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没有人相信,一个人从事的职业会与高考作文题有关。但李朱确实是这样。当年他对环境保护题目的完美作答,不仅赢得了高考状元的美誉,冥冥中,他还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建筑专业结下不解之缘。
缘起高考作文题
1985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要求考生给报社写封信,投诉某化工厂大量排污,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事件。那时的李朱根本就没有想到将来他会从事和环境息息相关的建筑行业。但他已经对环境问题有所关注,身为理科学生的他写出了一篇好文章,作文获得当年“全国高考作文奖”一等奖,同时,他还是当年广东省理科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
几年过去了,李朱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回到广州。
1990年春节过后,李朱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转悠。他不是为了毕业设计而去找素材、找灵感,而是为找工作。在清华园里学习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头顶中国顶尖名校光环的毕业生,居然找工作也会这么费劲。那时,只要在街头看见写有“建筑”两个字的单位,他都会拐进去问问要不要人。也许是天道酬勤,李朱最后被广东省建委下辖的规划设计院录用。不知道这算不算运气。
在规划设计院,李朱走向实践的第一步,他参与设计的一个项目还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1993年,李朱获得全额奖学金,到澳大利亚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来到国家教委下属的“广州留学服务中心”,负责经营中心下属的一家公司。虽然公司经营得不错,也承接了几个跨国公司的工程项目,但他觉得这里空间有限,无法表达他所理解的建筑艺术。他觉得很累,他厌倦没有创意的工作,因此1997年当被邀统筹“广州留学服务中心”的国际教育交流和出国留学等业务、离开建筑行业时,他没有感到特别的失落。他觉得,换个环境,换个领域,也许可以找到更好的机会。
他开始寻找能真正发挥创造力的平台。
改弦更张另寻发展道路
2001年底,机会终于来了。在美国工作的一位同学想将美国先进的三维数码技术引进应用到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等方面,他希望与李朱合作,因为他知道李朱不但建筑专业能力卓著,而且在国家单位历练多年,是个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就这样,李朱加入了美国“Screampoint前锋数码”公司,作为广州公司的执行总监(CEO),负责公司的市场推广、行政、人力资源和规划设计统筹等方面的工作,重新开始了创业之路。
说到数码技术在建筑的应用,李朱如数家珍,他说,传统的建筑设计,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都是在二维平面里打转,而先进的三维数码技术可以将平面符号转化为精确的三维图像,将在设计蓝图上的未来的城市形象和建筑空间真实地模拟出来。
内行人都知道,“Screampoint前锋数码”构建的三维模型可以模拟项目的实际建造过程,可以方便、快捷地修改,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据此,可以对设计方案所设定的建筑形象、体量、空间、环境、功能等各方面的要素进行客观、准确、综合的评估,为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进行方案比较和设计决策提供可以真实感知的依据和分析工具,也可以使设计中一些无法预见的错误暴露出来,避免因设计的失误、疏漏而造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或建成后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同时,又可以将有关数据挂附在三维模型上,将三维模型转化为三维智能环境,用于项目的管理。李朱反对别人把他的公司看作是普通的画建筑效果图或者做三维动画的公司。他强调他的公司是以技术领先策略去开拓市场的。李朱清楚地知道,会使用三维动画软件并不是很高端的技术,很多人都会用3DSMAX或者Lightscape等软件制作效果图。但是“Screampoint前锋数码”的技术内核和平台是与三维媒体行业中最有影响的软硬件厂商合作而建的,包括Autodesk、SGI和Discreet,以及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机构,如“麻省理工大学多媒体实验室”等。因而公司得到许多大客户的肯定和赞许,如香港的长江实业和香港置地集团、美国的苹果电脑和福特汽车公司、中国广东的南海市和三水市等。李朱很清楚地知道,市场竞争将会日益激烈,而保障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领先,要永远确保公司处于三维数码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建筑是我的终生职业
技术领先另一个含义就是必须吸引、培养和留住尖端人才。目前,李朱最感困难的倒不是市场问题。他认为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房地产业的复苏,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但是,人才难求却是一直困扰李朱的问题。目前,虽然很多人能够使用一些三维软件,但能够全面掌握各软件功能差异,做出优秀的作品的技术人员就不多了,更何况,受过正规、良好的建筑专业训练的、有经验的人才就更是凤毛麟角。作为执行总监,李朱除了开拓市场,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吸引、管理这些个性突出的专业人才上。得益于多年的对外交流的经验,李朱在这方面同样做得很出色。不过,对自己管理方面的才能,李朱颇为谦虚地说:“还可以吧,不过还要不断学习。”
清华大学建筑系曾因为有梁思成等大师而遐迩闻名。李朱在清华园里、在这些名师大家孕育的学术氛围里熏陶了五年,深受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又在国外研习西方建筑,现在他还在申请英国的建筑学博士学位。虽然现在算是经理人,但在骨子里李朱始终认为自己是建筑师,设计出融艺术和技术于一体、能够成为标志性的建筑作品是他难以割舍的目标。
不过,李朱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单个建筑的问题,他总是从更高的层次关注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每次临窗远眺,望着周围像石头和钢铁森林般的建筑群,李朱总是满怀忧虑。他知道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等问题也日渐增加。李朱希望有关决策部门、各级政府能够在建设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能多利用高新技术,多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和侨鑫-西悉尼大学的MBA学员座谈的时候,李朱指着窗外高低错落的密集建筑群,不无忧伤地说:因为没有科学的规划管理,没有高质量的设计,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督,这些看似摩登的建筑群也许在若干年后,就成了必须被拆除的危房和贫民窟;我们什么时候才会醒过来?
记者手记:让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
常广
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我也一直这样去描摹李朱,总觉得他也是有专业技术和艺术气质的人。一见面,李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实在,没有一丝的张扬和浮夸,说起往事,语气淡淡的,交叉在班台上的双手偶尔挥动一下,仿佛是拂去记忆中沉积的灰尘。但说起中国的建筑市场,说起他公司的业务、技术,立刻可以看到他眼中闪动的激情。当他告诉我,在他公司的技术领域里,国内少有对手的时候,我可以感到他此时强烈的自信。而当他说起中国建筑市场的混乱,建筑理念的陈旧以及对环境、资源过度开发使用等问题,他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忧虑,更多的是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