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社会,每一个人就是一件产品,换言之,做任何事情如果想成功,你必须令自己“适销对路”。
留洋亦如此,每一名怀揣宏图大志的学生漂洋过海异域求学,花的是自家的血汗铜钿,承载的是父母的殷殷期望,出去之前搞清楚一切应该搞清楚的状况,对自己、对家庭,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虽然从整体数量看,“半只龟”属于不折不扣的“少数派”,但让我们听听专业人士对“半只龟”脉象的解读,也许对那些将决未决的“准留洋派”们不无裨益。
脉象之一:专业选择失当
上海上教国际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维平分析,在“半只龟”中,因为专业选择失当最终造成半途“洄游”的,占了相当比例。
李维平说,国外比较好的、办学成熟的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些是应用型的,有些是研究型的。出国之前,搞清楚你要去的学校的特色很重要。比如,有的学生原先在国内相对较差的大学上学,学术信心不足,但动手能力很强,他就应该去应用型的大学留学,像这样的人如果硬塞到学术型的大学去,他很难读出来,最后肯定要变成“半只龟”。
一个目前正在留洋的上海学生近日向上教国际交流公司求援。该学生在英国一个比较好的大学读法律,但是读了两年一年级还没有读出来,希望公司能够从专业上提一点建议。
该生一年级要学财产、宪法、犯罪分析、法学系统等五门课,只要有一门不过关,就要补考,如果补考不通过,那就要全部重读。现在公司正在具体分析,看他适不适合读法律,因为学法律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需要很强的语言能力,和丰富的背景知识,如果学数理化,就相对简单一点。
据了解,因为该生是那个英国大学里学法律本科的唯一华人学生,学校还是比较重视,派了几名来自中国的硕士、博士生辅导他,但是那几名博士、硕士本科读的并非法律专业,专业知识还不如他。
李维平说,公司给那个学生的建议是,本科可以考虑转读难度相对较低的国际贸易专业,之后再读国际商法。但那个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本科的法律专业,为此,英伦那边的上海小伙子正在烦恼之中。
脉象之二:教育体系不匹配
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不同的教育制度培育出不同的人才,而不同的教育评估体系,对留洋学生划定的“参考坐标”也不同。“半只龟”们的不幸遭遇,有相当一部分是中了教育体系不匹配的招儿———注意,这里说的教育体系不是指“中西之间”,而是“西西之间”。
李维平举了一个新近发生的例子,一个上海学生去瑞典留学,先读预科,完成后,经瑞典的教育部门评估,得出的结论是“不符合大学就读条件”,“申请驳回”。同样一个学生,同样的考试成绩,转到法国的教育部门进行评估后,法国的大学表示“随时向他敞开大门”,可惜该生的签证已经过期,只能经过一番折腾后再续“留洋梦”。
脉象之三:中介机构利益驱动
虽然互联网近年普及度大增,但国外的很多事情是中国人不知道的,尤其在教育方面。比如,法国的大学是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的,去德国念大学的前提必须在中国国内读过2年以上的大学,这些细节,从事留学中介的机构自然是清楚的,但很多都没有说得明明白白,在纯利益的驱动下,把学生从这头顺利“发”到那头,赚到中介费,成了一些中介机构唯一的目标。
在这种状况下,吃药的自然是留洋心切的学生和家长。
脉象之四:假文凭
也有中介机构跟学生家长实话实说,比如,留学德国必须先在国内的大学读书2年以上,但这丝毫难不倒那些迫切把自己正在念中学的孩子送出国门的家长———买假文凭。
李维平说,假文凭的事情早期在德国很多,不少怀揣国内名校文凭的学生只具备高中水平,一读真正的大学就露馅。德方发现后,加紧对中国学生的学历审核,一下子就送回来不少“半只龟”。现在,不少欧洲大学都会派专门的代表飞来中国,专程审核学历的真伪,并对申请读书的中国学生进行面试。欧洲高校资源闲置颇多,但他们希望去读书的是真正想读书、能读书、读得出书来的中国学生。
脉象之五:CULTURE SHOCK
一个人空降到和原来生存的截然不同的环境,必然面临一个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
上海留学咨询行业协会(筹)秘书长郑秀玲分析,那些中途回来的留学生遇到的问题不外乎有三:语言关、生活关、文化关,这些学生因为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问题而不能坚持下来。
而李维平认为,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和国外松散式教育之间的强烈反差,的确给一直“戴着锁链跳舞”的中国学生们强烈的SHOCK,一旦这种SHOCK得不到良好的约束,很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对一些人格没有完善的低龄留学生而言。
中国施行的是应试教育,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下学习。但是一到国外就没有人管了,如果不调整过来,就不能适应国外的竞争,最后败下阵来。还有些人国内学习不行,家长单纯认为只要出去了就能读出来,结果孩子在国外语言学校里呆了很久都没有读出来。国外华人报纸都刊登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
如何不做“半只龟”
较高的学历
学历虽然不能完全和能力挂钩,但至少,较高学历的人阅历要相对强,出门在外,就是走江湖,丰富的阅历可以让你处变不惊。
不要轻言作别高考
高考肯定不是最完善的选才制度,但肯定是目前唯一公平可行的制度。对那些迫切想出国的高中生有个忠告:不要轻易放弃这次测试自己能力的最好鉴定方法,考毕,找出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对今后发展作一个大致的定位。况且,有些国外学校还是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
明确的求学目的
你想学什么,到哪里学,学成后大致会从事什么工作,不说非常详尽的计划,一个比较明确的求学目的,在你出国之前还是必须确定。
中介跟踪低龄学生
低龄留学生自我约束和生活能力均较差,很多中学生到国外很少和国内的家长联系,在国外的情况,家长也不了解。留学中介机构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对低龄的中学生跟踪服务,定期对国外的学校进行访问,开座谈会,跟踪考勤率,学习情况。
打工就是打工
不少“半只龟”其实完全可以避免这种尴尬处境,比如成绩很差的,先在国内考雅思,看能不能考到5分,实在不行,可以尝试通过其他途径出去,比如旅游、劳务。
低学历、学习目的不明确的人群在国外不仅影响中国人的声誉,也影响了签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