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是2002年申请这个专业的,现在还在等结果,但可能希望不大了。本来我想等最终结果出来后再写点比较全的东西,但刚才看到有同学正好问到这个专业的申请问题,我想,可能今年申请的同学现在就在开始准备了,所以我就提前写点东西,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特别说明的是,我这仅仅是针对教育技术方面的,对其它教育专业的申请没有帮助。(后记:本来我是打算,凭着记忆能想多少就写多少,但写完之后才发现,原来罗罗嗦嗦弄了这么长。所以,更觉得如果你不是申请教育技术方面的,就根本不用浪费时间了。)
我的申请背景
本科,普通学校,经济方面的专业 GPA <3.5 GRE 23** TOEFL 61*(我是2000年十月考的,已过期,引起后患)
已工作多年,有短期兼职的当老师的经历(不是指家教),最近一年是关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在这一年时间里发表过7、8篇不痛不痒的相关文章,刊登在信息化方面的报刊,但不是纯教育技术方面的报刊。
一共申请了五所学校
申请结果
一个ad, 一个 rejection, 三个无结果; ad的学校没有RA和TA,教授正在帮我申请fellowship; rejection的学校是Indiana U,我最喜欢的学校; 两个学校由于我的TOEFL过期拒绝审理我的材料,虽去信解释,但仍不能审理。ETS不给学校送两年以前的成绩,所以学校说收不到official scores就是材料不齐:( 最后一个学校教授上周说可以录取我,但仍然需要TOEFL原件,让我和系里的秘书联系。昨天得到秘书确切回复,必须要有TOEFL原件!这个学校教授电话面试过我,知道我如果没有奖学金肯定去不了,所以他说可以录取我,我理解是有奖学金的,很可惜。
好了,回到正题吧。
教育专业介绍
这个部分主要是先做个说明,没有实际意义。 虽然我们是说教育专业,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北美(我不知道其它地区的情况)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有个专门的教育学院education college,在college里面才是真正的各个教育专业(或者说类似于department),比如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hild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high education, 等等。在这些专业下面又有很多个方向field(我自己的说法)。
在申请方面,我的感觉是,各个教育专业的情况虽不能说是完全不同,但的确可以说是有相当不同的。不同专业招的人数、录取条件、奖学金等等通常都是由本专业来决定(奖学金的情况我在下面会另做说明)。打个比方,这里的一个专业就相当于economics, EE, sociology等等,economics底下分有很多个fields如micro-, macro-等,这和不同的教育专业底下又分成很多个fields是一样的。所以,严格地说,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学”和“经济学”、“社会学”不是同一个等级的,“教育学”是一个比它们更笼统的等级。
只所以说这么多,一方面是给目前对教育学还不太了解的同学一个大概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释我为什么开头说这篇文章只是针对教育技术方面的,对其它教育专业没有帮助。因为实际情况是,我对教育里的其它专业的确是不了解。
同时,我要再强调一次,我下面所说的,除非做了特殊说明,否则都是只针对教育技术专业,有些时候甚至是只针对像我这样背景的情况,所以请大家不要依此类推。
教育技术专业介绍
这个部分是针对现在还不太了解这个专业的同学,如果有同学本来就已经打算申请这个专业的话,肯定就应该比较熟悉了,最好跳过。
***定义及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英文主要有几种说法: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我觉得叫教学技术更好一些),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ructional systems, educational media 等等,叫第一种的最多。为了方便,我本来想在下面把教育技术都简写成IT,但有些同学可能会把它和information technology搞混,所以就简写成ET吧。
ET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更好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如何去提高teaching and learning的效率。简单的例子,老师在课堂上利用电脑、利用多媒体就是用了ET,学校里的校园网、远程教育也是用了ET。复杂一点的例子,纽约博物馆里向观众演示的艺术教育片,科技馆里向大家演示的相对论的应用的片子,以及ETS实行的机考等等都是在利用ET研究的成果。
当然,按照ET界大牛的说法,这些应用都只是皮毛。真正地研究ET,就要先去研究人们是怎么学习的,老师是怎样去教的,教的心理是什么,学的心理又是什么,现行的教科书为什么要这么写,课程设置为什么要这么设……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把这些过程信息化、电子化。当然,更更高级的,就不光是要把它们信息化,而是要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和教学模式,达到一些现在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效果。举一个目前已经可以实现的简单例子,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当讲到大海的时候,屏幕上马上显示出一片蔚蓝的海面,戴上耳机还可以听听波涛汹涌的吼声;当讲到珠穆朗玛峰时,学生们可以马上到网上去看看中央台的“站在第三极攀登珠峰”现场直播。
ET似乎听起来比较好玩,但实际上,它发展的比较晚,比其它教育领域的研究都要嫩,而且基本上是要依赖于其它基础领域的研究成果的。
(虽然我对ET还不是很了解,但我还是大胆地罗嗦了半天,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下面的一些问题。)
***分类情况:
刚才说了,ET发展得比较晚,而且它要依赖其它基础领域的研究,所以ET在教育学院的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在北美学校(我下面就不再加这个前提了),ET单独作为一个department的情况不多,如果你发现它是,那么相比其它多数学校来说,这个专业在这个学校就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了。有些教育专业,如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hild edu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等就很牛,在哪个学校都是一个大department。ET则不行。
大部分ET是设在i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下的,这主要是由于ET的很多基础知识是要研究具体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
另一部分ET是像刚才说的,自成一个department(或类似等级)的。这类学校很少,全美国应该不超过十所。加拿大更少。
还有一部分是在educational psychology底下的。刚才说了,ET的研究基础是先要弄明白教授和学习的心理分别是什么的。这类学校也很少,美国应该不超过五所。
最后一部分是全都归在others底下。这一类里面单类的很少,只不过大家凑在一起也就显得多了些,不超过十所。有一、两个学校把ET竟然没放在大education底下,而是放到information management下面去了(这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重点研究ET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例如在图书馆的应用。插一句,如果你本身就是学信息管理的,那么申请这类学校可能会有些优势)。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所学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好象就是属于这种,它的规模很大,研究方向也很有意思,只不过它好象要先有MA才能申请PHD,或者有什么其它原因,我懒得查了,总之,我最后是忍痛放弃了。
实际上,我的感觉是,ET具体分在哪个门下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关键的是,它本来就带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教育”和“技术”的结合。只是由于“教育”方面是它的基础,所以ET才会被说成是教育方面的专业,而不是计算机或通信方面的专业。至于具体把它放在“教育”底下的哪个部门,则是看各个学校自己的兴趣了。
但是,我上面为什么还是大概的把它分成几类了呢?这是因为尽管ET不同的处境是各个学校自己的兴趣,但这个兴趣往往同时也就决定了ET在这个学校的研究重点。乍一看,哪个学校的ET研究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但如果仔细的再看一看的话,可能就会发现还是有些不同的。具体体现在网页上的有:本专业主页上的综合自我介绍(但这个往往看不出多大区别,因为每个学校都说他们在ET的每个方面都非常强大……);老师们 faculty的研究方向,尤其是那些professor 和associate professor的研究方向。另外,显而易见的,ET自成一个department的学校其研究能力是很强的,而且通常真的在各个fields上好象都挺强。
学校介绍
有点遗憾的现实是:由于ET并不是主流学科,所以ET方面比较强的学校并不一定是综合排名或教育排名很靠前的学校。USNEWS的综合排名就不说了,因为实在和ET没有什么关系,意义不大。说说它的教育排名。
USNEWS的教育排名主要是前50名,顺序每年都变,但基本位置是不变的,顶多是今年你上去几位,明年他上去几位。 我参考的应该是2002年版本的。我挨着顺序一个一个往下看。当然,有几个印象不好的就略过去了,象northwestern, UCLA, UIUC我印象中都没什么兴趣。Stanford(排名第一)的网站进不去,有点过分。 Harvard(排名第二)是最先看的,主要是为了瞻仰一下。碰巧,它根本就没把ET当成一个field,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感到很奇怪。其实,往下再看其它学校的时候,才发现,实际上很多学校都不把ET当成重点,类似的名校还有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University of Michigan,Berkeley等。这很不幸,如果你一心只向往这些牛校的话,那打击尤其大。当然,对于大多数申请者来说,这也有好处,那就是对于我们第一步筛选学校来说,倒是方便了不少。不把ET做重点的学校一般也就不会选择申请它了。 看到Columbia的时候,感觉到了兴奋。因为ET在它里面算是一个小重点,而且我对Columbia本身也很向往。我仔细地看了它的专业及课程介绍,虽然感觉它的多数课程都是偏重于“技术”方面的(关于“技术”和“理论”下面会有个简短的说明),但我想,象Columbia这么牛的学校,应该不会只弄一点简单技术吧,应该它的理论研究也是很不错的。所以从那时起,基本上就把它作为第一假想敌了,尽管我还始终把它当成象Harvard一样仅供瞻仰一类的。 Columbia要求申请人提供writing sample,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