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贴:慢条斯理
此文献给那些为英语发愁的人。
本人大学主修汽车工程,过了四级。出国英语成绩够用,但是考试成绩和正常交流有段距离,我们叫gap.以下谈谈我是如何在外国学习英语来缩小gup的。
除了高官子弟和商人子女,出国的没几个不会好好学,当然前者也会认真读书的,愿望没那么强烈罢了。如果说错了拍我。
本人也不是幸运一族。花了那么多银子当然想学点东西,不然就对不起自己的选择,对不起自己的心灵。我当时就在想,即使什么也没学会,也要把英语学好,回国首先碰到的是国人的测试:你出国一趟,英语不错,给咱说几句或者翻译某段文字,云云。
于是,在学习的同时,给自己定了个计划:从哪些地方来提高提高英语。首先是课堂。外国的教学很灵活,只要有疑问就可以举手发言,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锻炼英语的地方。虽然知识本身不太难,毕竟在国内工作过几年。但我觉得在课堂上和教师讨论,面对那么多的外国学生,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一很好的检验。在讨论时,别人都听着,为了让老师和同学听得清楚,就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发音。应该说,我每节课都会打差的,为的锻炼英语一次信息课堂上,我对老师说的持“不同意见”,其实从另一角度来思考,老师没听懂我说的,大概解释了一下,我没听懂,我也说pardon,我说我的意思。他依旧云里雾里,当时全班同学都细细听着,我心情还有点发热。其实不在问题本身,我为的是增加说的机会,在别人面前说的机会,听的时候还可以模仿。
随着出国人员的不断增多,人们戏称在大街上可以说普通话。但是毕竟在外国,还是外国人多,有时学习烦了(在国外有时很烦)就想出去走走,但有不买东西(东西超贵),于是想去街上锻炼英语。我知道某公司在某街,为了锻炼英语,我就问路。他们都很友好的,会耐心对你说,我为了增加说的机会,经常模仿别人的张嘴,重复别人说的。这并没有完,不过两分钟,我会问另一个人怎么去另一个地方,如果实在没想到问地方,火车站,汽车站,剧院是马上可以想到的。这种方式起大用。
我知道信教在国外很流行,于是参加基督教,一半是觉得思想接受一些西方思维无妨,二来可以跟不同的人交流,沟通有无,提高口语,可谓一举多得。开始不知道时去了一个小教堂,后来去了的教堂。应该说教堂里度过了愉快的每周两小时。
现在流行:思路决定出路。想学英语的大方很多,除了参加语言班,还有噶方法就是去超市。因为商家想办法游说你,而且你可以说你的想法。当初我是Vodafone用户,但只要觉得累不想看书或者路过营业厅,我就会去聊几句,一般是半小时。问得无非是如何申请电话,费用情况,其他国家是否可用,如何取消,等等。下次跟另一个人聊,以适应不同人的说话方式。那些人很多是兼职,下次见面的机会不多。聊到投机,我们就说题外话,象中国的市场如何大啊,英国的风俗习惯啊,他们好象不会说是不谈工作以外的东西,最后还可能到熟朋友的境界。还有比如在超市,本来我知道菜在哪儿,我还是要问问导购员,或者问些超市买不到的东西,顺便问哪里有卖,怎么走,大概多少钱。花五分钟交流没问题。
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方法,那就是结识当地人。我有三个当地的好朋友。一个是开始的语言老师,一个是房东,一个是同班同学。语言老师觉得我喜欢交流,我也说想多找机会交流以提高口语。于是她经常带我去她家做客,开party。很多人在一起,就象在国内,如果哪个聚会有外国人,那个外国人准是焦点,我也不例外,所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跟不同的人交流更能提高英语。我还特意教他们打麻将。教别人做事不但可以更好融入,而且对锻炼英语很有帮助:不但要说具体的游戏规则,还要说为什么。而房东每次来收租金时我照样不放过,先问问他忙不忙,只要OK,我就会找他聊聊,如英国的房子,因为号称“住在英国“。碰巧的是,他是语言老师,所以我还经常问他如何学习英语的事。我班的当地同学在另外一间大学念的本科,我们一起打球,一起看比赛等等。我们有个论文是集体作业,要求分组,每组5-6人,我还特意和他一组。我们有很多会来谈论怎么做,我不是只听,准备充分,而且勇于说自己的观点,因为关系好,他们很重视我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