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贴:易水寒
到英国留学一个多月了,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办下来,就是在银行开户。 在国内,我对“在银行开户”的全部理解就是把钱存到银行里去,然后得到一个存折,也许还附加一张信用卡。和很多人一样---我有好几个银行的存折和好几张信用卡,并且坚信自己完全懂得怎样“开户”。
但是我错了,显然我错了。在英国的银行里,我一提出要开户,便会被值班经理请出通向柜台的队伍,安排一位业务经理与我单独进行谈话。在宽大的办公桌前,业务经理会要求我出示一系列文件:护照、学校的录取证明,住址证明(包括本人签字的租房合同、有本人姓名的水电费单据、国内的地址、国内银行过去三个月给我开具的银行对帐单。。。)面对这一系列繁复的条款,我似乎永远也拿不出他们需要的全部文件,我的问题包括:
我住的是朋友的房子---我没有租房合同
我的电表是插卡的---- 我没有带自己名字的电费单据
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是寄到北京的某信箱----我发誓那就是我的国内地址—-但银行认为我肯定不住在信箱里,因此要求我出示学校寄到我PHISICAL ADDRESS(物理地址?)的信件,可是我已经身在伦敦,总不能要求学校换个地址再往中国寄一份通知书给我。
还有----国内银行每个月寄给我的对帐单原件上姓名和地址写的是中文。他们要求要一份英文的,同时要求一定要是对帐单的原件。
因为每次到银行我都要进行一个漫长的说明的关系,我的英文口语水平和听力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我越理解他们到底和我要什么,就越对英国的银行的要求感到不可思议。有时候,在谈话中我甚至觉得,我们双方肯定有一方思维方式不正常----而且他们认为不正常的那一个是我。
揣着一张中国银行的支票和一沓英镑的现钞,我已经在伦敦转悠了一个月,找了每一家我能找到的银行。因为住宿和吃饭的关系,现金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至于支票,因为没有开户,就没有银行给我兑换现金,每天供着,形同白纸。
办理信用卡,领取奖学金,或是打工交税,没有银行的户头,也都是办不到的。与之相关的还有,我不能申请上网,不能购买手机套餐,也不能在网上购买机票或车票。
我招谁惹谁了!
周末,到伦敦郊外去拜访一位当地朋友,我把自己的苦恼倾诉了一番。那朋友告诉我说,英国的银行对于国际犯罪组织的洗钱活动相当警惕,他们必须弄清每一笔钱的来历才能接受存款,而且一旦开户,作为储户,你就拥有了相当的权益,可以向银行申请教育贷款、车辆房屋贷款、子女培养贷款等一系列服务,银行是要盈利的机构,而英国贷款不还的人又太多,银行现在决不敢轻易地接受任何人的开户。
可是他们也不能不让人存钱吧?我问。而且我不需要什么贷款服务。
朋友出主意说,你去试试开一个最简单的学生帐户。什么也不要,就要现金卡---这里有一种卡,连刷卡消费都办不到,只能存钱和在ATM机上取钱,你别管他们推荐什么,只要这一种,看看会不会好一些。
我试了试,果然,这招看上去管用了,年轻的银行经理听了我这个要求犹豫了半天,支支呜呜地说自己手里没有这种表格,叫我下周再来看看。我对这招倒早有准备:我开的帐户越简单,银行在我身上就越没有收益,这个我懂。于是,我几乎是骄傲地从兜里掏出了一张该银行印刷的表来----那是朋友从他们家附近的银行要来的。那经理苦着脸看我填完表,又和邻座的人商量了半天,才勉强接受了下来,告诉我两周之内等她的消息:她什么时候通知我通过了,我就什么时候来存钱。
原来我还得等!
今天,三个星期以后,我终于得到了消息:我的申请被驳回了。原因是他们认为我不能算是学生!不是学生,那我的身份又是什么?我问。对方不回答,电话挂了。没法生气,因为英国有规定:银行是可以无理由地拒开帐户的。更何况,人家现在在反恐,干什么都有借口。
几乎所有知道了这件事的同学都来安慰我,他们给我讲了各种各样的自己申请帐户的故事,我才知道我的遭遇还算不上太例外。
我的同学里有的人在申请了一个月以后接到通知说,自己精心准备的的全部材料都找不到了,让重新准备一份;有的为了得到一份水电费的清单专门去另租了老式的房子,有的辛苦开了帐户之后奖学金就是打不进去,帐户形同虚设。。。一个个讲得血泪斑斑的,平均下来,似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到英国一个月之内开好帐户。有一个希腊同学还安慰我说:“我当初每天带着好多现金,房子又找不好,到处搬家,好可怕啊。你还好,带的是支票。”
就是为了让我的支票可以兑现,我也要继续开帐户啊!下午,我又走进一家银行的大门,找了一个看上去比较有经验也比较和善的经理请求约见。我仔细地讲述了自己的所有要求以后,她倒有了个主意:让我申请一种叫做GLOBAL SOLUTIONS的帐户,说以我现在的材料,两周以后,很可能可以成功。
我看着她,简直觉得相见恨晚。千恩万谢地拿着她给的材料出了银行,才想起来都没有读一读申请须知。
打开材料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如果申请获得通过,请每个月请向银行交纳7。5镑的手续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