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婧文不是天才,但她一直在努力前行,并且在机会来临时,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所以,牛津青睐了她。
签证官笔一挥,居然放行了
2002年,赵婧文出国了。当时,她没满16岁,还是湖南师大附中高二的学生。
走的那天,她的心情相当放松。在机场,妈妈哭了。可她,有点没心没肺地冲父母挥挥手,挺潇洒地就踏上了去英国的飞机。
出国,对于赵婧文来说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
在师大附中上高中的婧文,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拔尖,但她是一个落落大方、有主见、综合素质不错的女孩。那年,学校开展了“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她带着研究小组的几个同学也做了两个课题。最开始做的课题是关于当时正在热火朝天动工的“五一路改扩”工程,发问卷、采访、查资料……做出了一份24页厚的漂亮的调查报告,在学校轰动一时。第二次,有了经验的她做了“中学生出国热潮的利与弊”调查。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初中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高中生出国就要看情况而定,如果符合三个条件还是可以的:1、有一定的自理、自控能力;2、学习成绩优良,学习作风端正,学习习惯良好;3、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写完调查报告,她当时就乐了,对父母说:我就完全符合这三个条件呀!婧文的父母都是77级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当时的中国也刮起过一阵出国旋风,许多同学大学一毕业都考托福出去了。那时,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外差别太大,想出国也多是出于一种物质上的追求。婧文的父亲幽默而坦然地对我们说:“当年,我也很想出国,但没成功。也可能心里一直有这种情结,所以对女儿出国一事就挺热衷。”
接下来,找出国留学中介、突击英语……一切都挺顺利。只是,在签证时却碰到了小小的麻烦。因为没满16岁,在英国又没有监护人,所以第一次就撤签了。第二次去北京面签时,有一个插曲反映了婧文较强的应变能力。那天,中介公司带着几个孩子去大使馆签证,有一个女孩和她情况一模一样:也是未满16岁,也是才通过中介在英国找了个监护人。那个女孩先进去签,可出来时脸都白了,原来被拒签了。女孩对婧文说:签证官说没满16岁有监护人也不行。你和我一样的情况,估计也没戏,使馆又快下班了,我们不如赶火车回长沙得了。婧文没有答应,她想来都来了,怎么也得试一下。那天,婧文是最后一个被叫进去的。签证官例行公事问了她一些问题,比如学了哪些课程?婧文回答说有物理、高数。翻译一时不知该如何将“高数”译成英语,于是婧文自己抢着用英语说了;说到监护人的问题时,翻译在“监护人”三个字的翻译上又卡了壳,婧文又抢着说了。签证官最后说到她未满16岁,不能签证。婧文灵机一动,说:可我上次来签证时,那个签证官说只要英国有监护人就行。签证官看着这个一脸古灵精怪的小姑娘,可能被她的大胆、机智折服了,最后笔一挥,居然放行了。
国内学的东西在英国挺管用
在英国,赵婧文选择的A-level课程是英国学生上大学的必经之路。而对留学生来说,预科当时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途径。但当时的中介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A-level才能为你提供机会进入牛津剑桥等全英前5位的大学。毫无疑问,“牛津剑桥”这四个字完全打动了她的心。
在英国的两年里,A-level给婧文带来了很多惊喜。首先是一张空荡荡的课表和大把的空闲时间:一周18节课,不到20小时,每门每周最多3小时作业。婧文开玩笑说:“这种课表要是拿给我正在高三苦苦挣扎的老同学看,准气死一大片。”另外,每班只有4到12人不等。老师在3天内就认识了每个人,还常能准确说出谁哪章哪节需要加强。考试也大不相同,每科6个单元,最后成绩按平均划为A到E。如果对某个单元的成绩不满意,可以不断重考。
“说实话,在国内掌握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在英国还挺管用的。”婧文一再跟我们强调这一点。她说,中国孩子的理科基础知识特别棒,学习习惯好,善于考试,这些东西在英国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比如,在国内考试,事前总要做许多模拟题。到英国可没老师理你这碴,就自己想办法到处找试卷做,所以每次考个“A”简直是小菜。
英国的老师总是对他们说:你们是成年人了,有权利决定自己要多努力。结果虽然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被“压迫”惯了的中国学生反而自己“压迫”自己,婧文开始自己找书看,找题做,什么科学杂志、金融报纸,只要是自己选的书她都会好好看完,自己找的题她一定做到底问到底。她完全感受到了一种快乐而自主的学习。
牛津,是英国最漂亮的学校,也是婧文的一个梦想。在牛津大学的开放日,她来到这里。从铁门外望过去,绿茵茵的草地,干净整洁的道路,庄重华丽的古老建筑,偶尔,有骑单车的学生从她身边经过,清脆的铃声伴着一种神圣的感觉从她心中油然生起。她买了许多印有牛津风景的明信片,回来就钉在墙上,作为对自己的激励。
在4门功课都得了A后,婧文向牛津寄了申请书,不久就收到了面试邀请函。关于面试,有很多传闻,有人说牛津的教授对学生毫不留情面,如果题目答不出来,他们的评价就会很刻薄。所以,为了这次面试,婧文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事实上,考试比想像中的要轻松得多。首先,她参加的是牛津大学女子学院的面试。三位考官,其中有一位DrNewman在牛津开放日和她聊过天的。他一见到婧文就说:嗨,我认得你!这让婧文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第一题是一道微积分题,挺容易的,她下笔刷刷就写了起来,考官看她写得如此顺畅,就打断说:这道题对你没问题,我们再来看另一道。第二题稍难些,而且婧文每做一步,考官都会问她的想法是什么,后来有点卡壳,在考官的提示下才解了出来。第三题是道物理题,里面有个词汇婧文不懂,考官一看她不会,就来兴趣了。不过,几经提示,这道题还是做出来了。在考试的过程中,考官一直不停地在夸奖婧文:“不错,很好。”这反而让她心里惴惴的。果然,事后和同学一聊起,人人都说被夸奖过了,这下心里就更没底了。
在牛津大学另外一个学院面试时,就相对容易多了。老师准备的三道题婧文很快就做完了,后来老师还当场想了一个题给她做,她也三下五除二地解决了。整个过程只花了20分钟。这让她的心里有了一些把握。
十天后,赵婧文收到了牛津的录取通知书。
小学没毕业的牛津大学生
和赵婧文父女聊天,你能时时感觉到他们之间那种亲密、轻松、融洽的气氛。我们按采访惯例请父亲谈谈女儿的成长历程时,父亲说:“这可是说来话长啊,不过我们家一直强调民主平等,我们从不强迫她做任何事,也很少冲她发火。”在一边的赵婧文插话了:“我觉得自己一直挺乖的呀,没有什么值得你们发火的吧!告诉你们,我爸这招叫欲擒故纵,厉害着呢。”调皮的话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不过,赵爸爸承认,婧文还是被他狠狠地骂过一次,仅有的一次。当时婧文大约上小学三四年级,有一次,父亲带着她和表姐去放风筝。当时只有一个风筝,爸爸怪她只顾自己一个人玩,不让姐姐玩,结果,婧文一生气把风筝一扔就走了,回去挨了爸爸好一顿批评。可是,父女俩对此事的记忆显然出现了偏差,婧文对当时的情形另有一套说法,她说并不是不让姐姐玩,而是风筝总是放不上去,爸爸说放不上去就不放了,回去算了。可自己脾气很倔,偏想放上去。结果就出现了争执,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姐姐扬长而去,自己是走路回去的。赵爸爸微笑而平和地看着女儿辩驳,眼里满是慈爱和欣赏。也许,能和已远走天涯长大了的女儿一起回想过往的日子,这实在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
赵爸爸还告诉我们,婧文可以称为“小学没毕业的牛津大学生”。原来,赵婧文小学学的是五年制的实验教材,五年级就把小学的全部课程学完了。不过,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了继续上六年级。父母考虑到当时婧文的学习状态比较好,如果再上一年小学,只是复习学过的知识,没有学习新的知识,恐怕会影响她的求知欲。于是,决定让婧文上中学。可是,小学升学考试已经考完了,她没有小学毕业成绩,上中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好当时师大附中广益中学招生,而婧文在五年级时考过附中的超常班,还有成绩在那儿,于是,这个小学没毕业的孩子就这样进了附中。那年,她还才11岁。
11岁的女孩住校了,一个礼拜回一趟家。到了第二个学期,班上有很多同学由住校变成了走读,爸妈怕婧文年纪小,照顾不好自己,就问她是不是也住回家算了。可婧文没有答应,她的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就在那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温馨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学校教育,让婧文整个人充满了朝气和自信,在与人交往时,她总能最好地展示自己。所以,即使到了异国他乡,她都能很快地适应周围的环境。
虽然已有牛津的光环罩在头上,但是婧文的生活还是充满着孩子般的趣味。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唱卡拉OK,4月2日晚上8点回到长沙,第二天时差还没倒,就找一大帮同学去唱卡拉OK去了。还在飞机上,她就把自己准备唱的歌列在一个单子上了。而且,她在国外总是从网上下载国内最新流行歌曲,所以不管离开中国多久,国内最流行的歌她张口就来,让老同学们目瞪口呆。
事情总是这样子的,你知道盼望的那一天就会来到,可是等待的时候,一天天之间,却看不出多少清楚的变化。然而婧文一直在努力前行,她不是天才,但是在机会来临时,她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所以,牛津青睐了她。
破茧成蝶,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
张弘 傅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