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奥地利共和国 独立日:4月27日(1945年) 国庆日:10月26日(1965年) 国旗: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长方形组成,中央绘有奥地利 国徽图案。据说奥匈帝国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查理一世血战时,白色军 衣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国旗由此而来。 不带国徽的国旗为一般场合使用的国旗;驻外机构、政府机构、部长、 总统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 国徽:为一只鹰,鹰是奥地利的标志。鹰头上的璧形金冠象征市民, 鹰爪中的镰刀和锤子象征农工,胸前的盾面为国旗。鹰的锁链被打断象征 奥地利人民获得了自由解放。 国歌:《让我们拉起手来》 国花:火绒草 国鸟:家燕 国石:贵蛋白石
自然地理:面积为83858平方公里。是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 东邻匈牙利,西与瑞士和列支敦士登毗邻,南连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北与 德国和捷克和斯洛伐克接壤。山地占全国面积的70%。东阿尔卑斯山脉 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大格罗克纳山海拔3797米,为全国最高峰。东北 部是维也纳盆地,北部和东南部为丘陵、高原。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境内, 长约350公里。有与德国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奥匈边界的新锡德尔湖。 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805.9万(1996年),绝大多数为奥地利人。外国人 72800人,约占9%。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 利人,约占人口的0.51%。官方语方为德语。78%的居民信奉天主 教。 首都:维也纳;人口:159.5万(1996年)。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9个州,15个有自主权的城市,84个区和最 低一级的2355个乡镇。
简史: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 5年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 住,使这一地区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12世纪中叶巴奔堡家族统治时期 形成公国。1276年被神圣罗马帝国侵占。1282年成为帝国皇帝哈 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以后皇权逐渐衰微,仅能控制直辖领地。169 9年获得对匈牙利的统治权。1804年弗朗茨二世采用奥地利皇帝称号, 1806年被迫辞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称。1860─1866年向君 主立宪制过渡。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联盟。翌 年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军 战败,帝国随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 1938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二次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同 盟国军队解放奥地利后,奥地利于1945年4月27日成立临时政府。 同年7月,德国投降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军占领,全境划分为 4个占领区。1955年5月,4国与奥地利签署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 主权和独立。1955年10月占领军全部撤走。同年10月26日奥国 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奥地利为永久中立国。自1965年起,10月26日被定为奥地利国庆日。 宪法:现行宪法于1920年11月20日生效。1925年和19 29年先后通过两项附则。1934年宪法被废除。1945年奥重建后 宣布1920年宪法和两个附则继续有效。宪法规定,奥地利为联邦制共 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议 会为两院制,分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国民议会制定法律,议员任期4年。 联邦议会代表各州的利益,其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派。总理为政府首 脑。 政治: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突出,右翼势力 影响上升。
经济:奥地利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 的交通枢纽。据世界银行统计,奥地利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列世 界第11位。
旅游业发达,主要旅游点是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 纳市。游客主要来自德、荷、意、法等国。
军事:防务由联邦政府负责。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通过国 防部长对部队实施作战指挥。 外交:1955年10月宣布永久中立。冷战之后,为适应变化了的 国际形势,奥地利对其以中立政策为核心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致力于 开展积极的全方位外交。1995年奥地利先后加入欧盟和北约和平伙伴 计划,坚持以欧盟为中心的外交政策,积极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调 整中立政策和向西方军事组织靠拢的步伐,密切和发展同东欧国家的关系,更加重视发展与亚洲等欧洲以外国家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