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护理事业日益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护理课程设置已不适应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了解和借鉴美国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有利于我国加速培养适应未来角色的、合格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1 美国护理课程设置
1.1 护理课程设置的理念
美国护理课程的哲学概念、职业观念和职业特征非常明确,强调人权、个性和隐私;美国护理协会联合会(AACN)对其护理学院的护理教育规定了标准,具体的课程教育计划由各护理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专业行为能力和概念框架自行规定。他们都比较重视社会系统中专业护士的终末行为;对教师提出的任务旨在对学生素质、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时成立许多护理团体、组织,经常召开工作研讨会,每个学院组成专门的课程设置委员会,进行两年一次的课程评价[1~3]。
1.2 系统的课程设置
1.2.1 学士学位课程设置:多数护理学沿用传统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建立核心课程体系,采用学分制。但学科之间进行适当的综合;充分重视在护理课程设置中体现当前卫生保健的重点与护理实践的变化[4];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活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5]。
1.2.2 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平均历时一年至一年半,包括护理理论、护理研究、临床应用与其它专业课程,需修满36~46学分,同时从事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大部分课程需通过综合的口试和笔试或一篇研究论文[1,2]。
1.2.3 博士学位课程设置:博士课程约需3~4年完成,大部分人从事兼职学习。博士课程在校期间至少需修满60学分,完成统计学、护理研究和专业护理等许多方面的课程;毕业时,必须完成严格的口试和笔试及专业研究论文[2]。
1.3 特色的护理课程设置
1.3.1 家庭护理课程:美国大多数护理学院已将视家庭为照顾对象的基本家庭内容和临床经验列入课程。目前的家庭护理课程包括社区卫生、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等,讲授家庭发展和变迁、家庭和慢性疾病、家庭与威胁生命疾病的因素、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因素(如社会交往、种族和文化、经济、伦理、政治、法律、技术和历史)等内容,逐渐由健康家庭过渡到功能失调家庭[6]。
1.3.2 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提供的学位课程共有四种,即完整的护理学理学士(BSN)、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教育媒体有计算机、录像带、听觉教具、教师寻访和印刷品等。最常用的形式是单向和双向讨论会。其对提高教育社会化进程,提高教育机会,满足更高需求提供了有益途径[7]。
1.3.3 跨文化课程:有关种族、文化差异等跨文化课程的学习多采用工作研讨会、家庭访谈、看录像的形式,其有助于学生克服自我种族中心主义,更好地考虑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为不同国家、种族的病人提供服务,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工作[8,9]。
1.3.4 与护士流动有关的课程:美国注册护士已成为流动率最高的职业。这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在过去的十余年进行了许多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研究,试图阐明护士流动与诸如终止意图、机构性质、个人或人口学特征、家务、职业满意度、职业因素和护理课程职业社会化等变量间的关系,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但护理课程中有关护士流动问题的内容逐渐增多,并强调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继续教育能通过提高从业人员行动中的思考能力来培养职业技能[10]。
1.3.5 护理学发展史课程:将护理学发展史作为一门课程或融合到几门课程与临床实践中讲解,知道护理在整个医疗史和人类发展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了解一些重要人物对护理学做出的杰出贡献,非常有利于激发护生的职业自豪感、责任感、自尊感,有利于塑造学生科学的学风和高尚的敬业精神[11]。
1.4 教学方法的特点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逐渐由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学习。指出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评论知识和护理文化的能力[10]。美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把它与解决问题并列为思维的两大基本技能。
2 我国护理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2.1 实事求是,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高等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社会环境、教育投入、学校条件、师资状况、地区特点等有着密切联系。各学校、学科都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研究方向和改革要求,提倡自己的特色,设置自己的特色课程和教学内容。
2.2 注重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加强社会和人文学科的建设
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分化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我国的护理教育仍以学科系统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占主要地位,学生缺乏对整体知识的把握,课程设置应注意学科之间的综合分化,编写真正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教材。社会和人文学科所占比重仅占总学时的8%左右,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强社会和人文学科的教育,如美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法律学、经济学、伦理学、沟通与交流、计算机应用等,有利于完善护生的知识结构,加强护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2.3 改进教学方法,改灌输式学习为合作式学习
摈弃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培养独立学习、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尽早安排护理专业基础课,以便尽早使学生接受护理知识及临床见习,有益于稳定专业思想。
2.4 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强远程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不受时间、地点、内容的限制,可独立自主地学习和获取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增强独立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这对继续教育很有意义。同时,可以把教师从部分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抽出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2.5 优化师资队伍,加强课程设置的评价
教育决策部门和社会要尊重和扶持护理教育,提高护理教师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其教学积极性。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护理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到省外、国外进行必要的专题考察、学习;聘请国内、外高级护理教师讲学,开专题报告会。护理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每个学院应由有经验的教师、护士长、护理专家组成课程评价委员会,及时、定期地评价、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