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届加拿大「七一」国庆节,华人社区齐声欢呼为加拿大庆生,包括歌颂「加拿大是我家」等活动,值得每个华人为之鼓掌,每个华人都应自豪喊出「I AM CADADIAN」。
但在美丽的旗海、口号之后,是否华人真心以加拿大为家,还是「客居他乡」的心态,这是个已萦绕百余年的问题,对每个华人或许早有答案,或许还在等待,甚至是无解,就如一位国庆活动组织者所言,这个问题从百年前华工开始就已存在,对於海外华人「家」的涵意实在太复杂了。
无以安身 何以为家
从上海来到多伦多两年多的李健说,「家徒四壁,难以成家,现在许多新移民连安身都困难,让人怎么会以加拿大为家?」
来自广州的黄珏则称,「移民到海外,华人都不会放弃中国根的观念,走到他乡异国,为的是更有前景的发展,将其视为第二故乡,但如果根本无法在异国生存发展,说「我爱加拿大」也只是空洞的口号,特别是刚刚到的新移民,共鸣并不强烈。这并不是有心损害加拿大的形象,而是对於无法立足的外来者,建家太难。」
他们的所言,在新移民圈中相当具普遍性,由於生活的艰难,许多人在心态上仍有很深的客居他乡感觉。
一位大陆社团负责人不无忧虑的说,一方面华人社区在鼓励新移民更快融入加国社会,另一面许多新移民越来越有客居他乡的感觉,新移民适应问题实在太多,但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还是很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少。主流社会的部长、议员没有一个不说关心新移民,但没有见到一个政策出来;华人社区许多团体现在太多是接来迎送式的活动,或是走过场宣传活动。如果社团不做踏实的实事,仅喊空洞口号,最终令许多新移民还是觉得找不到社区服务资源,要让他们安心建家业困难很多,心态上就不容易形成认同感。
根据一些新移民的访谈,发现主要集中於几类新移民,心态浮动性很大,客居他乡的感觉也很深。包括尚未找到工作的新移民,抵达时间不长的老年人及10多岁的孩童,夫妻分隔的太空人家庭等,他们普遍存在适应性问题,对於未来前途存在很多迷惘,朋友缺乏,孤独内向,少有社会交际空间,故而对加拿大的认同感并不强烈。
落叶归根在何处
老人的感受是很容易反映这一问题的答案,到底家业之根在何处。
活贤国语老人俱乐部会长陈大钧表示,老人终老安排情况与各自家庭情况有很大的关联,各种情况都有。居住已久的老人可以享受加拿大的养老金福利,有固定的收入,可自给自足,且享受福利老人也不能长期离开加拿大,基本上都较肯定以加拿大为家,并没有太多中国传统式「叶落归根」的感觉,不再将自己视作客居他乡,喜爱这里的生活环境。但也有些老人因家庭相处问题,或是移民时间尚短,国内生活条件较佳等因素,有意选择最终回国终老,比如有南京一大学教授在拿到公民证后,觉得国内生活条件更好,就返回大陆。这主要是各自生活条件所决定,居住於此地的老人对认同自己是加拿大中国人的观念差别并不大。
与儿子一家团聚移民约五年的李志安,住在中区华埠附近,已结识了很多老年朋友,他称,老年人到多伦多是最好的,感觉不出与在中国生活很大的不同,中文电视、中文报纸,说中文的华人到处都有,政府的老人福利又好,生活环境又好,经济条件好的还可以时常回国内看看,现在老人不同於以往的华工,更懂得生活乐趣,没有很强归终故乡的观念。不少老人一早为自己在本地已买好了坟地,一切都安排定,心情也好很多。不是说没有老人想回国,大多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对加拿大普遍都有感情。
建家需要时间 现实决定认同
在西区做小杂货店生意的李先生说,「以前听人说,在多伦多买了房,有了工作或做个小生意,这个家就定在加拿大了,确实现在周围的人都是如此,不管你想不想加拿大是不是你的家的问题,事实就是如此。中国发生很多事,也只是当新闻听了,关心多伦多才实在。」
他乡、故国皆成家
本来在国内任管理工作的李先生来到多伦多,在找工屡试不爽之下才听人建议,用积蓄开了间小铺,他觉得居住时间长短决定安家之所。他称,人总是被环境所迫的生活,在一个地方居住久了,再换一个新环境重新开始都是很难的,加上家庭融入社会,很难说不以久居的地方为家,就像小孩在本地读书,不知不觉父母就融入社会之中,时间越久,家庭也就更加拿大化。现在看到不少新来的移民,非常不满加拿大工作环境,这是事实,但随著生活越久,自然会体验这个社会的特点,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不可能不认定加拿大是自己的家,到时再回头到中国寻根找「家」也不可行了。
在电脑公司工作的许柏说得更白,呆上5、6年,想不以加拿大为家也难,且心态上必须是以加拿大为家,否则只有自己痛苦。有些新移民在生活没有落定之时,心情浮躁,对加拿大也有种种不满,这是一个过程,很多华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任何地方重新安个家都有困难,咬咬牙就挺过去了,最终是靠自己努力。
移民后重入大学就读心理学的霍伦表示,「家」的概念对新移民而言,有双层的意思,一是实际安居之「家」,另一是心态上的「国」与「家」,对於已长居加国的华人而言,可能不会有很大的矛盾,但作为新移民而言,由於缺乏在新环境下安居之家,所以在心态上就可能缺乏对加拿大的认同感,心理上也会更依赖中国之「家」,或是怀念以往在中国的生活环境。作为华人无论移民或是流落何方,都不会忘却中国故乡之情,这情感上的「家」肯定是分隔不了的,任何国家的新移民都是如此,这与认同加拿大之家没有矛盾,而且来到加拿大,心态上一定要认同认同加拿大是我家,才能真正在心态上调适,融入社会之中,否则难以在本地顺利发展。
社会学学者刘英认为,以往的华侨在海外幸苦一世,落叶还要归根,侨乡就有很多华侨坟场,他们对故乡的感情深切,出国为了光宗耀祖,他们最终目的不是在异域安「家」,这与海外种族歧视、排华政策都有很大关系。然而现代已是地球村时代,社会的多元化,交通便利,24小时内的往来,都使现代移民「家」的概念发生巨大变化,原来「客居他乡」的概念也已过时,现代同时在两地安家情况也不少,不同与以往对国家的忠诚度概念,也不能将之泛政治化,以意识形态般的对立化。作为移民个体而言,家庭条件或境遇有所不同,但在社会心理上应尽快认同移民国,尽快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而不应孤立於外,或是有排斥心理,移民加拿大心态上就应以加拿大为家,这与一份「中国心」毫无冲突。加拿大对华人来说是非常有亲切感的,没有战乱,一个建立多元文化基础上的移民国家,比起不少民族性很强的西方国家,种族歧视情况好很多,而且近廿年来华人人口大增,社会结构起了很大变化,在这里建家不会是客居他乡,而是真正可以自己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