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网

Study English at Home

首页 | 托福(TOEFL) | 雅思(IELTS) | GMAT | GRE | 签证/留学/移民 | 工作求职 | 英语资料 | 英语作文 | 英语考试 | 英语听力 | 英语口语
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资料 > 正文
游子回归,以亲情的名义?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5-23 字体: [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首《游子吟》,古时候那些远行的游子,就像一只只放飞的风筝,飞得再远,也都有一根亲情的绳子牵着他们,迟早会带回故乡。
  然而,今天那些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他们会因为亲人的思念而归来吗?他们会不会就像风筝断了线,从此一去不回?
  
  现实态度:没出去,就先别想回来的事
  3月5日、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在上海东亚展览馆举行。记者在会场上采访了一些学生和家长,发现更多的人还只是在考虑如何留学和到哪里留学的问题??还没出去留学,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回国的问题,更不用说考虑会不会有亲情的“左右为难”了。
  也有一些人考虑学成后回国,但也是更多地因为事业发展的原因。伊小姐和父亲这次是专门为她弟弟来咨询的,他们主要考虑的国家是英国或澳大利亚。伊小姐说:“让他出去主要是出于找个好工作的目的。学成后就回国来发展,毕竟现在中国的市场也很大。”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徐小姐告诉我们,前来咨询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不少都是由父母陪伴而来的。他们询问的主要都是留学程序、学校方面的问题,对于留学毕业后的去向,似乎现在就来咨询的人并不很多。
  当然也有家长考虑的很成熟和超前。张先生在一所新加坡学校的宣传照片中,发现了他儿子的身影。原来,和那些带着孩子来的家长们不同,张先生的儿子现在已经在新加坡读了两年的酒店管理,这张照片则是儿子作为优秀学生被选拔去波特曼酒店实习时,和老师在酒店的合影。
  “儿子已经在新加坡留学了,你为什么还要了解那么多资料信息呢?”看见张先生手里已经拎了一大袋各个学校的宣传资料,记者奇怪地问他。
  “我想这两年在出国留学的政策、教育各方面都应该有了新的变化,所以就过来了解一下。”和前一个故事中的父亲不同,张先生非常希望儿子在读完本科后,能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去瑞士、英国、澳大利亚等酒店管理方面更加先进的国家继续深造。

  游子观点:回归,因为我是家里的唯一
  “只要工作的专业对口,薪水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我希望他能在国外多待一段时间。”这是张先生的个人观点。但是大多数的留学生家长恐怕没有张先生这样放得下,
  Jenny的父母就是这样。
  Jenny曾在德国留学和工作了近六年,去年年初,她才刚从德国归来。对于现在的游子归国潮,她感觉并不意外。
  “我们这一批留学生,大多数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子女,所以父母也就会格外思念,千方百计地想让我们回来”。在Jenny看来,这一代的孩子受到了父母的格外照顾,所以更应该尽到自己的孝道。
  尽管如此,Jenny却也赞同在留学后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相信大多数留学生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她分析说:“出去留学不容易,如果还能得到国外工作履历,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那么父母们在国内寂寞怎么办呢?Jenny有自己的办法:“我去年就把父母接到德国来,让他们体验了一下德国的生活,还带着他们好好周游了一番欧洲”。她也知道父母不会习惯在国外长期生活,“但是出来旅游一次,他们一定还是很高兴的,况且还可以和自己的宝贝女儿在一起。”
  虽然自己非常喜欢德国的生活气氛,但是最后,Jenny还是接受了一家德国公司的委派,回到了上海。“也算是叶落归根吧,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要和父母团聚,想想吧,大学四年在外地,再加上在德国的六年,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了!”

  网上调查:亲情成为“海归”新理由
  海外游子的回归似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亲情”的确也在成为日益重要的理由。
  来看一组国家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字:2004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5116人,比上年增长24.6%,这是自1978年扩大派遣海外留学生以来,年度留学回国人数连续两年突破两万人。
  再来看全国青联和《青年参考》报去年联合主办的一次大型调查。这项调查由全国青联和《青年参考》报联合主办,采取网上志愿填答的形式,共有3097人注册参与活动,留学生涉及欧洲、北美、澳洲和东亚四大板块的49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多年来,从海外回归的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事业的原因。然而这次进行的“海归搜索行动——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却有了新的结论。这项调查最后发现:吸引“海归”回国的最大理由是“国内经济前景看好,机会多”(69.7%),而紧随其后的便是“与家人团聚”(59.9%)——“亲情”,俨然已经成为了游子回归的又一大理由。
  此外,这项调查也印证了Jenny之前向记者提到的一种说法,大部分留学生在毕业后都希望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在去年12月16日公布的最后调查结果中,身在海外的留学生(包括在读和已经在国外工作)中,87.7%有回国意愿。其中约1/3(34.5%)表示一毕业即会回国,53.2%则表示会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些经验后再回国。

反对声音:国别才是决定性因素
  "养儿防老",从中国的传统情感上来讲,父母年老后总希望子女能陪伴在自己身边。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话,这种想法会更加强烈。但这是否是影响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学成后回国的因素之一呢?至少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并不完全赞同。
  资深留学专家认为:"在出国前就考虑好准备毕业后回来的学生相对比较多。现在国外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机会不像国内那么多。"
  "事实上,影响学生就业考虑的因素很多,是否留在国外发展也是因人而异的。另外,在去留的问题上因国别会有所不同。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移民国家求学的学生留在那里工作的会多一点。此外,一般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特别是低年龄的学生,关心的大都是出国的手续、学校等方面的问题,对比较长远的就业问题考虑得并不是很多,更不用说是否回国发展了。"
  Stella在英国留学了两年,她也觉得至少在英国读书的留学生,很多人从开始就没有抱过留下来的希望,因为在英国找工作太难了,"不是不想留,而是没法留",那些在欧洲其它国家留学的同学大多数也是相似的状况;而她的另一些同学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读书,"他们去那里留学,恐怕是早就做好了技术移民的准备"。

[记者手记] 永远也别忘了亲情
  周一傍晚,我见到了专程来到报社的那位风尘仆仆的父亲(见之前一版的报道),然后我们和他整整谈论了一个多小时他的儿子。
  原本一直以为,父母这种对子女的亲情难免有些唠叨和琐碎,但是他却让我感到了一种感动。作为一位想念儿子的父亲,他其实一直盼望着自己的儿子能够早日归来;但是他却又不希望因此给儿子任何压力和阻力,所以他说:儿子啊,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都会理解。
  而他的儿子确实有了自己的决定,他也许会回国,但并不是因为亲情的缘故,在他眼中,事业是最重要的。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真正理解他的父母,否则,他一定会坚决地回到他们身边。
  还记得在中央电视台一直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吗?一位母亲做了一桌的菜,然而儿女们却一一打电话来说忙,不能来了,最后的一个镜头,是老人凄凉的背影……
  事业可以从头再来,父母的遗憾,却也许永远无法弥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两遍阅读法 顺利通过CET各级考试
·如何顺利通过CET各级考试
·各省市CET广播频率集合
·12月24日CET考试温馨提示
·考试技巧可以助你顺利过CET
·细节决定成败,CET应试技巧助你拿
·赴美申请提前半年ACT、SAT很关键
·解析美国高考SAT 拿满分不是不可
热点文章
·两遍阅读法 顺利通过CET各
·英语大师们谈英语学习成功
·俞敏洪从100套真题中提炼
·阅读技巧加油站
·新东方作文主题预测
·英语历年真题词汇手册(199
·三十五个经典句型 帮你过
·如何顺利通过CET各级考试
英语学习
·两遍阅读法 顺利通过CET各
·五点备战“复合式听写”
·细节决定成败,CET应试技巧
·写作错误与分析
·英语大师们谈英语学习成功
·教育部大学英语分数制与题
·俞敏洪从100套真题中提炼
·阅读技巧加油站
www.0641.com 英语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