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也没有想到,离开伦敦的时候,坐的竟然是一位法国人开的出租车。这位老兄10年前到伦敦度假,两周之后,他决定留下来……
塞车?糟糕的第一印象
格林威治时间凌晨6时45分,用三本杂志、两部电影、一些古典音乐和几段零散的睡眠消磨掉了13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后,我睁着惺忪的睡眼走出了机舱。
黎明前的黑暗是短暂的,离开机场后车行不到半小时,我已经可以看清路边那一排排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时间还早,路上几乎见不到任何车辆和行人,惟一能提醒我伦敦市区就在窗外的,是那些以让人惊讶的密度出现的交通灯。
某种程度上,伦敦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首先是交通,糟糕的交通状况很让我心烦,过了早上9时主干道就开始堵车。再有就是脏,乱扔烟头的现象很普遍,遍地都是。因为经常找不到垃圾桶,多数情况下我也只有从众如流地随手一扔。
飞奔?追赶女王的骑兵
从清晨寂静的海德公园,到小雪中的塔桥,然后在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山顶上眺望被伦敦人自己说成是“最丑陋的白象”的“千年穹”,一路走马观花,很是无趣。一天心情的转折出现在英国女王的御用骑兵营前。
离开威斯敏斯特,隔着重重铁栏杆对唐宁街门前的两名警卫做了几个鬼脸之后,沿着Whitehall大道向西走不远,就来到皇家骑兵营前。门口两名卫兵披红色斗篷,胯下两匹毛色锃亮的高头黑马,看上去煞是威武。好多人拍照,我也凑个热闹。拍完了抬头看那骑兵,竟是位女骑士。可能觉得我有点无礼,那马居然在这时伸过头来喷了我一鼻子,隐约看到那位一动不动的女骑士原本肃穆的脸上竟露出一丝笑意。
穿过营房大门和过道是一个沙土铺就的广场,8位与卫兵几乎同样装束的骑兵正勒马排成面对面的两排站在广场中央,这是骑兵营准备出发前往白金汉宫换防。导游让我们赶快走,提前到白金汉宫前的红毯大道去看热闹。
从骑兵营去红毯大道,如果走外面的大路,那就太愚蠢了。因为那样不仅路程远,而且会错过在圣詹姆斯公园内观赏英国皇家园林的机会。不过,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旦我们进入公园,就免不了会停下来拍照,用的时间反而更长。果然,当我们磨磨蹭蹭地走到公园另一个出口的时候,马队刚刚在四名摩托巡警的护送下经过。没办法,只有撒腿狂奔百余米。到追上的时候,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和白金汉宫已经近在眼前了。
大英博物馆是我们在伦敦第一天惟一的室内游览项目。在通向过去的“时光隧道”中流连了将近4个小时后,我带着少许遗憾和失落感离开了那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人太多了,与其说这是一个博物馆,不如说是一个集市。在几个最受欢迎的展厅,我所照的照片都是白花花一片——不是因为我的相机出了问题,而是周围闪光灯的漫射太厉害。相比较而言,我们几天后在同样著名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纪念博物馆内参观时,心情要从容悠闲和愉快得多。
迷乱?伦敦行走13小时
在伦敦的第三天是星期六,对于想淘点好玩的东西带回家的我来说,著名的波特贝洛路周末市场是不能不去的地方。从旅馆出发前往波特贝洛,途中会经过戴安娜王妃生前居住的肯星顿宫,由于几个地方离得都不远,于是我清早8时半就出门,准备走着去“赶集”。当我的双脚踏出旅店大门的时候,我丝毫没意识到,这将是疯狂一天的开始。
到达肯星顿花园已经是半小时之后的事了。肯星顿花园和海德公园实际上是连成一体的,只是因为肯星顿宫的存在才将整个大公园的西边称为肯星顿花园。走近肯星顿宫,这座失去了女主人的建筑物在阴沉的天色下透露着寂寥。乔治一世的塑像孤零零地立在庭院中央,周围是被修剪得异常中规中矩的庭院树,我怀疑戴妃即使在世,也会嫌这里的气氛太乏味了。我似乎明白了戴妃背离英国王室的真正原因。
走出花园大门,不经意间,看到铁门的栏杆上有人贴了一张小小的便条———“取消伊拉克债务”。不禁与同行者相对一笑,算是彻底摆脱了园内阴郁的气氛。
波特贝洛路周末市场可能是伦敦白天人口最密集的室外场所。波特贝洛一带原本是吉普赛人社区,至今还能感受到以往那种自由闲散的氛围,外墙被漆成各种鲜艳颜色的建筑物比比皆是,透露出浓重的波西米亚风情。大多数人到波特贝洛路来是为了买便宜货或者淘古董,但说老实话,如果不是行家,出手的时候还是要小心。最好是到被记载在波特贝洛市场商铺名册上的商家那里购物,那都是固定商铺,能从网上找到他们的网址,如果对货物不满意,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管理方投诉索赔。如果在“无牌小贩”那里买了假货,就只有后悔叹气的份了。
离开波特贝洛路市场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一点,随意在附近的一家餐馆内吃了一顿6英镑的自助餐,继续上路。
下午的海德公园内,懒散的伦敦人终于出动了。海德公园是伦敦最大的绿地,几乎占了市中心面积的十分之一。漫步其中,触目皆是两人难以合抱的老树,偶尔还能看见松鼠在路旁的草地上觅食,这情景是我这个习惯了在石屎森林中生存的广州人原来无法想象的。路上,一头黑色的小斗牛犬盯上了我这个陌生人,一定要把他主人抛出的小球交给我。小家伙的执着和他主人在身后的大呼小叫逗得我们一行人前仰后合。
离开阿尔伯特纪念碑,走出海德公园,没走两步就是有伦敦凯旋门之称的威灵顿拱门(Willington Arch)和二战烈士纪念墙,拱门下有全伦敦最小的一个警察局,兼售纪念品,很有意思。再往西紧接着就是格林公园、圣詹姆斯公园和威斯敏斯特,在午后难得一见的阳光下重游这些已经来过的地方,感觉竟然完全不同。就这样,威斯敏斯特桥(少不了看看《玻璃之城》中黎明用过的那个望远镜)、伦敦之眼、滑铁卢桥、特拉法加广场、SOHO区、唐人街、皮卡迪利广场、著名的红狮酒吧……最后我们已经记不清自己还到过哪些地方,只是不断地在伦敦暮色渐浓的街头游走。我敢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像那天那样走过那么多的路,很想去乘车或者坐地铁,但又担心错过了一些不应当错过的东西,但这些不该错过的是什么,我并不清楚。
慵懒?切尔西的阳光长椅
经历了几天的伦敦风物饕餮和疯狂的行走,我从精神到肉体上都感到了无比的倦意。临离开的那天早上,我虽然醒了,却没有起来吃早餐,仰面躺在旅馆狭窄的床上,点上一根香烟。
打开数码相机,看着记忆卡中的数百张照片,有些茫然。除了像只无头苍蝇一样跟随各地游客的人潮乱转之外,我到底还在伦敦干了些什么?对伦敦又有多少了解?回国的航班定在晚上9时,我是不是应该利用这最后的一点时间再到外面转一圈?
起床,提前把行李寄存在行李间后,我披上大衣走出了旅店。该往哪里去?完全没有概念。往南去吧,南边还没怎么去过。我对自己说。于是我离开遍地都是香口胶印子的克伦威尔路,拐进了切尔西的居民区。
9时半了,蜷缩在路旁墙角里的一位露宿者还在旁若无人地蒙头大睡,没有人会去打扰他,就像没人会理会我。
切尔西是伦敦相对比较富裕的一个区,建筑物齐整划一,经常可以看到整条街道的房子都是同一种颜色的外墙和瓦面,没有高楼,普遍都是翻新过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四五层建筑,偶尔有一两座新建的现代低层楼宇掺杂其中。我知道伦敦人非常讨厌这些现代建筑,因为它们的存在破坏了原有的统一和和谐。
街头的雕塑很多,多数是一些历史人物,基石上会有详细的介绍。只顾着埋头走路的话很容易就会错过站在商店门口的童军运动创始人贝登堡爵士和街道拐角的南美独立运动发起人圣马丁。还有作为伦敦特色之一的红色电话亭,外表木讷得很,但里面张贴的五花八门的色情广告却让人咋舌(这种情况在靠近皇家建筑区域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街区里行人稀少,但来往的车辆并不因为这样而放肆,在任何一个路口,即便是没有交通信号灯,司机离路口很远就会开始减速。虽然几天下来我已经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礼让,但还是觉得有些不自然,终于在一个路口停了下来,没想到那位司机竟然也跟着停下来,向我挥了挥手——你先过。
在一个街心公园附近,我在一张凳脚上已经长满了青苔的长椅上坐下。太阳非常罕有地从厚重的云层中探出头,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在扭头避免阳光直射的时候,我才注意到长椅椅背上钉着的一块小黑铁牌,上面刻着一句用来纪念某位名人的话:“Seize the day.(把握每一天)”
我仰头半躺在长椅里,轻轻叹息……最终,我还是放弃了把握这一天的机会,把最后的时间“浪费”在了切尔西随意而慵懒的氛围中。
行走提示
●适宜游览月份:四五月份,天气好转而且各种展览活动频繁,游人可大饱眼福。
●市内最好的交通方法:乘地铁中转,然后步行。伦敦出租车非常有特色,而且司机素质很高,资金充裕不妨体验。
●住宿:建议挑选市内的三星级旅店,价钱约50英镑。青年旅舍亦可考虑,但要注意安全。
●饮食:自助餐和快餐店价格不贵,都可考虑。若要享受高级英式正餐,普通酒店大约25-40英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