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6月,所有关于考试的话题都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最终达到沸点———高考、小升初、中考。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似乎所有的努力,只为这人生关键的几次考试,考好了,你就取得了绝对的话语权,否则就只能靠父母口袋儿里的银子说话了。所以对于中国大多数父母来说,挣钱———存钱———花钱供孩子上学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在这一个考季,留学成了和升学、择校费之类一样热得发烫的话题。如果你有一个十几岁,正处在人生这几大考试阶段的孩子,又有一点点经济实力,所幸孩子成绩拔尖,潜质极佳,不送出去读书就觉得是对孩子前程的不负责任;抑或不幸,孩子成绩一般,资质平平,更应该送出去上学,不仅免去了国内考试落榜的失意,而且让人羡慕。于是父母们送孩子出洋热忱越来越高,而留学孩子的年龄越来越低。于是,一批批城市中小学生背起了与自己体重相当甚至更重的行囊,怀揣着父母毕生的积蓄,背负着亲友的祝福,远涉重洋,去寻找自己未来的天空……
然而,在父母那殷殷热望而又满含牵挂的目光后,在孩子们兴奋不已而又略带不安的面孔下,跳动着一颗怎样的心?在下面这些父母和孩子们的想法中,或许你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阿三:男,16岁,正在上初三,准备毕业后出国读高中。他说即使不能出去也不想再在国内的学校读高中了。如果将来找工作人家一定要看文凭的话,我就只能自学然后去参加高自考了。
其实我们很多同学都不愿意上学,应该强调的是我们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不愿意上学。学校学习第一太乏味,第二太扼杀我们的天性。
他在一篇周记中写道:我们每天重复着几乎相同的行为,做题、做题还是做题。我们学的很多东西是脱离实际的,还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应用价值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了物理的关于电路的课程之后依然不能解决家里的电路问题。我们每天都在为“是什么”而学习,而非为“为什么”而学。这样就算是考了高分,上了好高中又上了好大学又能怎样呢?将来不要说成才,就是生存能保证吗?而且我们每天学习那么紧张,不要说爱好,就是保证完成作业都要挤掉睡眠时间。所以要想看点课外书或者再有一些别的爱好,那就只能再在有限的睡眠时间里挤了。如果这样辛苦想想前途很光明也就罢了,事实并非如此。看看我姐姐,大学毕业了,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还要出去留学,与其那样不如现在就走,免去了三年高中的痛苦。
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出去的种种苦,我在网上看过在国外读书的高中生写的文章,他们说独生子女不会烧菜煮饭,不会用洗衣机。但是这一切都可以学,更何况这可以让我们懂得生活的艰辛,明白为何父母的头发会因为操劳而变白,进而明白一个家是怎么支撑起来的。
一位在澳洲读高中的留学生写道:“在澳洲高中度过的两年并不仅仅带给我一张金色的毕业证书,这里的老师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他们用那种指引你未来走入你生活的教育方式代替了习题和考试。原本决定学习法律和经济的我,因为和老师的一次聊天重新又选择了自己热爱的音乐和钢琴。老师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只有做你热爱的事情才会成功,否则一事无成。在上海念书的时候,每天都要应付成堆的题目和考试,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甚至为了繁重的学业放弃了钢琴。澳洲的高中最后一年,在老师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顺利举行了两次音乐会并考进了当年只招收3个钢琴学生的音乐系。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先表扬鼓励我,然后针对我的薄弱和缺点着重辅导。下课后练琴和学习都是我自己的事情,他们从来都不过问。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懂得了学习二字的真正含义。没有热爱,是不可能有动力的。记得在上海念初中时,因为物理考得不好拉了班级的平均分,老师全班点名批评我,从此以后我不再喜欢物理。这或许就是我眼中澳洲和上海在中学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差别。”这正是我渴望的学习生活。
芳芳:女,18岁,在德国读高中。只身一人在国外一年的学习生活,使这个曾经快乐而单纯的女孩儿成熟了许多。她说一个人在国外,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确很辛苦,但与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相比就不足道了。
采访芳芳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从她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种忧郁。于是问她,在德国读书不快乐吗?这可是很多孩子都渴望的啊!她说:“如果让你生活在一个除了键盘和自己哭泣的声音外,没有别的音符的世界,你还会像原来一样快乐吗?”
芳芳一年前去德国留学。小学毕业的时候她和母亲一起去欧洲旅行,那里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盛放的鲜花、悠闲的生活节奏深深地打动了她,让她喜欢上了那里。所以,初中毕业后在父母的努力下,她如愿来到德国读高中。但是做游客在德国走马观花和做学生在德国生活毕竟有天壤之别,而这一切都是在她到德国学习了半年之后才真正体会到的。
开始,芳芳住在一所私人的宿舍里,宿舍有十几层楼高,每层住十来个人,厨房公用。她那时想,很快就可以认识很多人了。但在那里住了两个月,她没认识几个同学,甚至很少见到有人出入。白天上课她基本不用怎么说话,晚上回家就对着四堵墙,很是郁闷。人也越来越内向。书桌上方,从国内带来的照片摆满一排,看着父母和昔日同学熟悉的面容,看着和他们在一起时,自己一脸的幸福,她寂寞的心才算找到一丝安慰。芳芳说,生活原本就是琐碎的。比如每天要做饭、洗碗、收拾房间;比如每个星期要去超市、洗衣服……在德国时间长了,人也跟着变了质。我会身不由己地在超市里拣特价商品。我真的很痛恨看到别人一脸得意自豪地告诉我今天又如何省了一笔开销,如何机关算尽省下一欧元。可是生活所迫,再痛恨也得照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