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贴:hdddy
留学在异国他乡没有比春节时更想家了,想家的滋味酸酸的、苦苦的,有时不知不觉眼圈儿就红了。当祖国亲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时,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学子却正在夜以继日的工作着,只能等到周末抽些时间坐下来,品尝一下在国外过年的滋味。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我和我的朋友为了筹备组织瑞典乌普萨拉地区留学生春节联欢会,不知打了多少次电话,发了多少次E-mail,想到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到留学生对春节团聚的热切渴望,我们租礼堂、租厨房、租音响、买米、买肉、买菜、买饮料,忙了个天昏地暗、颠三倒四、终于盼来了那个永远难忘的日子:1月27日(初四、周六)的春节晚会。
6点的晚会,5点多就有人赶来了。看到门口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焰,看到“恭贺新春”四个斗大的红字,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看到一个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同胞,真像到了家一样,真像见到亲人一样。有的朋友一年没见面了,有的朋友获得了博士学位,有的朋友在瑞典成了家,有的朋友在瑞典生了娃,有多少朋友、多少话要说啊。
当我和秘书长谢茹佳女士站在主席台上,在明亮的灯光下向大家问声过年好时,台下响起了一片过年的喊声。我的眼睛湿润了。以前,我总觉得说“过年好”太俗气。但是此时此刻我发现它竟是那么亲切,那么纯朴,那么悦耳,简直找不到其它句子可以代表它。它表示我们在去年过得很好,它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过得更好,亲人惦记着我们,祖国关心着我们,我们在国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豪、这样扬眉吐气。当我们向大家重放中央电视台(CCTV-4)大年初一关于瑞典留学生、华侨欢度春节的新闻报导时,画面中出现了我的镜头,我激动地在电视中向全国人民说:“我们在瑞典的二千多名留学生,虽然和祖国相隔万水千山,但是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时刻准备着学成回国。”顿时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大家使劲的拍啊,拍啊,也不知是我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还是大家看到了自己的代表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
当我和秘书长再次站在主席台上,宣布下一个节目开吃年夜饭时,学联会的朋友和他们的家属一个个端着托盘,端着一盘盘我们精心烹调的中国南北大菜,带着我们的心意和问候送到每一位来宾面前。红烧肉、酱牛肉、大马哈熏鱼、凉粉拌三丝、蚝油生菜、油焖大虾、素什锦、炸春卷、炸虾片、烤鸡腿,整整10个大菜,还有主食水饺、米饭。整整摆满了一桌子,多么丰盛、多么美味、多么气派啊!大家一致要求请“厨师”上台与大家见面,表示谢意。我只好与秘书长三次登台,向大家介绍了红烧肉的作者王屹,酱牛肉的作者胡国贞,熏鱼的作者云志宏……,当我介绍到素什锦的作者是我们学联会副主席国起教授,蚝油生菜的作者是秘书长谢茹佳女士时,台下一次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秘书长向大家介绍今天晚会上400多只水饺全部出于刘小立老师之手,他一只手一次包两只水饺时,大家坚决要求他现场表演一下。饮水思源,老老少少一百多个人的饭菜,不包括采购,光煎炒烹炸就用了近一天的时间。方青累得弯不了腰,李红累得双腿发抖,艾第大姐已经五十多岁了,她们把自己的深情厚谊,把对祖国的眷恋,对亲人的祝福,奉献在能让海外学子像在家里过年一样,奉献在让每一个留学生都能过一个温馨的、难忘的年。
地地道道的中国菜,实实在在的家乡情。在大家充分的享受了一次缤纷、可口的年夜饭以后,文艺节目开始了。六岁的娃娃首先登场,手风琴独奏、钢琴独奏、独唱,精彩的演出看得我们心花怒放,看得老外(我们的特邀嘉宾)目瞪口呆:中国人不可思议,伟大,伟大,真伟大(GREAT!GREAT!!GREAT!!!)!大使馆教育处的老师们为我们录制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节目,并用特快专递寄给我们。在大屏幕投影仪的显示下,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听到了一曲曲嘹亮的歌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它使我们回想起和家人在国内吃年夜饭、收看春节晚会的情景,回想起亲朋好友欢聚的热闹场面,它使我们感到家是那么美好,家在我们心中是多么重要。今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小家。当有一天我们和亲人团聚时,当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强国时,我们可以自豪、无愧地说:我们为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