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顶着虚假文凭的人占据工作岗位?美国的雇主们可以些许减轻这种担忧了。美国教育部已经联手多家机构开始打假行动,目标直指遍地开花的“假文凭作坊”。打假行动第一招,即1日正式开通的文凭真伪鉴定网站。这是美国政府首次推出统一而合法的此类网站。
正是2004年的一项调查促使美国政府最终下定决心掀起这场文凭打假行动。调查结果显示,仅联邦政府的8个机构中就有至少28人怀揣假文凭稳坐高位。
危害不小,为数还不少。美国教育部负责高等教育的助理部长萨莉·斯特鲁普介绍说,仅在俄勒冈州就发现了200至250所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虚假院校。
而国会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境内境外运行着200多个这样的“假文凭作坊”,它们每年单靠兜售虚假文凭就可赚得至少两亿美元的暴利。路透社则说,这类“作坊”多是毫无信誉可言的网上机构,预计年均总利润最高可达5亿美元。
不久前,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苏珊·玛格丽特·柯林斯要求联邦调查局尽快彻查这一问题。结果,调查人员发现,他们竟能使用柯林斯的名字购买到这样的假文凭。
为此,美国教育部携手联邦贸易委员会及人事管理局1日正式开通官方鉴定网站(www.ope.ed.gov/accreditation),通过网站列出约6900所经正规途径鉴定的学院、大学和职业学校等教育机构,帮助美国雇主在招募员工时擦亮眼睛。
斯特鲁普解释说,此次教育部选择公布可信学校的“正面”方式,比罗列常常变更名字、变更地点的“假文凭作坊”更为务实。
网站公布的“正牌学校”名单中不仅包括“常青藤”大学等名校,还包括一些略显生僻的校名。例如威尔明顿肌肉深层疗法职业学校,尽管不为人熟知,却比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名校”多了一份合法认证。
网站特意提醒,无论消费者还是雇主遇到以下疑点就要提高警惕:比如,有人会自称在短短几个月中拿到了某个学位,或者一年之内获得多个学位;有些申请工作的人自称拥有某学校学位,可根本没去过这所学校;或者一些听起来很出名的学院和大学,文凭上标注的地址却不是其真正的所在地。
就在网站开通当天,联邦贸易委员会还公布了新条例,以帮助雇主看出简历中的疑点。人事管理局也推出新的雇佣政策,确保联邦政府雇员提供有效的学历证明。
尽管美国政府此次打假力度不小,但收效几何还有待观望。
原因之一,这类作坊的造假招数越来越“逼真”,辨别起来也难。一些造假者甚至在网上推出虚假的“校友录”。他们的乔装功夫细致到家,不但精心炮制出与正牌学校相仿的校友名单,还针对买主的“个人履历”制造文凭以图更为“仿真”。为招徕顾客,一些作坊不惜低价出售假文凭。
对此,国会众议院教育改革工作小组负责人、共和党议员迈克尔·卡斯尔透露,国会正在考虑通过立法正式把伪造文凭列为犯罪。不过,他坦言,一些合法学校不愿意参与到“政府认证”中来,这使得鉴定工作复杂化,国会的计划恐怕难以落实。 (作者:孙浩 编辑:马晓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