缘”。
以上仅仅是对申请过程的短期成本收益分析,从长期看,时间、金钱、学位,体验都是我考虑的因素。英国的授课式硕士(与研究式硕士相对而言)通常一年,自费20万RMB;美国博士一般五年,全额奖学金(没有全奖一般的中国人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的财力证明而成功的取得赴美签证)。是的,如果有美国的Offer,美国很有吸引力,但是我真的不确定我是否一定要死心塌地的读一个博士,耗尽五年青春啊。于是,英国短时紧凑的学制,在我看来倒有它的优越性。有人质疑过海外一年取得硕士学位的含金量,的确,一年的时间是少了点儿,但是学习的质量和成果不完全和时间成正比。时间短,压力大,更会最大限度的学习。而相形之下,国内一个两年制的硕士就真的学到了更多东西吗?事事无绝对,全靠自己做。还有一点,体验,这是我出国的一个目的之一。我想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是全新的经历,有全新的体验等待着我。困难肯定是会有的,但是只要走出国门,新环境下的新鲜或腐朽,机遇或挑战,或是餐餐面包加土豆或是博物馆堂皇林立,只要是未曾经历的都将是丰富人生的体验。
四、申请: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也正是因为我在放弃了保研之后,一心要出国,所以我像做证券投资一样,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争取一个最大化的预期收益。
对于美国,我仍然心仪,是我主要的申请方向。对于加拿大,受到我另一位同居密友的影响(坚定的申请加国),加上我GRE和TOEFL免费寄送的成绩都寄给了多伦多大学,我决定申请几所加国的学校,多伦多已经寄了成绩,不申白不申,而枫叶之国中其他的学校,能值得一申的也屈指可数了。至于英国,其实和加拿大的地位相似,都可以作为美国的替补,但是将来去英国要花自己的MONEY(钱),于是一定要申请最好的,让钱花得最值。
这样,在以美国为中心,加拿大和英国为两个基本点的申请组合下。我申请了美国的12所学校,全部是排名前50的,包括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这样的超级牛校。加拿大和英国各申请了四所。共计20所。我以为我的组合是非常可行的即能够规避风险又有可观收益的很好的组合。或许证券投资分散风险的原理在申请决策时并不适用,最终我没有取得预期的收益。事实上,美国耗尽的财力物力最多,收益确实是最低的。似乎,冥冥中注定了,我就是飞不过太平洋了。(未完待续)
作者:蓝田日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