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碰到以前的一个同学,因为不久前意外地听说她要出国了,就很好奇地问了一下。她的第一反应是问谁告诉我的,然后马上说还没定呢。我解释说我只是问一问,如果是自己的选择就祝福她可以办成,办成了就恭喜恭喜。我可以理解她现在的心情,就像当时的我一样,刚刚为自己的未来做出了选择,可是身不由己,一边是漫长的等待和煎熬,一边是越发不能享受的生活。
我理解她,也支持她,却还是忍不住摆了几个她或许将要面对的问题给她。这么苦,她说。我说不怕,不是在吓你,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成长。我不断地问她,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吗?她奇怪我为什么问这么沉重的问题。我赶紧说算了,咱不说这个了。我怕吓到了她,我并不想影响任何人做出他自己的选择。漂洋过海刚过半年的我,已经胆敢用前辈的口气来追问别人了。我只是担心,或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更怕因为我不够了解她,更不能轻易提出不适合她的建议。如果此时是我最最亲密的朋友在征求我的意见,我一定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在国内还能咬咬牙考上好的大学,真的不要冒这个风险。写到这里我又很矛盾,因为人跟人真的是很不一样。一样的人,遇到的环境也不一样,一样的环境,人的性格也不一样。遇到同样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做出不同的判断。
悉尼市中心的唐人街附近,处处可见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大部分小留学生上的都是公立的政府高中,全部都是自己向教育部门申请后由教育部门就近分配的。因为当地学生上政府高中是一种福利,每年只象征性地收一两百块钱,所以留学生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财富就成了政府经济上支持公立高中的一种手段。如此一来,每个公立学校都只能收差不多数目的海外留学生,以保证各学校经济水平的平衡。可是学校的教育水平却是无法平均的,好的公立学校通常申请了也只是一个步骤而已,剩下的绝对是只能服从分配,要么就上私立学校吧。好的私立学校是钱堆出来的,光几身校服,就可以花掉1000澳币。当地学生最好的选择就是考精英中学,这最好的十几所公立高中是不招收海外学生的。来这里的小留学生,有的已在国内参加了会考,却因为语言的问题还要在这里重复读两年甚至三年的高中然后再上大学。
有人说我们小留学生是留学垃圾,说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挥霍无度,生活放荡,思想幼稚,自控能力差。我感到无辜,但是我没有意见。在我或多或少接触过的中国小留学生中,有女生同时交往四个年长十几岁的男友,有19岁的男生跟两个女生同居,还有人每星期打工超过20小时,旷课、熬夜、被学校多次警告,出勤率低于80%险些被遣送回国。我很想在这里再说一句:“不过这都是少数。”可惜中国来的小留学生总量已经不少。很多小留学生漂洋过海,没有了父母的喋喋不休,在某种程度上提前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却又不能够成熟地为自己做出选择。小留学生在国外出现的问题同样在国内的学生当中也有,不能因为他们的名字是小留学生,就把他们的堕落放大夸张。环境巨变给人带来的影响,不是堕落就是成长,而且都是自己的选择。
我来之前别人就说,出国留学可能好也可能不好,我一直认为那是一句废话。那些犹犹豫豫、举棋不定,即将为自己或孩子的人生做出重大选择的人,亟须当头棒喝。或许对掌声认可的家长和学生来说,这句话不会对他们的选择造成任何的影响,但是我现在还是只能这样说,想不出更好的答案,这是我的无奈。我只知道,人是有思想有性格的动物,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性格遇到每一种问题的反应都有所不同,何况人做出的反应还要结合当时的环境,身体的状态,甚至包括早上吃没吃饱、睡没睡醒之类条件的影响。要分析出某人某时出国在某地遇到了某事、某某事、某某某事,几年以后能否学成归国光宗耀祖,实在不是我这个刚刚长出人生第一颗青春痘,至今还不知是该为之兴奋还是懊恼的小青年能解决的问题。或许可以有一种心理测试,根据性格、环境、身体等各类指数甚至睡多少个小时才能足够清醒地回答问题并保证万无一失,再假设出国留学后即将遇到的各类问题,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等,便可测出某人,甚至是他的家属是否适合出国留学或是成为留学生的家属。要有人看好我这只潜力股,我倒乐意试一试。不过要设计这样一个测试,我得上大学去学心理学,还得学点哲学,再来点医学吧,肯定还得学数学。要是这么一点一点学下来,我不是大师也相去不远了。况且,我现在在远离祖国大陆的巨岛上才读10年级,再以惊人的毅力和超出常人的IQ最快速度精通以上专业,也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没人能等这么长时间地做一个决定。
小留学生留学的利弊难讲,其实到了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没有人能帮得上忙。自己做的决定,好坏都自己扛。真正坚毅的人不怕做决定,何况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好坏,天根本就不会塌下来。我做了决定,我来到了澳大利亚,是否坚毅,我现在还在修炼。不说留学好不好,我要真是修炼出了坚毅,我爸我妈的投资也够本了。他们放了长线,能不能掉上大鱼谁也不知道,起码现在可以确定,他们的鱼钩没有扔进水草丛生的臭水沟里,不会只钓点垃圾上来。
哈姆雷特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我说:“是留学,还是留在家里,这应该不成问题。”
王碧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