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贴:yaya2004
瑞典 (Sweden)
国名 瑞典王国(the Kingdom of Sweden) 面积 449,964平方公里 人口 886.14万(1999年底) 首都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 货币 瑞典克朗(货币符号:SKr);1美元=8.27瑞典克朗
国家概况
瑞典王国(the Kingdom of Sweden)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7624千米。人口875万,90%居住在南部和中部。瑞典人约占90%,还有芬兰人、萨米人。9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通用瑞典语。从1397 年起是受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523年重获独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宣布中立,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接受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1950年5月9日同我国建交,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瑞典是最早实行社会福利、全民医疗的国家,但近几年却因国家支出过多而出现危机。
地理位置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面积449,964平方公里,人口875万,其中90%为日耳曼族瑞典人。西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界与挪威相邻,东北以托尔尼奥河为界与芬兰相接,东滨波的尼亚湾,东南濒波罗的海,西南隔卡特加特和厄勒海峡同丹麦相望。
瑞典地形南北狭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全国从北向南分为4个主要地形区:山区、低地湖区、较低高原区和南部小平原区。山区占国土面积2/3,其中凯布讷海拔2111米,为瑞典最高山峰;低地湖区有由冰川形成的起伏山岭,有星罗棋布的湖泊;较低高原区,海拔多在152米以下,区内多森林和泥炭层;南部小平原区,人口最为稠密。
自然资源
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
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57%,主要分布在北部。
矿物资源中以铁矿最丰富,总储量约36.5亿吨,含铁量高达60%左右。储量约为20~30万吨,为欧洲储量最多的国家,但至今尚未开采利用。主要分布在北部拉普兰地区,含铁率高达60-70 % ,是世界最富的铁矿之一。
湖泊占国土总面积的80%以上,大大小小星棋布的湖泊约有9.2万余个。水力资源丰富,在北欧名列第二。
气候
全国约有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气候南北悬殊,北部半年积雪不化,冬季有一两个月几乎不见太阳,夏季有一个月的不夜天,中部和南部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和波罗的海影响气候比较温和。2月平均气温北部-12.9℃,南部-0.7℃,7月平均气温北部12.8℃,南部17.2℃。年平均降水量555毫米。
历史
公元1100年前后,瑞典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结成卡耳马联盟,受丹麦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1600年至1718年间是瑞典的"全盛时期",领土包括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和丹麦的部分地区。1809年瑞俄战争后失去芬兰,1814年瑞参加反拿破仑战争打败丹麦后,夺得挪威,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独立。此后瑞典未卷入任何战争,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1995年1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同时成为西欧联盟的观察员,此前还加入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
政治制度
瑞典实行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国王是国家元首,议会是国家唯一立法机构,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现在位的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于1973年9月15日即位。长女维多利亚是王位的继承人。议会为一院制,共有349名议员。本届议会于1998年10月产生,任期4年,由社民党、左翼党、环境党、保守党、人民党、中央党和基督教民主党等七个政党组成。本届政府于1998年9月21日成立,由社民党同其他左翼政党联合执政。
经济状况
瑞典实行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素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著称。
在三大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自七十年代开始,瑞典加大科研与发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交通、通讯、医药保健、信息、环保领域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农业也相当发达,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9%,仅有3%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粮食和畜产品自给有余。
基础设施
瑞典的基础设施完善,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的建筑质量和管理水平都比较高,是当今交通运输发达的国家之一。
重要城市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面积200平方公里,由14个岛屿和乌普兰与瑟南曼兰两个陆地地区组成。斯德哥尔摩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今日不仅发展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经济和交通中心。其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零售总额均占全国的20%以上。拥有钢铁、机器制造、化工、造纸、印刷、食品等各类重要行业。全国各大企业以及银行公司的总部有60%设在这里。斯德哥尔摩风景秀丽。城市临湖和滨海一带尤为秀美。梅拉伦湖,有大大小小岛屿400余座,座座岛屿风采各异。其中在桦树岛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中国唐朝时的丝绸片。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老城,中世纪的情调极深。
哥德堡是瑞典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工业大城市。位于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峡,与丹麦北端相望。哥德堡港口终年不冻,是瑞典和西欧通商的主要港埠。哥德堡机械、化学、纺织工业十分发达。闻名于世的瑞典滚珠轴承公司的总部和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总部均设在该城。哥德堡建有大学、海洋学研究所及其他各种文化设施。哥德堡大学、哥德堡工程学院等均建于此。哥德堡也是瑞典旅游胜地之一。17世纪建造的皇家住宅,1699年建造的旧市政府,18世纪中叶建造的瑞典东印度公司以及1815年建造的大教堂等名胜之地,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国内外观光旅客。
马尔默是瑞典第三大城、海军基地和交通枢纽。该城坐落在瑞典最南端。隔厄勒海峡同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相望。两城相距仅26公里。马尔默市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濒临海洋,为运河环绕的老区;另一部分是向腹地延伸的现代化新区。城市建筑颇具特色,市政府是一幢荷兰文艺复兴式样的建筑。圣彼得大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筑。城中还有许多16世纪时的精美建筑物。造船、化学、纺织、制糖、水泥、橡胶等行业尤为发达。经常对外输出谷物、糖、水泥和粘土矿等。
乌普萨拉是文化古城,位于瑞典东部。城市濒临费利斯河和梅拉伦湖。乌普萨拉曾为瑞典旧王朝的故都。瑞典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乌普萨拉大学即设于此。城市建有博物馆10多个,其中包括专门展出中国展品的中国瓷器馆和中国化石馆。乌普萨拉是瑞典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的圣地,城市还保有1287年始建的哥特式砖造大教堂,12世纪建成的圣三位一体教堂,16世纪建筑的城堡以及古斯塔夫一世等历史名人的陵墓。乌普萨拉的自行车、金属机械、陶器以及食品等各项生产均具一定规模。
旅游景点
斯康森博物馆-斯德哥尔摩市的一座露天民俗博物馆,是世界上同类博物馆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它创建于1891年。斯康森博物馆从多种角度向人们展示昔日瑞典民俗生活。它占地30余公顷,建有150幢房舍。房舍中,既有瑞典南方斯格耐地区的草顶木房或砖房,也有北部地区拉普族的圆锥形木屋。还有教堂的尖塔和钟楼等等。
中国宫-位于斯德哥尔摩郊区的名胜地皇后岛上。这是一座中国式宫殿与法国洛可式建筑的混合体,整个建筑呈弓形。宫门宫窗两侧的边框以中国式图案组成,以便于书写中国对联。室内,陈设几乎均为中国式样。墙上挂满中国山水花鸟之类的画卷和书法条幅。
诺贝尔纪念馆-建于1975年。位于卡尔斯库加市。馆址在白桦山庄。白桦山庄不是诺贝尔出生的旧居,而是他结束海外漂泊生涯回到祖国的定居之地。馆里珍藏着诺贝尔生前活动的照片以及他获得的各种技术发明专利证书和金质奖章。他的遗嘱也保存在这里。
北海草堂-中国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当年在瑞典的居住地。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南面的海滨小镇沙丘巴登。戊戍变法在中国遭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国外。他在作环球之行时曾到过瑞典。这里的风土引起这位海外游子的喜爱,于是他买下沙丘巴登地区的一个小岛,并于1909年在岛上建起中国式园林,取名“北海草堂”,赖以寄托他身在异国,缅怀故土的强烈情思。
生活文化
瑞典人文化素质较高、热情好客、纯朴诚实、谈吐文明、行为规矩、重诺守时,瑞典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物,热爱大自然。 雇员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 全年累计工作1,500小时。人们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到野外活动,到森林和田野远足,采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钓;在昼长夜短的夏季,大家纷纷到国内外去旅游。瑞典已成为世界上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体育活动更是瑞典人的爱好。瑞典家庭开支一般是:个人收入所得税30%、住房(包括家具)23%、食品15%、娱乐(含旅游)10%、服装5%、汽车2%、其他15%。
教育制度
瑞典高等教育由本科教育、辅助和高级研究、研究培训组成。基础高等教育提供标准形式的学习项目和课程。分为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学习与研究两个阶段。
瑞典高等学校一般分为两学期,秋季与春季,秋季从8月中旬或下旬开始。到1月底结束,春季从1月中旬开始到6月初截止。通常在圣诞节有两周休息。
瑞典所有高校都实行学分制。一周加全日制学习得到一个相应的学分。一学期加全日课程为20个学分,专业学习由80-220个学分组成。全日制学习期限从2年到5年不等。一个课程包括5-20个学分,一个专业构成的课程学分最高为80个学分。
瑞典现行的毕业学历证书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高等教育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学生可选学学位课程或者选学某些课程。若想攻读学位课程,学分至少要达到80学分,获取一个专业学位通常要选多种课程,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