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德国时一点也不想家,这里玩玩,那里玩玩……大半年后开始想家。开始想家的原因是想吃中国菜了。在给父母的一封信中没良心的真情流露:"我想青菜豆腐的程度超过了想你们……"
德国无美食
这个鬼地方,居然没有小吃摊(节假日那几天除外),更别说宵夜了!真是一点人性都没有!记得大学时,常与颖拉手上街吃煲仔饭、铁板烧、过桥米线……为尝遍文一路所有的小吃而奋斗。更多时候,夜完自修,趿着拖鞋到校门口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砂锅粉丝。赭红色的砂锅,翠绿的葱花,浅绯的香肠薄片,两个瓷白的鹌鹑蛋,看着就满心欢喜。挑起一撮软滑的粉丝,呲溜滑下肚,再回味那拖过舌尖时留下的烫意,一抹鼻尖渗出的汗珠,真是过瘾!忘不了路边摊,忘不了在那里曾趁着20瓦灯泡的昏黄,颤抖着把一张从给我做了一碗很好吃的水饺的大爷那里得来的5元假钞塞到了给我做了一碗很好吃的馄饨的大妈手里(如果不算上买盗版书和音像制品,那便是本人唯一一次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了)……忘不了在那里为了和苍蝇抢一口饭吃而无师自通的领悟了七十二路空明拳左右手互博的精妙……忘不了路边摊啊,想起大学生活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缕茶叶蛋的清香伴着锅贴的滋滋声飘来……
所以我无比的可怜、同情这里的德国人-- 先不去刺激他们无处宵夜的不幸了,看看他们能吃到的东西吧:早餐是面包加奶酪香肠,晚餐是奶酪香肠加面包,午餐是土豆加牛肉,撑死再多一盘色拉。一天吃上一顿热乎的就值得赞美上帝了。有美食家说过,美国人是用脑吃饭,日本人是用眼吃饭,法国人是用心吃饭,中国人是用嘴吃饭。我实在想不出德国人是用什么吃饭的!好像什么都不用。于是写信告诉父母:"德国人吃的简直是"饲料"!"于是一堆家乡小吃就会火急火燎的坐飞机赶来。当年方鸿渐留洋归来,方老太太亲手做了儿子爱吃的乡味,挑好的送到他饭碗上,""我想你在外国四年可怜,什么都没得吃!"大家都笑说她又来了,在外国不吃东西,岂不饿死。她道:"我就不懂洋鬼子怎样活的!什么面包、牛奶,送给我都不要吃"。"为方老太太鼓掌。
美食不如美器
"美食不如美器"--还是袁子才的这句话给老德捡了点面子回来。
这里的餐具倒是考究的很,花头精很多。德国佬儿会点着蜡烛,插着玫瑰,穿着礼服,听着萨斯风,挥舞着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刀叉,在镀金镶银的盘子里与伴侣脉脉含情的分享着土豆。看看这些碗盆,再看看碗盆里的东西,谁还能说"买椟还珠"不是明智之举?去德国人家里吃饭,你就尽情欣赏 "秦伯嫁女"的排场吧,至于那个公主嘛~呵呵,反正吹了灯都一样,落到肚子里都是有机物一堆嘛。
不过我是用不惯这些美器的。尤其是刀叉。我喜欢筷子。
你想,一对筷子在手,夹、挑、扒、撕,随心所欲,何等灵巧!而且咱们的筷子大多为木制,使起来温婉谦和。岂是那切、扎、叉、戳的粗鲁刀叉所能同日而语的!人家罗兰.巴尔特都夸自从咱们用了筷子,"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成为和谐地被传送的物质"。试问,用刀叉能吃出这等气质吗?再说了,张良可以借箸筹划天下,玄宗能够敕箸表忠直,洋刀叉,你能被用出这等深度吗?还有,小时候当我不好好吃饭时,老爸边训话边拿筷子把俺的头当木鱼敲,楞是把一很暴力的事件敲出了南无阿弥陀佛的慈悲。刀叉?有这本事吗!更有时在饭桌上升堂公审,俺爸一拍案,一支定罪"签"就粘着米粒激射了过来。以我当年练就的炉火纯青的接暗器水平,嘿嘿,小小的筷子是伤不到皮毛的。不过要是换成"小李飞刀"可就说不好喽!所以我从心底里热爱筷子的祥和,用刀叉绝对吃不香饭的。
小刀使不惯,大刀也用不爽。德国厨刀长得尖嘴猴腮,切切面包还凑合,要是剁起菜来真个别扭。没出国前就听前辈说过,记得来时带把菜刀。也不知这里不好使的菜刀是用啥作的,还奇贵无比。真想学牛二对着德国佬喝一声:"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凭的这死贵?"奉劝即将赴德的同志们,经济条件许可的话,最好多捎上几把家乡的菜刀哟!
还有一点遗憾,德国做饭不用火,用的是电磁灶。格外怀念那"吧嗒"一声就跳出一朵莲花宝座来的煤气灶。只有用明火烧出来的东西才香啊!唉,可惜,连原始人都懂的道理德国人却不明白。
这里吃饭还有一个很缺德的规矩呢:在公共场合不准发出咀嚼声,尤其喝汤时。不过梁实秋认为:"这规矩不算太苛刻,因为外国的汤盆很浅,好像都是狐狸请鹭鸶吃饭时所使用的器皿,一盆汤端到桌上不可能是烫嘴热的,慢一点灌进嘴里去就可以不至于出声"。注意听过几次,好像德国鬼子真是吃软吃硬都没声音的,真恐怖!要我们中国人吃饭没声音--可能吗?那简直是羞辱厨师,对不起一桌饭菜!划拳行令是不消说了,吃到兴头上,还要吼上一段卡拉OK呢!德国人哪里体会得到这番"吃饱了哼哼"的大乐趣呢!
德国人做饭一板一眼
德国的饭桌是长方形的,吃菜是自助形式,各吃各的。不像我们的大圆桌,大家围成一圈"抢"着吃。虽然我们的吃法从卫生角度上看逊了人家一筹,但却胜在人气。坐在那种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的长条饭桌上,就算盘子再精美,蜡烛再亮堂,我们还是吃不爽的!
和德国人吃饭,累死。看德国人做饭呢?气死!
教条主义的德国佬会一板一眼的照着食谱,说是一克盐就决不放一点一克。一只我们十分钟搞定的菜,他们就是有水平做上两个小时。
"燕窝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鹿筋去臊……"好厨师做菜向来讲究。黄蓉做 "二十四桥明月夜"时,先把一只火腿剖了,挖出二十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火腿的鲜味全入了豆腐,就把火腿扔了。这道豆腐吃得七公屁巅巅的把那"降龙十八掌"押作了饭钱。德国人做菜倒好,该扔的不扔,不该扔的倒扔了个精光!不去说这里卖的鸡统统是没头没爪没内脏的僵尸,恐怖的是德国人炖熟鸡后会把鸡汤给泼了!(说道这里,我忍不住学他们的样子耸耸肩,"哦,俺的上帝!" 要是被七公知道了,一掌"坑龙有悔"劈死他们)举个例子证明德国厨子的水平吧:说是有个外国游客进了一家德国餐馆,吃了几口,忍不住叫过侍者,"我要见见你们的主厨!"侍者诚恳的回答,"这不可能。我们的主厨正在对面那家意大利餐馆用午餐呢!"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魔术”
总结了一下,德国主厨做菜的手法无外忽蒸、烤、煎、煮几式文招。比起咱们炒、煸、爆、炸惊险刺激的武式真是差远了!我们随便颠锅抖勺的摆个架势,就能把那德国鬼子唬得一愣一愣的。每当我们中国人做菜时,德国人就大叫"魔术表演开始了!"他们中有的会向魔术师直舒胸臆"可以让我尝尝吗?"有的则等你开饭时坐在旁边盯着你"变"出来的东西看,一直看到你都觉得要是你在把这些东西变没之前不让他尝一口的话,还真是过意不去。唉,这些德国要饭的!说好听吧,很率真可爱,说难听点,他们的脸皮真和柏林墙一样厚啊。
有一次包了饺子请楼道里的德国人吃,这帮鬼子们举着刀叉,文雅娴熟的割开一只只饺子,皮一堆,肉一堆的摊派好,还不时抹上一点番茄酱。
自此我发誓再也不给他们变饺子这道魔术了。牛嚼牡丹"--伤心啊。
这个鬼地方还少有海鲜。这对来自江南水乡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精神折磨。眼看又到"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吃大闸蟹的好时节了,怎么办?老办法--咽口水呗。听说德国也是有螃蟹的,德国人钓着玩,玩完了就半卖半送掉。据说一个马克就能买一公斤!乖乖!柏林的老友陈刚就曾有过这个福气。不过当他挥刀斩蟹时,厨房里所有的德国人都尖叫着逃之夭夭!还有个朋友一天炖猪尾巴吃,闻香而来的德国人好奇的掀开盖子,顿时脸都青了:"你~你~吃~吃这个~"哈哈,在他们的想象中,只有住在森林里的巫师、妖怪才吃这个东西的吼!三幼还告诉我,她那两个儿子经常受到土耳其小邻居的欺负,一次眼看又要吃亏,茜西跳出来喝道:"我是中国人!我什么都吃!我还要吃你!" --不用枪不用炮,咚个隆冬锵!吓得敌人屁滚尿流而去!
德国人自己不会吃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对我们吃的东西指指点点。我不只一次听到德国人用讲吸血鬼吃人的口吻讲我们吃狗肉。
啊,吃狗肉怎么了!我们中国人四条腿的除了凳子,两条腿的除了父母,啥都吃!当心啊,德国佬儿,你们在我眼里也只有"熟"人和"生"人之分啊!我们有钱的吃利息,有能耐的吃回扣,倒霉的吃官司,最不济的吃枪子--总之,到死吃心不该!吃狗肉怎么了!"闻到狗肉香,佛爷也跳墙"!你们不吃狗肉,是因为你们有爱心?好,"德国人人均每年消耗65公斤猪肉,居世界首位"-- 试问,猪儿们是招你们惹你们了?别他妈的假仁假义了,欺负猪不会说话不会告你们种族歧视啊?我们吃狗肉,是因为我们懂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的道理!我们吃狗肉,是因为我们知道"犬肉,下元虚者,食之最宜"的医学常识!你们要是吃点狗肉,连伟哥钱都省了!
数落了半天,都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了。既然这么差,干吗不留在国内吃个够!跑到这里端起饭碗吃肉,丢下饭碗骂娘啊!所以,在以下的篇幅里我客气了很多。
德国食品的有点
德国食品当然是有其自身的优点啦。首先,吃"饲料"长膘啊!没看见德国人一个个牛高马大的吗?都是"饲料"的功劳哇。不仅是人,这里所有能吃的东西似乎都比我们的要大一号!看!这里的黄瓜粗的象警棍,一瓜在手,我还怕谁!不好吃又有什么关系,拿来壮壮胆不是很好吗!
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到德国超市一转,差点没乐死!那么多的巧克力,这么多的冰淇淋,简直是硕鼠掉粮仓里了!可是没多久,中国硕鼠就发现德国粮仓里除了冰淇淋巧克力还是冰淇淋巧克力……于是,只好夜夜面向东方发出深情的呼唤:"话梅……瓜子……你们在哪里……"
这里是零食的重灾区啊!别看这些德国鬼子整天价嘴巴吧哒吧嗒嚼个不停,好像生活很富裕,吃不尽的好东西似的,哼!那是一块橡胶!这里的食品除了干净、包装的精美,没别的了。包装的精美也不一定是好事。听说有个中国博士生在超市里转了半天好不容易挑了管美丽的牙膏,结果刷出一嘴的芥末!
德国人那么喜欢吃肉,自然就在肉多的动物身上作了很多文章,比如光香肠就有五百多种做法,味道也都说得过去,就是菜名没法容忍!翻开老德的菜谱,不是煎牛排、烤猪肉、就是炸鸡块……一点想象的余地也不留!听听咱们的:"碧血黄沙"(黄豆炖鸭血),"踏雪寻梅"(萝卜丝加红辣椒),"凡凤朝阳"(鸡蛋鸭蛋茶叶蛋)……还有那"翡翠金砖",你能想到是臭豆腐之流吗?真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大手笔啊!哎呀,又不客气起来了!别急,马上来个"不过"--不过照着德国菜单点的菜吃得保证名副其实,而照着中国菜单呢,相信经常有听到一个东施叫"甄美丽"时的无可奈何吧。
这里的Gulasch也挺美味的(有人译成"狗拉屎",没吃就倒了胃),面包种类更是多达200多种。我初进德国面包铺时,眼直了!面包叫啥名字统统的不知道!多亏"一阳指"功夫到家,认准了标签上阿拉伯数字小的那一只,就对着售货员发功,极少出错。我有一度时间很喜欢吃小圆面包,对半剖开,抹点黄油夹片火腿(有位朋友还在面包上涂腐乳,对这种中西合璧的吃法,实在不敢恭维),自制的汉堡包,味道不赖。只是这种面包隔夜就会变成石头。那时打到第一份工,离市中心有点远,朋友给我一把小刀防身。我看只需捎上几个隔夜面包就足够杀伤力了!
第二份工是在慕尼黑博览会中心的停车场收费。一天来了个亚洲人,我嘟噜了一句:"是中国人就不收你钱……"(哦,这是我第一次蓄意破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社秩序未遂)没想到此人是个从福建到新加坡发迹的跨国企业主管,笑呵呵的说,"冲你这句话,我不但交车费,还请吃饭!"同志们,记牢啊,好心有好报的故事不只存在于童话啊!于是和玲收工后坐上他南瓜变的宝马车,下馆子美美吃了一顿慕尼黑名菜──炸猪肘。外皮金黄,皮脆略咸,口感不错。有道百病成名医,德国人干掉了那么多头猪,能做出这种水平的肘子也在意料中啦。
除了爱吃猪肉,德国人还喜欢吃Sauerkraut,即酸菜。酸甜爽口,价钱便宜,很适合做色拉。德国人因为爱吃这个东西而在国际上赢得了"大酸菜"的外号。下次你去老德家吃饭,没准能听到德语版的"翠花,上酸菜!"
我爱上了喝咖啡
来德国后,在饮食上我有个最大的变化是喝上了咖啡。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喝的第一杯咖啡了,大约可以追溯到千百惠唱"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的那个年头吧。那时喝咖啡纯粹是用来玩玩小资情调的,喝的还是"飞砂走奶"的那种苦咖。大部分的时候我还是喝茶。实在喜欢那种"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品茗叙谈的温馨。一盏茶,一碟酥油饼,看那亭亭的茶芽轻舒广袖,就能坐出一晚的闲情趣适。我想,咖啡杯里的黑水是怎么也搅不出清风明月的。所以就觉得茶比咖啡多了一份文化底蕴。王熙凤可以对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作媳妇?"洋鬼子就没法说"你既喝了我们家的咖啡,怎么还不给我们作老婆?"。再说了,残茶还可以煮茶叶蛋,咖啡渣呢?(如果和豆腐渣一样能炒着吃咱就服气!)
喜欢上咖啡也就是最近的事。临近考试时,家里带来的茶都吃光了。"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以前全是靠的茶来抱佛脚的啊!无奈,冲到超市抡回一罐Cappuccino,靠它抱了几晚耶稣的脚。还好,考得不错,就这样迁喜上咖啡了。以前,我只当"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幽绿一壶寒,添入诗人料。"喝上咖啡后,慢慢我也从贝多芬、歌德、丢勒、黑格尔、爱因斯坦……的巨铸里闻到了灵感源头的那一缕咖啡香。
咖啡和茶,中外专家还在对喝哪一个容易先死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据说目前只在一个观点上达成了共识:二者对性功能的影响差不多。在专家没下最后结论以前,就让它们在我这里打成个平手吧。
德国啤酒,奔流到口不复回
在文章结束前,出于一种"独孤求败"的心理,有心想让德国人领先我们一回。想来想去,能让咱们输得心服口服的只有这里的啤酒了吧!且不参考德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喝掉200公升啤酒这个数据,数数德国人的啤酒肚就比我们多,气势也比我们的来得汹涌!记得要来慕尼黑前,朋友一再告戒我到了那边上馆子喝啤酒可千万别说"来杯啤酒",肯定被当成巴子。你得说清楚了是黑啤、白啤、红啤、生啤、熟啤还是……好几百种呢。还听说过更夸张的,说是慕尼黑有好多人家里的水龙头是直接接到啤酒厂的,一拧开就是新鲜啤酒管里来,奔流到口不复回!
再过一个月就是慕尼黑的啤酒节了,我准备去尝尝,要是好喝,回来咱也通根管子到啤酒厂去!
|