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一个以风车、郁金香而世界闻名的国度,踏上这片土地为的是追寻一个天底下最幸运而又最不幸的人———凡高。幸运,他拥有千万人求之而不可得的艺术天资;不幸,在有生之年却得不到理解与赏识,最后抑郁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提起凡高,总让人联想起法国,凡高的艺术事业在法国达到了顶峰,在阿尔他创作出了《向日葵》,甚至于生命之火也是在法国瓦兹河畔熄灭的。但是凡高的祖国在荷兰,他 的艺术感悟是从这里培养起来的,如果说法国是《向日葵》盛开的地方,那么荷兰就是《向日葵》扎根的土地。
脚步在阿姆斯特丹停下了,荷兰的首都,一个以水见称的城市。在阿姆斯特丹的日子,凡高是彷徨的,那个时候的他一定预料不到自己会成为艺术史上里程碑似的人物,甚至把当牧师作为自己的理想,但又抵抗不了天性里对绘画的喜爱,因而经常翻看《艺术》杂志,也成了美术馆里的常客。伦勃朗故居博物馆一定是他很喜欢去的地方了,因为年少的凡高经常临摹伦勃朗的作品。
坐在小船里沿着老河道慢慢前行,耳中时常听到远方飘来的钟声,凡高是否也曾这样坐在船头想着自己的心事呢?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来到凡高美术馆。凡高过世后,侄子文森特担心画作散落便以捐出收藏为条件,希望阿姆斯特丹及荷兰政府能提供一个永久收藏场所。1962年,凡高美术馆正式动工,由阿姆斯特丹市政府提供土地,国家负担经费,荷兰建筑师李特维德设计建造,在1973年正式向公众开放。高四层的主展馆里收藏着凡高巅峰时期油画原作多达200多幅,素描500多件。凡高的私人信件和日本浮世绘收藏也可见到,美术馆里还收藏了一些其他作家的作品,欣赏一下高更和劳特雷克笔下的凡高也许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他吧。在美术馆一楼的礼品中心,人们大多会解囊购买。
看着眼前的名画,虽为能开眼界而欣喜,同时也被画里深刻的悲剧意识所触动。也许艺术生涯没有达到颠峰的凡高会开心一点吧?于是又再一次踏上旅途,寻找凡高所留下的足迹。纽南,荷兰南部的一个中产阶级小镇,有人说这里是属于凡高的,他在这里创作了第一幅现实主义作品《吃土豆的人》。镇子里凡高正夹着画夹四处写生,雕像是1984年纽南居民倡议建造的,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来到这里100周年。当年凡高租赁的画室现在还保存完好,凡高纪念馆有他在纽南两年来的生活和创作的记录。走在街道上就好像走进了凡高的画中,水磨坊是他经常画的对象,Clemenschurch教堂更是出现在好几幅作品当中,画中的老塔楼已经推倒了,给这次“画中游”留下了些许遗憾。
凡高在奥维尔小镇渡过了生命中最后70天,期间他以近乎疯狂的热情作画,图为凡高所绘的奥维尔教堂。
凡高自画像
凡高美术馆新馆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