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彦莹的小六华文课文,今年将少教、少考17个篇章。
但她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担忧起来——担忧华文变得容易学了,原本水平不如她的同学,成绩会追上来。
不过,一些学生听到消息,马上就全班一起鼓掌,因为不用记这么多词汇,少做许多功课。
卓彦莹的小六华文课文,今年将少教、少考17个篇章。
但她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担忧起来——担忧华文变得容易学了,原本水平不如她的同学,成绩会追上来。
不过,一些学生听到消息,马上就全班一起鼓掌,因为不用记这么多词汇,少做许多功课。
“要把英文数理通通学好”
卓彦莹的华文成绩向来很好,可是当她听到记者告诉她小六的华文课文将从28课删去17课,只剩下6课精教课文、5课阅读课文的时候,她非但没有感觉“松绑”,反而感到忧虑。
卓彦莹是武吉班让小学小六生。她说:“华文课文大删减,对我非常不利。从前因为华文课文多,生字又深,我学得好,同学都没有办法追上我。但是现在华文课文突然删去这么多课,华文变得容易学了,原本华文水平比不上我的同学,成绩肯定很快追上来。”
“现在我唯一可以做的是,要好好把英文、数学和科学学好,才能在会考的时候,成绩超过同学。另外,华文删掉不考的17课课文,我还会自己学。因为多学点词汇,我的作文成绩还是会比同学好,这样我才有可能胜出。”
今年所有小学生都将和卓彦莹一样,比往年少读一些华文课文。全国小学华文教师,近日从教育部那里接到了指示。各年级的华文课文篇数,都有所删减,其中小六年级删减的幅度高达61%。
删减、少教的措施原本是要等明年才执行,不过教育部突然在开学后通知所有小学华文老师,今年就开始替学生“松绑”,让不少教师和家长感到意外,甚至措手不及。
卓彦莹说,她的华文教师并没有告诉她课文大删减,只剩下11课。已被删去的单元1.1课至1.3课,她都学了。“老师只是在教单元2.1课《奶奶的番薯粥》时告诉我们‘这课很重要,你们要好好学’。”老师上课完全没有“异样”,一切照常,她说:“看样子老师不会告诉我们哪些课已经删掉,她要我们平日照常学习,好好地读,也许会到考试前才告诉我们不考吧。”
“不考的就不必教了”
另一名武吉班让小学的小六生周佳琪,这两天已听到老师对他们说,要详细学习的课文只剩6课的消息。
她说:“我们听了都很开心。我平常最不喜欢华文,因为很多功课。要做习字,又要做作业。现在好了,可以少做许多。我想我今年会考的成绩也会比较好,因为不用记这么多,很多都不用考了。”
维新小学小六生杨佳德听老师说今年华文课文删减17课,开始随同全班同学鼓掌,后来立刻就停了。
他说:“全班同学都跟我一样,开始很高兴,后来都不高兴了。因为老师说,虽然会考不考这些课文,但是平日在学校的考试,仍然会出删掉课文里的词语。我认为如果会考不考,老师就不应该教,我们也不应该学。”
“教师应说明删去的课不考”
针对小六课文17课删去不考,汉语文中心校长韩永元虽然认为教师应把删去的17课当阅读课,让学生认识一些和生活贴近的生字,但是他认为教师仍然应该把“这17课不考”的信息告诉学生和家长。
他说:“教育部既然已经说明不考,教师为什么还要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死读?这岂不是违反了‘少教多学’的政策,也违反了华文教改希望腾出更多时间来进行更多灵活教学的原意?”
华文教师曾思菀则表示会把删去的课文当认读课,教的时候会告诉学生“这课不精教,不用习字,但是仍要认字,仍要认真做作业”。她说:“我不会一次过告诉学生有17课不考,我担心这会引起家长很大的震荡。老实说,我们现在都不知该如何处理。”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署助理署长(语文及文学处)梁春芳就这个现象受询时说:“教师原则上应该告诉家长和学生今年的小六课文删去哪些课文。但是他们可能有自己的专业理由,选择不在这个时候告诉学生。他们暂时不说、还没有说,不等于不说。至于什么时候告诉学生,教育部会尊重他们的专业判断,支持他们。”
“不会没有东西考”
今年小六华文课文删去61%,精教的课文,只剩6课,教师该怎样在校内进行考试?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署助理署长梁春芳说:“华文是语文技能的学习,是累积性的。学生学到的阅读策略、写作技巧、会话能力,都不是只在小六才学的,而是他们从小一至小六逐年逐月累积的。所以,无论是小六会考,或小六在校考试,都将是对学生六年来所掌握语言技能的考核,因此,并不会‘没有东西可考’的现象发生。”
他们担忧……
本来程度就不好
将来怎么办?
家长:卓丽娥
(46岁,行政人员)
家长的隐忧是,孩子华文程度本来就不够好,现在课文这样大删减,孩子所能掌握的词汇更少,这会影响他们作文能力,以后他们怎样看报纸?我认为课文删减不应该一概而论,应视不同学校、学生华文不同水平而酌情删减,这样一律大删,并非明智之举。
华文水平会降低
潘美好
(13岁,南华中学中一生)
“小六课文删去这么多课,短期来说,是好事,可以减轻压力,但是长期来说,却不好。因为少学了词汇,会直接影响作文,也影响自己口语表达的能力。而且既然会考不考,学生肯定不会学,长远来说,还是会降低学生的华文水平。
学生不会自动去学
家长:郑慧娟
(45岁,补习教师)
我听说小六课文删减17课,吓了一跳。我觉得这样删减课文不好,学生很少会自动自发去学习。对华文成绩差的学生更不好,他们学习华文的机会更少,成绩会更差。
补习生意我相信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来补习的学生,还是希望华文能考高分。除非日后华文改革到成绩不再算进会考分数里,到时,我相信再也没有人会来补习了。
大家的情绪好低落
曾思菀(30岁,华文教师)
“小六华文删去这么多课,大家的情绪都感到低落。尤其是开学了两个星期后才接到消息,开学所教的第一单元的几课,都被删掉,大家都有白忙一场的感觉。不过,我们认为读书是为吸收知识,多读还是好的,所以,我们正着手把被删去的课文当补充教材。
另外,删去了这么多课,有同事们担心小六的华文节数会被减少,教师们必须兼教其他的科目。
删减课文的原则:
1.删减10%至15%的课文。
2.删减具历史内容的篇章,因为无法
引起历史知识贫乏的学生的兴趣。
3.保留本地作家的篇章。
4.删减主题类似的篇章。
5.删减文字艰深的篇章。
具体的做法:
1.删减的生字和成语不列入会考范
围。
2.删减的课文可保留作为补充教材之用。
3.删减的生字如果出现在其他课文,一概当认读字。
他们期望……
利用多出来的时间
教导作文和口语能力
刘智凤(44岁,华文教师)
我们这群华文老师都认为这样大删减是一件好事。课文删减后,我会把时间用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口语能力,我认为这样能帮他们考到更好的会考成绩。
从前为了赶课,没有时间教学生日常用语,结果学生的作文和口试,成绩不够理想。现在,时间多了,正好可以在这方面加强。
把删掉的17课
当作阅读课
韩永元
(57岁,汉语文中心校长)
从前课文太多,教师一直在赶课,时间太少,不能好好教课。现在删去17课,教师应该利用这些时间,教学生朗读,并且把这17课当阅读课,教学生课文内一些贴近生活的词语,再搞好作文教学。就像我们中心,一直在做着学校忽略的工作,如加强学生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
我们教学生很多日常用语如手推车、爆胎;惯用语如一溜烟、咬耳朵、一脚踢;外来语如奥林匹克、好莱坞、麦当劳等。这些内容都是课文删减后,教师可以考虑给学生加强的。
我的会考成绩会更好
周佳琪(小六生)
我听了都很开心。我平常最不喜欢华文,因为很多功课。要做习字,又要做作业。现在好了,可以少做许多。我想我今年会考的成绩也会比较好,因为不用记这么多,很多都不用考了。
教与学能更生动有趣
林春兰
(55岁,《星期5周报》和《大拇
指》主编)
教育部删减课文,及早为教师“松绑”,是让教师能有更多时间去收集和教导课外读物贴近生活的报章新闻,就是其中一个能引起学生学习华文兴趣的生动教材。
《星期5周报》和《大拇指》创刊的目的,就为了用生活素材,走进课室。两报的“报纸教学计划(Newspaper in Education)”,就是请专家,每期利用报纸的内容,设计一份灵活的题目,来让学生思考和作答。《星期5周报》的“报纸教学计划”题目,挂在周报的网站,《大拇指》的“报纸教学计划”则刊登在版面上,方便教师选用。
很多华文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些辅助读物。其中养正小学,更在今年开始把《大拇指》作为课堂上的正式教材。他们成立了“大拇指读书会”,让学生每星期利用两节华文课,来认真阅读《大拇指》,写感想,做剪报。学校还以读《大拇指》的读后感,来取代统一测验等等。
我相信教育部删减课文后,将有更多学校会学习养正小学的做法,把《星期5周报》和《大拇指》带进课室,成为华文课堂上的正式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