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发贴:louise911
今天为在澳洲读Master的朋友的第一份paper做了修改,内容是关于Perception的,可是我看完了也改完了,还是没有理出作者对于perception的理解的头绪来。也就是说我的修改完全是基于语言上的。
全文改完很明显的弱点就是语言过于单一,特别是句式上的;本来就是很理论的东西写成Critical Review就更显得有点八股,根本没有体现出个人色彩来。自以为英语阅读地挺多,某日读一篇native中学生的论文,觉得特别吸引,顿时豁然开朗,文章若是写给别人看的,首要的就是如何吸引住读者,并且越早越好,也就像business一样能否立即获得卖点。
能够吸引住读者的因素可以有很多:
新颖的论点:可以是发表独到观点(读者会觉得是一种知识的汲取),也可以是极端又能自圆其说的;
严谨的逻辑:文章富有连贯性,论证的逻辑紧凑严谨,便会形成一种一气呵成、排山倒海之气,这样的文章更有说服力,减少了枯燥,对于议论文来说极为重要。
丰富的语言:国人写英语文章的思维必定是先有中文再有英文,写的文章即使不是Chinglish,但是必定有许多redundancy,这对于native来说,就造成了阅读不流畅。我们读外国人写成的中文时的感觉也是如此,滑稽好笑。
翻出了大三翻译课有关Translation Polising中Unnecessary Word部分的Handouts,提到了两本参考:Joan Pinkham的The Translator's Gudie to Chinglish,以及大名鼎鼎的 The Elements of Style。 其实语言完全是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改善的,阅读也是一种写作。
专业的内容:大部分的学生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其实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阅读、写作、研究训练,其实这些是绝对可以通过专业训练来改善(至少改变一些其中的坏习惯),专业训练是通向高水准研究、做学问的必由之路。其实自己也一直对此很愧疚,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还是不敢写,原因还是读地太少。但是要想有别人接受已经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的其他学生,就是必须具有self-awareness,也就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从阅读他人经验到扩大专业视角都是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的。一篇优秀的文章,有了刚才提到的四个方面只是具备了文章的经脉,而文章的血肉在于内容,对于专业学生来说,特别需要提供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近读到的一本Charles Van Doren,Mortimer J.Adler的How to Read a Book的中文版《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Stephen Weidenborner, Domenick Caruso合著的Writing Research Papers:A Guide to the Process对于自己提高阅读和论文能力给予了许多有效的参考。
自己即将踏上国外学习文化艺术,深知这个领域的理论抽象、晦涩。可以预想在未来的求学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参考许多留学网站上前人的经历,了解了许多国外学习模式,能够在native中脱颖而出,自己必须在文章和表达上下苦功,在临走前就开始阅读专业书籍。我想这些,对于立志在学术生涯上有所成就,或者说至少取得圆满的学业的朋友们来说非常的重要。
专业精神,不仅是用在工作上,同样在学习上也需要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