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刚从国内到德国来的同学们应该和我一样对德国的语言教育感慨颇多。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私人语言学校到大学语言班,可以说,我的确经历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教育环境。但不管是在私人语言学校,还是在大学语言班,我都能感觉到德国老师对于外国学生学习德语的教育确实是煞费苦心。他们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他们知道如何使一个外国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德语,他们可能比我们更清楚哪些语言难关是我们的还没有攻克的。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的我刚来德国会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些恐慌(毕竟我们中间的大多数是要先过DSH的),因为我们的德语老师从第一堂课就开始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他们从不会拿着课本一个劲儿的往你脑子里塞,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自己去记住你想记或是你该记的东西。我现在还记得我的第一个德语老师是这样说的:“我只是你们的助手,帮你们理清你们脑子里有关德语的知识,我决不是一个老师,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是你们自己记忆的和掌握的。”
我刚到德国的三周是在一家私人语言学校度过的。这是一所比较正规的语言学校,同时开设从G1(基础一级)到M(中级)的德语课程,而且你在上课之前还要参加一个分级考试,以决定将你分在哪个档次的班内。注意,这里的分级考试是不同于大学的分级考试Einstufungstest的,因为在私人语言班的分级考试不具有选拔性,只是通过简单的测试看看你所具有的真实德语水平,以便更好地安排适合你个人情况的教学程度和计划。我也考了一次这样的分级考试,其实就是一些语法填空,包括动词的变化和形容词的变格变位。语言学校的老师仔细地批改了我的试卷,并决定让我上了G3级。由于本人在国内也好歹读过几天德语,要不然的话可就要从ABCD学起了,由此可见德国人还是非常严谨的,他们不因为已经收你的学费而放松对你的要求。我的课被安排在下午1点到5点,其中有一个30分钟的休息。我们班上一共有10个同学(现在可能已经没有这么少人的班了),其中同胞就有5个,其他还有来自波兰、立陶宛、土耳其的同学。我们的老师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个土耳其人,他已经在这里教了好几年德语,德语对于他来说也是一门外语。他十分和蔼可亲,总是一副微笑的表情。等到上了课,我又开始着急了,怎么全是用德语讲呀?我的天!由于刚到德国刚一周,我的听力还在起步阶段。老师一顿猛讲之后,突然停了下来,微笑地冲我看了一眼,他似乎已经感觉到了我的不安。我也冲他耸耸肩,示意我的确是没有听懂。老师并没有因此放慢语速,而且他讲的内容我也没有在教材上找到,于是接下来的课对于我简直就成了一种折磨。好容易盼到下课了,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我可以接受的语速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第一次课,你听得有些吃力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这是G3的程度,我们需要更高的要求,别的同学能听懂,你也一定会听懂的,可能你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德语的语言环境。”我感激地点点头,是呀我刚来德国还不到一个星期,可能我的确还需要时间,这可是学语言,快是不起作用的。心态摆正了,接下来的课似乎也不那么难了。
等过了一个星期后,我的听力大有长进,上课的内容大概可以听懂80%,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成绩了。老师看到我们已经逐步适应了他的课程,就开始加难度了——自学。每天上课之前,老师会发一篇和教材有关的文章给我们,让我们自己看,自己翻译。老师只会在你有问题时帮助你。还好在国内上了几年大学的经验这时候也起作用了,因为自学是在大学里不可或缺的本领,谁又不是临考试之前的半个月突击自学呢?还是言归正传,这样的一篇文章可是老师精心挑选的,它包含了许多我们应该掌握的单词和语法点。我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记忆去理解这篇文章,其效果是可以想象的。我们可以记住很多单词,并不是借助字典,而是靠我们的理解,有时甚至不知道这个单词确切的中文解释,但我们知道它的意思。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语法,不是靠“新编德语语法”,而是凭借我们的大脑,只有理解了,用起来才不会出错。我不由地想到即将要考英语四六级的同学们,我也回忆起自己当时在大学学英语的情景。一本词典(一定要是考纲要求的才行),一张草稿纸,一只总也用不完的圆珠笔,就是我当年攻克英语的法宝。而现在呢?枕在证书上的我已经记不清几个单词,这可是我的悲哀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