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恐怕没有多少湾区人真的看重中国旧历年关,但是对很多特地从外州跑到硅谷来找与电脑相关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今年年关时分真的是一道关口,因为若找不到工作,他们就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甚至要被迫当“海归”。
据当地《星岛日报》报道,美国低迷的就业市场到底能不能让即将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在今年6月--为期一年的学生实习快要结束之前找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他们是否可以在今年急剧减缩的H1配额告罄前申请到工作许可证?这些压在心尖的大石头不是挥挥衣袖就可以驱走的。
从密西根州立大学电脑系毕业的硕士黄波(化名)表示,“选择在去年6月毕业,就意味如果不在今年6月前找到工作,必须离开美国。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信心和回国的态度。”黄波指出,大部份同学在疲软的就业市场前选择推迟半年毕业,以继续享受校方资助,同时申请就读博士或者改投其他热门专业。
今年36岁的黄波倒也不怕自己从海归荣升成“海待”(海外来的待业人员)。“我顾忌的是出国前我就已有十几万年薪和众多关系,一点游历也没有就回家,在成就感上有点愧对一直留在国内的同事。”他说。
取得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学位的王兰(化名)也是一毕业就来到加州租房找工作,25岁的她更能代表年轻一代留学生的想法:“工作在哪里,我就在哪里。美国是首选,中国也可以。”她表示绝对不会为留美而攻读博士。至今为止只得到一次面试机会的她看上去很潇洒:“大不了回国,上海形势不错。”
这些在近两年来美的中国留学生普遍荷包充实,他们带着入时的笔记本电脑,租住在带有高速上网联结的同学或房东家中,吃饭购物都不吝啬。黄波甚至临毕业前一学期为专注找工,推掉了学校的助教职位。“我有中国带来的存款。”他口气很豪迈。没有工作过的王兰靠的是学校奖学金的结余,她的态度是钱花完就回去,她笑言家里目前还不等她“创收”。
“市场需要资深技术人员。”这是两人找工的共同心得。成绩优异的王兰在湾区仅有一个同学,找工作完全靠网络和她所租住的工程师家庭偶尔给她的一些引见,但大部份对她作用不大。“我在学校很少有实习机会。可是大部份工作需要起码有5年以上经验的人。”在这点上,黄波在中国国内长达7年的软件编程和管理经验就显得很有优势。上周末,他在甲骨文公司历时长达3个月的面试终于有了结果,一步拿到首席工程师位置和11万美元年薪,令他终于敢跟朋友说出:“我的破釜沉舟也不完全只靠意气。”不过他坦承:“每天做梦都在想录取通知,不到最后一步不踏实。”
不过定在下周出工的黄波心中还有一块石头没落地:“都在传今年H1配额减少三分之二,而且快要用完,我能在6月学生身份过期前得到工作许可证吗?”而王兰心目中的底线在3月,“这之后,找到工作的人恐怕都留不下来。”她言辞中颇有惋惜:“这个月工作刚开始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